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有 700 余万中风患者;
每年新增 200 余万名中风患者;
每年死亡者 150 万余,死亡率是美国的 5 倍;
年轻化趋势显著,发病平均年龄比欧美提前 10 岁(66岁:76岁);
40-64 岁的劳动力人群已占到 40 岁以上的中风发病人群近 50%。
什么是脑卒中?
卒中,即常说的“中风”,是一种突然发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会对脑部造成损害。卒中常见类型为脑梗死(缺血性卒中)和脑溢血(出血性卒中)。
在脑科病区经常会遇到言语不清,肢体瘫痪,头部CT和MRI显示大脑半球梗死的病患。这类病人即使通过积极的内科治疗和系统的康复治疗,后遗症恐怕也难以避免。因为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溶栓治疗。
主管医生介绍:“患者到达医院时已经超过6小时,错过了溶栓时间窗。”
患者家属告诉说:“发现不好,既害怕又紧张,就给儿子打了电话,儿子离家远,开车过来需要很长时间。
如果患者能在4.5小时内到医院,就可能得到目前最有效的溶栓治疗,疾病的结局可能完全不同。
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常常容易忽视以下问题而导致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一、发现口角歪斜,一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时,应高度怀疑“脑卒中”,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而不应先给子女打电话;
二、子女接到电话后也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医疗救援,而不是自作主张让病人等待子女回家后再做决定。
三、应立即送往距离住所最近的具备溶栓条件的医院。
缺血性脑卒中是因为动脉血管闭塞、血流中断所致。目前研究证明急性脑卒中在恢复血流之前,每一分钟将会死亡190万个神经元、140亿个神经突触,给病人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溶栓时间决定溶栓的效果,所以“溶栓治疗,分秒必争,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大脑”。
如果到医院的时间超过了时间窗,血管内皮细胞严重损伤,此时溶栓后血流再通将导致血管破裂,形成严重的脑出血,甚至威胁病人的生命。
脑卒中的高危因素
脑卒中发生的最常见原因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
其中,高血压是中国人群卒中发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清晨血压异常升高。同时存在多个危险因素,比如吸烟、不健康的饮食、肥胖、缺乏适量运动、过量饮酒和高同型半胱氨酸,都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如何应对卒中?
首先,在卒中急救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急救车抵达前):
▶尽量让病人原位仰卧,头肩部垫高,头偏向一侧,防止呛咳或窒息。
▶切忌盲目给病人喂水或饮料,或药物,以免延误病情。
▶注意记下发作时间,不要自行转运。
如何防治卒中?
虽然卒中可怕,但80%的卒中是可以预防的!
通过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可以显著降低卒中风险。
脑卒中,及早发现,可防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