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中成药用错也很危险


药圈网


来源:《生命时报》 作者 刘绍贵

抗病毒口服液六味地黄丸牛黄解毒片……它们有共同的名称———中成药。与中药汤剂相比,成药服用起来更方便,受到大家青睐。6月26日,国家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发布了最新一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示大家关注含西药的中成药的安全问题。这提醒我们,用错中成药也很危险。

三类药容易误用

中成药是中药系列中的一大类药品,目前市面有售的多达三四千种。从感冒咳嗽,到多种皮肤病、消化道疾病、心脑血管和内分泌疾病在内的常见病都可选择中成药治疗。

大家常用的中成药多是非处方药,如抗病毒口服液藿香正气口服液等,效果明确且较为安全。不少人缺乏相应的中医药知识,以下几种熟知的常见药最容易用错。

感冒

许多人家中常备有板蓝根冲剂、感冒清热颗粒等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只要出现感冒症状,在未分清风寒风热的情况下就服用,容易出错。因为板蓝根冲剂主要 用于风热感冒,表现为发热重、出汗不多、头痛咽喉肿痛、咳黄痰等;感冒清热颗粒主要用于风寒感冒,表现为发热轻、怕冷、流清鼻涕等。如果选错,不仅不能 缓解症状,还可能加重病情。


六味地黄丸

该药主要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盗汗遗精等症。有人将其作为“保健品”,在未经中医辨证分清虚实的情况下长期服用,容易出现问 题。另外要注意,该药不宜在感冒发烧时服用,以免影响康复。胖人和怕冷的肾阳虚者也不宜服用,否则可能加重病情。脾胃不好者长期吃六味地黄丸还可能影响消 化功能。


清火药

很多人认为上火是小毛病,自己买点牛黄解毒片等清火药吃就行。其实,这类药只适合用于因实火热毒所致的咽喉肿痛、头晕目赤和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口 腔女神等情况,阴虚火旺所致的口腔溃疡、咽喉肿痛不宜用。此外,这类药含有雄黄,长期、大量服时可能造成体内砷蓄积,伤害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


配西药当心过量

为了让中成药安全发挥作用,大家应注意避免以下三个误区。

误区一

中成药没有副作用。中成药由多种中药组方而成,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有些成药中也配有一些具有毒性的药。例如艾叶有小毒,只有过量时才可能出现毒副作用; 朱砂、苍耳子有毒,治疗量和中毒量较为接近,应注意用法。因此,中成药也可能有毒副作用。在中医指导下服用,一般较为安全,但不可随意加大用量、延长疗程。


误区二

中成药可自行用来保健。逍遥丸可以疏肝解郁、调畅情志,六味地黄丸适合肝肾阴虚患者,但并非人人适宜,不建议自行长期服用。药品和保健品不同,需要根据医嘱,依据病情和个人身体情况选用,否则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误区三

和 西药一起用效果更好。此次CFDA的不良反应通报中,提醒大家感冒清片(胶囊)和脑络通胶囊等中成药含有西药成分,一旦同时和含有相同成分的西药服用,可 能造成过量,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这类药即中西药复方制剂,整合了起效较快的西药和具有整体调节优势的中药的作用,以治疗感冒咳嗽及哮喘的最多,常用的约 80余种,如维C银翘片;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约20余种,如复方陈香胃片;还有用于高血压的珍菊降压片,用于糖尿病的消渴丸,以及用于骨伤、五官、儿科、 妇科、皮肤科与神经科疾病的药物。以维C银翘片为例,它除了含金银花、连翘等中药外,还有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抗过敏药马来酸氯苯那敏 (扑尔敏)等西药成分,可能引起皮疹、困倦、口渴等症状。建议肝肾功能不全者,驾驶员和需要进行高空工作、操作精密器械者慎用。同时,该药应避免和其他复 方感冒西药、止痛退烧药等同时服用。

看清成分更安全

此次CFDA的不良反应通报中,建议在使用含西药的中成药时注意以下几点。

仔细阅读说明书: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充分了解中西药复方制剂及其组分的用药风险。如果不能分清哪些是西药成分,可咨询药师。

避免药物过量:与含有相同西药或中药成分的药品联合使用时,应计算各药品中相同组分的用量,以避免药物过量。

注意毒性协同作用:与功效类似的药品联合使用时,应注意毒性累加作用导致的用药风险。

这些内容在使用其他中成药时同样重要。此外,不能明确病情和患有慢性病者,建议服中成药前咨询医生。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