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每日一膳|健脾肾、养气血,汤膳养人,身体棒!广东省中医院杨志敏教授今日推荐

【团队医学导师:知名养生专家、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教授】


杨教授说

       【毎日一膳】或汤,或菜,或粥,或糖水,或茶,尽显岭南饮食之文化,中医药膳之精华。感恩自然所赐予毎一种食材的特性,感恩毎一种食材为人的健康带来无限的可能。人类在获得健康的同时,我们更要爱护地球。地球健康,人才能长久健康!


健康自诊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DASH饮食这种膳食模式的大概,但到底执行起来应该怎么样的呢?

首先

也是最难的一点,增加粗粮。这一点真的不容易,早上吃的包子馒头、饺子云吞、面条都是精白米面,午晚饭都是吃白米饭,于是乎粗粮貌似很难插进来。有那么几天早餐吃点番薯、玉米,很快嫌吃起来太麻烦,赶不及上班上学而放弃了。在这里推荐早餐可以选择一些即食的燕麦片,粗粮粉(虽然整粒的粗粮比较好,但这个比较快)、麦馒头、麦面包,在家煮饭的时候可以选择燕麦米、小米、藜麦掺入大白米中去,这三种都是容易烹调,口感不错的粗粮。或者菜肴当中加一些土豆、淮山一类,也是能替代一部份米饭的。

其次

吃多点蔬菜、水果。为了避免觉得光嚼叶子嘴都累了,可以蔬菜、瓜、茄搭配着吃,也能实现多样。然后把一部份蔬菜和肉一起炒,那就能自然而然地把肉的份量控制,提高了蔬菜的份量。然后水果安排在两餐中间吃,顶替了那些不健康的零食,也是不错的。当然,各式各样的坚果也是零食的好选择。既然水果、坚果作为零食,数量当然不能太多,坚果每天一小把就够了。

另外,说实在话,每天我们好像吃很多肉,肉丝、肉片、排骨……,其实都是来源于猪肉。或许我们是时候想想,有时候可以吃吃鱼、虾、鸡、鸭、鳄鱼、田鸡……都是不错的。

再次

牛奶及其制品要看个人,如果有喝完牛奶就拉肚子、肚子胀等不舒服的朋友,可以选择0乳糖的牛奶或酸奶(25%~50%的乳糖被分解)、奶酪(90%的乳糖被分解)。另外,这里所说的低脂牛奶要看个人口味,通常是没有全脂牛奶那么香,于是乎厂家就会以麦芽糊精、糖等来调整口味,如果是这样的话,还不如直接喝全脂牛奶。厂家有没有添加除奶以外的其他东西这一点大家可以在包装上的配料表就可以看出来了。

另外

喝的饮料里面,通常会有咖啡、酒和各式甜饮料。对于咖啡目前还没有定论,但是最好是不加糖的。而酒的话酒精量应控制,男性需要控制在25g以内,女性控制在15g以内,甜饮料也是最好避免的。其实中国传统的茶、现代人喜欢的柠檬水、水果茶也是时尚和健康的选择。

最后

DASH饮食模式提供了更多的钾、钙、镁,控制血压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是有可取的地方,但是具体实施到个人身上得要看个人体质。毕竟这个饮食是西方国家提出的,未必完全适合中国人。例如某些水果和奶制品本身是比较阴寒的食物,大量进食后有可能会出现口淡、不欲饮食、拉肚子等不适情况。没有一种饮食模式能适合所有人,最好还是根据自己的身体反应和饮食习惯,借鉴或参考一下DASH饮食即可。

膳食


今日推荐

香菇木耳黑豆红枣汤


材料

干香菇15个,干木耳10克,黑豆150克,玉竹20克,红枣3-5个,生姜数片。(3-4人份)

制法

黑豆提前浸泡,香菇、干木耳发泡,红枣切备用;将香菇的根蒂部切下来先与黑豆、玉竹一起放入煮开的沸水中熬汤,熬制约1小时后放入香菇、木耳、红枣丝和姜片,再煮20分钟,撒盐调味即可食用。

专家点评

黑豆味甘性平,能健脾益肾。香菇味甘性凉,具有健脾胃,益气血,美容颜的作用。木耳性平,具有补气养血,调控血压的作用;玉竹具有清热润燥,养阴生津的作用。配合生姜、大枣温中健脾,益气养血。此汤特别适合素食者作为健脾肾、养气血的汤膳;一般人群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等人均可进食。


小贴士:黑豆选择皮黑肉绿的较好。

温馨提示

每日一膳出书啦!购买《每日一膳》春、夏、秋、冬系列,微信扫二维码购书有优惠,更有机会获得杨志敏教授亲笔签名版图书。

“膳”、“善”同根!一向热心公益慈善事业的杨志敏教授决定每售出一套《每日一膳》图书,即从版税中捐赠2元给广东省慈阳慈善基金会帮助眼疾患者恢复光明。

【每日一膳】设立了每期当值医生,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可以留言提问。

本期当值医生:林淑娴

中级营养医师,中国营养学会会员,广东省营养学会临床营养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从事临床营养工作5年。擅长各种慢性病的饮食指导和各种临床常见病的肠内肠外营养支持。临床擅长运用各种营养测量、营养评价、膳食调查等方法进行个体化的膳食及营养状况评估,并进行一对一的饮食指导和制定各种营养治疗方案。

编辑:查冠琳  责编:宋莉萍

(图片源自网络)

想要知道您是何种体质?可以到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辨体质哦!

地址: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北区研修楼七楼

“每日一膳”栏目由广东省中医院携手《南方日报》联合推出,每天在“广东省中医院”微信、南方日报、“南方+”APP同步推送。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