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杏林青春】“小”护士能有“大”作为

        “小护士”是我刚上班时候最常听到的称呼。开始我特别喜欢这个称呼,显得我又小、又萌。可是四年过去了,大家还是叫我“小护士”,我觉得就不仅仅是年龄小这个原因了,年轻的医生也没见老被叫“小医生”啊,难不成因为还有个称呼叫“大夫”?但是那个字念dai,又不念da。

        诚然,和医生们动辄N个小时的牛掰手术、精妙的支架介入技术、帅气的内镜下治疗比起来,量血压、测体温、打针、输液、发放口服药这些护士的工作是“小”了点,但我们操的心可一点不少。观察病情要及时,健康宣教要到位,输液、治疗要三查十对,发药要叮嘱患者服药时间、剂量及作用等等,何况除了这些,护士作为和患者接触最多的人,还要负责倾听患者主诉,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等工作,尤其是近几年来责任制护士的普及,专科护士理念的加强,护士工作内涵越来越丰富,让“小护士”也可以有“大大”作为。

        我记得,今年7月底,一位88岁的老大爷因腹痛入院在我科治疗。入院时,大爷的腹部X线片显示,他“肠管积气明显,间位结肠”,主治医师诊断为“不全肠梗阻”,确定了“给予0.2%软皂水500ml左侧卧位灌肠,同时配合留置胃管,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石蜡油,中药灌肠等综合治疗”的方案。但经过4天的治疗,大爷排便还是很少,灌肠的效果很差,多次复查腹部平片仍提示肠梗阻,症状不但没有缓解,反而腹痛加剧。后来对大爷进行了腹部CT检查,才发现大爷是间位结肠,其中乙状结肠很长,跑到了右侧盆腔。

        咱们的大肠从盲肠开始,到直肠结束,历经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整体是顺时针方向运转。所以教科书里说,一般人的灌肠体位都是左侧卧位。这样的体位,灌肠液一路“下坡”顺着乙状结肠很轻松的就能流进降结肠,达到梗阻部位,起到治疗的效果。可这位大爷偏偏不是一般人,他的乙状结肠绕到了右侧盆腔,按照传统的灌肠方法,灌肠液刚通过直肠,就碰到了一个很陡的“坡”,怎么都上不去了。

        在得知这个情况后,主治医生把灌肠液的成分调整为石蜡油200ml加0.2%的肥皂水500ml。护士长则建议大夫说,患者灌肠体位应改为右侧卧位,并补了一句“灌肠来说,我们护士更专业一些。”果不其然,在更改了灌肠体位后,大爷当天就排出了较多宿便,症状很快缓解。到8月中旬时,大爷的腹部平片显示液气平面消失,可以康复出院啦。

        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一个简单的调整灌肠体位,就解决了问题,而且这不是妙手偶得的技术,是多年护理工作的经验积累。回想四年工作里,我常常在一个人的时候思考,量血压、测体温、打针、输液、发药这些机械、繁琐而且一遍遍重复的工作就是护理工作的全部么?怎么样才能干出成就感呢?也曾就这些问题问过护士长,她看出了我的心思,很严厉地告诉我“第一,工作只有用心做了,才会越做越想做,如果每天只是抱着一种完任务的心态去上班,那样只会觉得越做越没意思。第二,你先用心做好这些再说第二。”

        想来正应了那句古话“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也许护士长说的第二,就是这个吧。嗯,肯定是这个。

        我是晋城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孔琴琴——一个想有“大”作为的“小”护士。


图/文  新青年媒体工作室  孔琴琴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