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店员经典培训教材:为你系统讲解“痤疮”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皮肤病


痤疮的发病率为70%~87%,具有一定的损容性。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患病,但以青少年发病率为高。因可形成瘢痕,造成损容,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超过了哮喘癫痫

A.粉刺(黑头)

B.丘疹、脓疱

C.囊肿、结节

目前,痤疮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遗传、雄激素诱导的皮脂大量分泌、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痤疮丙酸杆菌繁殖、炎症和免疫反应等因素都可能与之相关。


痤疮多发于15~30岁的青年男女,皮损好发于面颊、额部,其次是胸部、背部及肩部,多为对称性分布,常伴有皮脂溢出痤疮的各种类型皮损如因毛囊皮脂腺导管阻塞所致的粉刺、发生于毛囊口处的表浅脓疱、炎性丘疹、结节、囊肿及瘢痕等,均是由毛囊不同深度的炎症以及其他继发性反应造成的。


初发损害为与毛囊一致的圆锥形丘疹,如白头粉刺(闭合性粉刺)及黑头粉刺(开放性粉刺),白头粉刺可挑挤出白黄色豆腐渣样物质,而黑头粉刺系内含脂栓氧化所致;皮损加重后可形成炎症丘疹,顶端可有小脓疱;继续发展可形成大小不等暗红色结节或囊肿,挤压时有波动感,经久不愈可化脓形成脓肿,破溃后常形成窦道和瘢痕。各种损害大小深浅不等,常以其中一、二种损害为主。本病一般无自觉症状,炎症明显时可有疼痛。痤疮病程慢性,时轻时重,部分患者至中年期病情逐渐缓解,但可遗留或多或少的色素沉着、肥厚性或萎缩性瘢痕。

 


但要注意的是,痤疮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各年龄段均可发病。除了上述这种最常见的一般类型痤疮(又称寻常痤疮)外,痤疮还有许多特殊类型,分别好发于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如:聚合性痤疮属较严重类型,表现为严重结节、囊肿、窦道及瘢痕,好发于男性青年;暴发性痤疮指少数患者病情突然加重,并出现发热、关节痛、贫血等全身症状;雄激素、糖皮质激素、卤素等所致的痤疮样损害称为药物性痤疮;婴儿期由于母体雄激素在胎儿阶段进入体内,可引起婴儿痤疮;月经前痤疮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皮肤清洁消毒剂中的抑菌物质、皂类或洗面奶内含的脂肪酸盐,多种化妆品、香波、防晒剂、增白剂、发胶及摩丝等均可引起皮脂分泌导管内径狭窄、开口处机械性堵塞或毛囊口的炎症,引发化妆品痤疮。 

 

临床上根据病情轻重,国际上普遍对痤疮进行了分级。痤疮分级是痤疮治疗及疗效评价的重要依据。但无论是按照皮损数目进行分级的国际改良分类法,还是按照强调皮损性质的痤疮分级法,其治疗方案的选择基本上是相同的。目前,我国主要依据皮损性质将痤疮分为3度和4级:


  • 轻度(I级):仅有粉刺

  • 中度(II级):炎性丘疹;

  • 中度(III级):脓疱;

  • 重度(Ⅳ级):结节、囊肿。  


痤疮的西医治疗以局部治疗为主


1
外用维A酸类药物


具有调节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分化、改善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溶解微粉刺粉刺及抗炎的作用,还具有控制痤疮炎症后色素沉着和改善痤疮瘢痕等功效,和抗炎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增加相关药物的皮肤渗透性。外用维A酸类药物是轻度痤疮的单独一线用药,中度痤疮的联合用药以及痤疮维持治疗的首选药物(推荐理由)。


目前常用的外用维A酸类药物包括第一代维A酸类药物如0.025%~0.1%全反式维A酸霜或凝胶和异维A酸凝胶, 第三代药物0.1%阿达帕林凝胶为本类药物首选,在耐受性和安全性上优于全反式维A酸和异维A酸。对非炎症性皮损疗效优于全反式维A酸,可以作为外用维A酸类药物治疗痤疮的一线选择药物。


外用维A酸类药物常会出现轻度皮肤刺激反应,如局部红斑、脱屑,出现紧绷和烧灼感,但随着使用时间延长可逐渐消失。最好低浓度或小范围使用。每晚1次。避光。妊娠期头3个月内禁用维A酸乳膏;因无临床试验数据,不建议孕妇使用阿达帕林凝胶。


2
过氧化苯甲酰



为过氧化物,外用后可缓慢释放出新生态氧和苯甲酸,具有杀灭痤疮丙酸杆菌、溶解粉刺及收敛的作用,可以减少痤疮丙酸杆菌耐药的发生,如患者能耐受,可作为炎性痤疮的首选外用抗菌药物之一。可以单独使用,也可联合外用维A酸类药物或外用抗生素一起使用。有2.5%、5%和10%等不同浓度的洗剂、乳剂或凝胶。少数敏感皮肤会出现轻度刺激反应,敏感性皮肤患者宜从低浓度及小范围开始试用。


