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扶贫扶志,老张的故事

这是发生在姚家乡琯山村的故事,这是横峰县人民医院帮扶干部和琯山人民的扶贫故事。

户主舒日兰,女,33岁,致贫原因为缺劳力,家庭人口4人,丈夫张权贵于2014年因车祸去世,留下8岁患有眼疾的儿子张宇翔和75岁的父亲张相明、67岁的母亲杨水花。舒日兰常年在外打工,儿子在琯山小学读书,家中只两老一小相依为靠。

这一户,是县人民医院陈军院长帮扶的贫困农户。说起这一户,陈院长总会用“还记得”来回顾和这一户的扶贫故事:

还记得,第一次到舒日兰家,破旧的房屋,斑驳的墙壁,昏暗的房间,脏乱的地面,漏水的厨房,无不给陈院长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来,通过危房改造项目,陈院长为他们家争取到了一万元改造经费,房屋加固了,墙壁刷白了,房间明亮了,地面整洁了,厨房安全了,杨水花还获得了琯山村2017年度的“卫生进步奖”。想来,两位老人脸上的洋溢着的笑容就是最好的答卷吧!

 还记得,第一次得知张宇翔从2010年起便发现患有外伤性白内障,右眼视力几乎为,想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在他的眼中却是一片朦胧,陈院长便久久不能入睡。于是,他自出资金,亲带小宇翔至上饶爱尔眼科医院诊治,经治疗,现张宇翔视力已有明显改善,右眼视力恢复至0.4。过年的时候接到小宇翔的电话,听他在电话里热情的说出“陈伯伯,新年快乐,我想你了”,想来所有的付出就都是值得的吧!

还记得,6月的那场暴雨,淹没了田间的道路,也淹没了老张即将收获的西瓜地。在种西瓜方面,张相明在村里算是数一数二的,往年总能靠种西瓜赚上个万八千,然而一场暴雨让他今年辛苦和投入付之东流。然而老张却并没有怨天尤人,反而热情的带着陈院长去到他的西瓜地,挑出剩下的好西瓜送给他。老张说:“可惜咯,今年的西瓜本来都是很好的,没想到叫水给淹了,你先将就着吃,明年我再种更好的给你吃!”看着手里的西瓜,陈院长深深的感受到,扶贫扶贫,首先要扶的不就是这种不服输、不认命的志气吗?对这样的老人,有什么理由不帮他?于是,陈院长发动医院职工一起自愿帮忙,共筹资2000余元,以“买西瓜”的名义将这笔钱交到了老张的手中。看着老张眼中闪耀的不屈和自信,想来明年的西瓜一定更大更甜吧!

还记得,得知县人民医院将在百花洲成立健康产业扶贫公司,要请他来种植有机富硒蔬菜,老张就总会问,什么时候开始啊什么时候开始啊,我种菜可厉害了。当蔬菜基地正式开始运营时,作为第一批聘用的贫困户,老张总是起的最早、回家最晚、待在地里时间最多、干活最认真积极的那一个,也因此,他不但每月能有2000多元的务工收入,还因表现优秀在年底被公司评为“勤劳星”和“技术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看着老张在田间辛勤劳作的身影,想来产业帮扶的意义就在于此吧!

还记得,那一天得知老张和他的亲哥哥,81岁的张相友,关系不和,十余年未有来往,陈院长就坐不住了。父母已故,本应相互扶持的亲兄弟却因一堵围墙而不和,几十年的兄弟情啊,怎能如此!于是陈院长反复上门做两兄弟的思想工作,为他们讲述“六尺巷”的故事,让他三尺又何妨!看着他们终于坐上一张桌、同吃一桌饭,陈院长开心的笑了!

这么多的“还记得”,还有很多的“还记得”,这是时光的记忆,是真情的积淀,那一句“谢谢陈院长,谢谢党和政府!”更是饱含泪水双手紧握的感动!精准扶贫,不落一人!想来,这就是“真扶贫、扶真贫”的真谛吧。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