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血糖波动?
血糖波动是指血糖水平在其高峰和低谷之间变化的不稳定状态,既包括短期血糖波动,还包括长期血糖波动。
血糖波动影响因素有哪些?
年龄、病程等可增加患者发生蛋白尿的风险,是血糖波动的潜在危险因素;
摄入高升糖指数食物以及食物摄入量过多均可引起餐后血糖迅速升高,导致血糖波动增加;
降压药带来的低血糖也是血糖波动增加诱因之一;
血糖波动有哪些危害?
研究显示,血糖波动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很大的影响,在过度血糖波动甚至会产生比持续高血糖更为严重的危害。
血糖波动控制途径有哪些?
目前动态血糖监测以及自我血糖监测均可作为评估血糖波动的简便方法。对于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每日至少3次自我血糖监测可以更好的降低高血糖并避免低血糖的发生,从而减少血糖波动。此外,对于使用胰岛素的患者也要特别注意胰岛素使用的种类和制剂的合理选择。
血糖波动高危人群有哪些?
餐后高血糖、胰岛功能差、使用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或胰岛素促泌剂、低血糖风险高、长病程、高龄的糖尿病患者一般血糖波动大,应重点关注。尤其是使用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或磺脲类药物的患者,因为这类药物的低血糖风险较高,易造成低血糖。
特殊人群血糖波动注意事项有哪些?
1.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患者:推荐理想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强调血糖控制个体化,低血糖风险较高或尚无低血糖风险意识的患儿可适当放宽标准。
2、老年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病情复杂,病程较长,对低血糖的感知和耐受差,并发症常见,尤其是心血管疾病以及认知功能障碍,应加强对多重危险因素的管理。
3、妊娠期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在餐前及餐后2小时分别为≤5.3mmol/L、6.7mmol/L,特殊情况下可测定餐后1小时血糖,≤7.8mmol/L,夜间血糖不低于3.3mmol/L。
4、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尽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5、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中,一旦发生严重低血糖,可能诱发心肌梗塞、严重心律失常、卒中、猝死等严重事件,对于这类人群,应尽量在避免低血糖的情况下使血糖控制达标。
血糖波动的临床管理措施有哪些?
降低餐后血糖: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预(注意饮食及运动)及降糖药物应用等。
减少低血糖:低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危害远远大于高血糖。低血糖的发生是糖尿病治疗方面最普遍的一个安全性问题,且夜间和重度低血糖更有生命危险。对于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胰岛素使用时间或剂量不当、与就餐时间或就餐量不匹配、运动量增加及酒精摄入等都可能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感谢糖尿病科陈晶晶医生提供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