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人工智能终于来了 钛米机器人开始服务患者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仁济医院率先在核医学科引进钛米机器人,不仅为患者带来更精准的服务,也减少了医护人员的职业伤害。

  据悉,放射性碘-131是目前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状腺癌术后残余病灶治疗的重要手段。患者服用治疗剂量的放射性碘-131后,会对周围人群和医护人员造成潜在辐射危害,必须在一定时间内隔离。目前,钛米机器人投入使用,让不必要的辐射危害逐渐成为历史。

  该院核医学科主任刘建军介绍说,以前为减少辐射危害,医生、护士每次进病房都要穿上铅衣,临床上,通常将一周内需要服用的药物一次性发给患者,医生、护士一般通过监护视频和对讲设施与患者进行查房、咨询和答疑,患者每日的例行生命体征观察也主要由患者自行完成并报告。“但患者服用药物头两天,副反应也较大,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以及喉头水肿、呼吸窘迫甚至窒息。如果监测不及时,会增加潜在的医疗安全风险。”

  钛米机器人可以每两个小时对病区所有患者进行一次体检,它会自动前往每个隔离病房,呼叫患者姓名后通过人脸识别确认患者身份,自动进行包括体温、血压、甲状腺摄碘和辐射残留等生命体征监测等。此外,机器人还可帮助护士完成药物分发以及服药方法的告知。护士通过人脸或胸卡的认证后放入药物,确定发放的病床,机器人会自动前往每个隔离病房,呼叫患者姓名,通过人脸识别确认患者身份后自动打开药箱,播放服药通知。

  “机器人能在治疗过程中强化对患者的宣教,通过与患者主动交互,将枯燥难懂的医疗护理知识变成动画场景中的语音问答。”刘建军说,不少患者对机器人很好奇,对它的宣教依从性很高,“机器人还具备远程视频功能,帮助医护人员观测病患部位组织情况。另外,通过机器人身上的辐射检测设备,还可采集病房的辐射情况。”

  患者卢先生说:“有机器人在,好像医护人员一直陪伴在身边,减少了我们这些病人因为隔离带来的焦虑和孤独。”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