3
外用抗生素


常用的外用抗生素包括红霉素、林可霉素及其衍生物克林霉素、氯霉素或氯洁霉素等,疗效较好。夫西地酸乳膏对痤疮丙酸杆菌有较好的杀灭作用及抗炎活性,且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也可作为外用抗生素用于痤疮治疗的选择之一。由于外用抗生素易诱导痤疮丙酸杆菌耐药,故不推荐单独使用。宜和过氧化苯甲酰或外用维A酸类药物联合应用。


4
二硫化硒


2.5%二硫化硒洗剂具有抑制真菌、寄生虫及细菌的作用,可降低皮肤游离脂肪酸含量。


用法为洁净皮肤后,将药液略加稀释均匀地涂布于脂溢显著的部位,3~ 分钟后用清水清洗。


5
其他外用药物



5%~10%硫磺洗剂和5%~10%的水杨酸乳膏或凝胶具有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和轻微剥脱及抗菌作用,可用于痤疮治疗。


外用抗菌、抗炎药物用法一般建议点涂于皮损处。而外用维A酸类药物由于具有抗微粉刺作用,建议在皮损处及痤疮好发部位同时应用。疗程通常需8~12周或更长。


除局部用药治疗外,还可使用如下系统治疗药物


1
口服异维A酸


具有显著抑制皮脂腺脂质分泌、调节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改善毛囊厌氧环境并减少痤疮丙酸杆菌的繁殖、抗炎和预防瘢痕形成等作用。因其能作用于痤疮发病的4个关键病理生理环节,故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痤疮药物,有明确适应证的痤疮患者宜尽早服用。


异维A酸为维生素A衍生物,能产生类似于维生素A过多症的不良反应,但停药后绝大多数可以恢复,严重不良反应少见或罕见。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皮肤黏膜干燥,特别是口唇干燥。较少见可引起肌肉骨骼疼痛、血脂升高、肝酶异常及眼睛受累等,通常发生在治疗最初的2个月。肥胖、血脂异常和肝病患者应慎用。长期大剂量应用有可能引起骨骺过早闭合、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等,故<12岁儿童尽量不用。此外,还具有明确的致畸作用,孕妇禁用。已经存在抑郁症状或有抑郁症的患者不宜使用。

2
抗生素类药物



痤疮丙酸杆菌在痤疮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故针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抗菌治疗是治疗痤疮特别是中、重度痤疮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无论是外用或口服抗生素,均可能引起痤疮丙酸杆菌及非痤疮丙酸杆菌耐药,因此,规范抗菌药物的选择及疗程,或联合其他疗法,对提高疗效及预防耐药性十分重要。


药物选择:应首选四环素类如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不能使用时可考虑选择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其他如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复方新诺明、CoSMZ)也可酌情使用,但不宜选择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左氧氟沙星等是目前全身感染常用的抗生素,应避免选择用于痤疮的治疗,以减少耐药菌产生的机会。痤疮复发时,应选择既往治疗有效的抗生素,避免随意更换。

3
抗雄激素药



雄激素在痤疮的发病机制中有着重要作用,但大部分痤疮患者外周血中雄激素水平均正常,因此无需常规进行内分泌检查,但仅针对女性患者。适应证为:


  • 伴有高雄激素表现的痤疮,如皮疹常好发于面部中下1/3,尤其是下颌部位;重度痤疮伴有或不伴有月经不规律和多毛。

  • 女性青春期后痤疮

  • 经前期明显加重的痤疮

  • 常规治疗如系统用抗生素甚至系统用维A酸治疗反应较差,或停药后迅速复发者。


避孕药是抗雄激素治疗中最常用的药物。避孕药主要由雌激素和孕激素构成,可以对抗雄激素的作用,还可以直接作用在毛囊皮脂腺,减少皮脂的分泌和抑制粉刺的形成。目前常用的避孕药包括炔雌醇环丙孕酮(达英35)和雌二醇屈螺酮(安今益)等。炔雌醇环丙孕酮在月经周期的第1天开始,每天服用1片,连用21天。停药7d天,再次月经后重复用药21天。


口服避孕药的起效时间需要2~3个月, 通常疗程>6个月, 一般要求皮损完全控制后再巩固1~2个月再停药,停药过早会增加复发的概率。绝对禁忌证包括妊娠、静脉血栓或心脏病病史、年龄>35岁且吸烟者。相对禁忌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偏头痛、哺乳期妇女、乳腺癌及肝癌患者。


长按上图3秒钟,识别二维码关注

喜欢的话就点赞吧!↙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