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经济日报》聚焦光谷:点燃“双创”引擎,释放发展新动能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公众号”

10月30日,《经济日报》刊发报道《武汉东湖高新区:点燃“双创”引擎,释放发展新动能》,从搭建平台、汇聚英才、改革创新等维度,深度剖析光谷的“双创”路径与成就。



报道如下——


(阅读大概需要20分钟)


日前,从武汉东湖高新区传来捷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对首批区域“双创”示范基地的第三方评估中,武汉与北京、深圳、上海、广州等城市并驾齐驱,位居第一阵营,其中,光谷双创示范基地获国家2000万元


去年5月,国务院批准东湖高新区建设国家首批区域“双创”示范基地。创新创业的动能助推大批新兴产业人才、团队、项目、机构,从全球涌向这片中部热土。“建平台、聚要素、优环境、增活力”。武汉市委常委、东湖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程用文说,短短12个字,正是高新区“双创”探索之路的方向标和指路牌,亦是下一步推动“双创”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助推器。



搭建平台深耕产业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首先需要的是平台


被誉为“武汉斯坦福”的华中科技大学走出了大批高科技创业先锋,这与Dian团队这一平台密不可分。


这是一个基于导师制的人才孵化站,旨在通过真实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精神和综合素质。15年来,Dian团队培养正式队员586人,诞生了50多家创业公司,其中10余家身家过亿。


近两年,为对接大学生和科技人员创业,武汉东湖高新区双创服务机构如雨后春笋。截至目前,光谷各类孵化器达55个,孵化面积达45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4500多家。此外,还有65家众创空间,其中24个为国家级。



出乎意料的是,许多技术创新平台和孵化器出自完全市场化的企业行为。


盛隆电气的创业咖啡孵化器、烽火科技打造的创新谷、华工科技的“光造空间”……类似阿里巴巴等大公司的创业孵化效应正在显现。在光谷,以企业为主体的省级以上技术创新平台已达273家。


最初的孵化器为初创企业提供办公场地,给予创业服务,帮助创业人员迈出第一步。2015年,“光谷创业咖啡”等14家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型孵化器,获科技部批复。这批孵化器模式新颖,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尤其在对接天使投资、辅导培训、高效配置资源等方面,形成了光谷独特的创业孵化模式。


随着发展深入,仅提供办公场地、粗放创业服务的孵化器,已经难以满足科技创新需求。2009年,武汉首家工业技术研究院——新能源研究院成立。如今,全市10家工研院,8家在东湖高新区。光电、生物、新能源、海洋工程、卫星导航、智能制造……每个产业技术研究院均得到2亿元财政支持,促进了“产学研”紧密对接。


“一个工研院就是一个未来的千亿产业。”以此为创新创业载体,2013年以来,武汉东湖高新区几乎以每年诞生一个千亿产业的速度,在创新驱动的道路上快速奔跑。去年,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5大千亿板块,就引领光谷企业总收入实现11367亿元,年增长13%。



汇聚英才资智双收



为扩大影响力,一系列品牌活动将高新区“双创”氛围不断烘热


一颗小小的“胶囊”能在患者的胃里秒变“机器人”,在医生遥控下进退自如,把患者胃里的病灶看得清清楚楚。


这个全球首创的“主动精确控制消化道胶囊内镜机器人系统”由安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研制,已经实现商业化。小“胶囊”历经波折,终在东湖高新区光谷生物城播种、培育、开花、结果。



2008年,安翰光电创始人肖国华和两位创业伙伴在美国硅谷起步,探索将光电子领域技术运用到医疗行业,锁定了胶囊式内窥镜,回国创业。刚回国时,由于没有成型产品,没有谁敢为肖国华等人投资生产。直到2009年12月,肖国华带着发明来到武汉,事情有了转机。


这年,武汉东湖高新区启动了“3551人才计划”,肖国华的自主原创技术得到评审专家认可,成为“3551人才计划”首批引进的14名领军人才(团队)之一,获得了最高额度500万元的无偿支持。由此,肖国华带领团队将这项发明变成了产业化产品,一举获得众多风投机构追捧,发展进入快车道。


安翰光电在武汉东湖高新区获得发展,不是偶然。为扩大“双创”的全国影响力,近年来,“3551人才计划”“光谷•青桐汇”“东湖创客汇”等一系列品牌活动,将高新区“双创”氛围不断烘热。



“光谷•青桐汇”被外界称为“汉版巴菲特午餐”,主要搭建创业者和投资人、企业家交流交易的平台。3年时间,已举办53场,共推介项目600余项,成功帮助70多个项目累计融资20亿元。


今年7月,“楚才回家”第三次大规模奔赴北京招才引智。摩拜、ofo等8家炙手可热的互联网企业宣布在光谷设立总部或“第二总部”。过去5年,已累计吸引超万名楚才陆续回家乡创新创业。


紧紧围绕创新链聚集人才链。目前,高新区已聚集326名“千人计划”、152名“百人计划”、1238名“3551光谷人才计划”,4000多个海内外人才团队、4万多名硕士以上人才前来创新创业。



改革激活创新源头



创业者愿意来,来了不想走,是检验创新创业硬实力的标准


几年来,光谷在法制、政策、政务服务、生态环境及创新文化上启动了一系列改革,着力打造全国创业生态最优之地。


《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的颁布实施,固化了高新区30年改革创新的政策措施,以法规形式保护改革者,激励创新者。“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正在建立。


为加速成果转化,光谷出台引领全国的“黄金十条”“新黄金十条”,鼓励专家创业,为科技成果确权。创新团队收益比例提高到70%以上,最高可达99%。


支持“双创”,东湖高新区有最大的税收扶持力度。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已成长为全球第一大光纤预制棒、光纤和光缆供应商,仅2016年就享受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优惠7863万元。截至目前,高新区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的共247户,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的559户,共减免税收60亿元。此外,东湖高新区集聚各类金融及服务机构超过1500家,其中银行科技支行达到18家,是全国科技支行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光谷还在全国率先组建“互联网+”办公室。网络直播、人工智能等一批“互联网+”新型服务业态涌现,以斗鱼直播、卷皮网为代表的互联网“四小龙”起飞。



当前,“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为东湖高新区双创带来新机遇,也提出了更高期许。


疾风暴雨般的政务服务改革,从内而外再造光谷营商环境。9个职能部门的86项审批事项统一归口一个局,26枚印章变成一个章。事关企业和创业者的378项事项,必须“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东湖高新区还专门设立大学生创业服务窗口,为大学生落户、创业等提供便利。



今年1月至7月,在“双创火车头”的拉动下,东湖高新区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0835户。


(信息来源:《经济日报》,记者郑明桥)


生物医药园

biopark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