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大家众所周知的常见疾病,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疾病的认知和预防也都有明显改善。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通过改善饮食、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可以控制;恶性肿瘤通过医学检查可以早期筛查……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却成了慢病防控的短板。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最为典型的“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与有害气体、气候变化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
有一个词可以形象的比喻慢阻肺——不动声色的“隐形杀手”。慢阻肺从发病到形成,明显的症状一般要经过5-10年,这期间病情可能“不动声色”,而等5年、10年之后,则会形成较严重的症状。根据肺功能可分为4级:
第一级:一般为有点咳嗽等症状;
第二级:做剧烈活动时有点气短;
第三级:做家务、上厕所、上楼时会出现气短;
第四级:在床上坐着都会喘不过气来。
值得注意的是,当慢阻肺患者出现气短、上下楼梯或运动后感觉呼吸困难等标志性症状,甚至平静时也“喘不过来气”的现象时,肺通气功能已损害50%以上,往往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中晚期慢阻肺发生感染后急性加重、呼吸衰竭的概率明显增加,死亡率高达20%-30%。
慢阻肺的早期患者无症状,有症状时已经形成气道改变(狭窄),呼吸气流受限且进行性加重,这就给诊断、防治带来了困难。每一次急性加重,对肺功能都是一次巨大打击,轻症时咳嗽、气喘进行性加重,重症者可失去劳动能力甚至生命。
鉴于慢阻肺症状的“隐匿性”,定期检查肺功能对于尽早发现疾病至关重要,密切关注和留意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如果在爬楼梯、做家务的时候比同龄人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活动能力下降等情况,务必及时去医院进行肺功能的检查。特别是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嗜好的人群,经常暴露在粉尘环境中工作的人群,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的人群,年轻时反复得呼吸道感染的人群,或者有慢阻肺家族病史、长期油烟接触史的人群,都应该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
目前,慢阻肺最主要的检测方法包括:肺功能、胸片和CT。慢阻肺以气道的慢性阻塞为特点,肺功能筛查是判断气流受限的客观指标,重复性好,因此成为诊断慢阻肺最简便、最经济、最准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