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药店分等越来越明显,其中口服药是三级药店都备购的药品,尤其是基层的一级药店,片剂、中成药及中药饮片等,是药店主要药品种类。这就自然需要店员都要清楚熟悉并掌握这些药品在口服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比如如何准确计算药品用量,需要测重;比如哪些药物需要舌下含化,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有些药物是治疗胃病,而有些药物是治疗下消化道疾病,因此药品的剂型不一样,其用法也不一样,其中与用水量有一定关系。但在具体使用中,有一个问题大都被大家都忽略,或根本不在意,那就是口服药品用水量的多少与水温的高低!
人体服用的药物几乎都要经过肾脏来排解,服药时多喝水能减轻肾脏负担,排泄毒物,增强代谢。但要掌握量。因此,建议大家在出售口服药品时,一定交代清楚顾客使用水量、方法及温度。
首先我们先说说不同药物服用时用水量。以下几类药物应留意服用时大量饮水:
常用抗菌药一般都要多喝水。
磺胺类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有时会从尿液里析出、形成结晶,引起腰痛、血尿、蛋白尿,严重时结晶可阻塞尿路使尿液无法排出。而大量饮水可以增加尿量,使尿液中药物的浓度降低,或者同时口服一些碱化尿液的药物,如碳酸氢钠等,可避免减少析出结晶,防止损害肾脏。
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也是主要经肾排泄,大剂量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或尿pH值在7以上时可发生结晶尿,为避免结晶尿的发生,需要多饮水,保持24小时排尿量在1200ml以上。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肾的毒性大,浓度越高对肾小管的损害越大,故宜多喝水以稀释并加速药物排泄,较少降低对肾小管的损伤。
此类药物在服用时饮水量应大一些,每天尿量应该不低于1.5升;若伴有高烧或在夏天高温季节时使用,更应注意多饮水,为的是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也有助排泄体内毒素;特别是病人感冒时用药大量出汗,更应该补水,利于发汗降温,预防虚脱。
服用抗痛风药如别嘌醇、苯溴马隆等,均要加大送服的水量,保证饮水量不少于2L,以减轻对消化道的刺激,同时应碱化尿液,以防止尿酸在排出过程中在泌尿道形成结石,可服用碳酸氢钠(小苏打片)。
如阿仑膦酸钠、氯膦酸二钠等,双磷酸盐在治疗高钙血症时,可致电解质紊乱和水丢失,故应注意补充体液,使每日尿量达2000ml以上。同时双磷酸盐对食管有刺激性,须用200ml水送服,同时在服药后不宜立即平卧,并保持上身直立30min。
但有些药物不易大量或禁止用水,比如治疗口腔、咽喉及食管疾病的含化药物,比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需要舌下含化,如果用水冲服,药品的治疗成分需要改变吸收剂血液循环途径才能达到治疗部位,不仅作用时间延长,且药物在病变部位的治疗浓度减低,影响或耽搁有效抢救。
另外一些药物不可热水送服。
VC泡腾片不易热水送服,因为VC遇热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影响药效;
活性菌类药物如乳酶生等,水温过高容易使药物中的活性杆菌及益生菌灭活而失效;
多酶片、胰酶片及胃蛋白酶合剂遇热后活性酶变性失效;
止咳糖浆类,如急支糖浆、复方甘草合剂、蜜制川贝止咳膏等,若用水冲服,就不能让这些药物高浓度、长时间停留患病部位,治疗效果就大大减弱。
而抗疟疾药物、维生素类药物如B1、B2、Vc及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等,也不能使用热水送服,以免药物遇热分解、变质而失去治疗作用。
建议有顾客购买这些药物时,一定交代清楚口服用水量及用水温度,对不能用说冲服和需要舌下含化的药物,一定再三交代,必要时(如上年纪记性较差老年顾客)为顾客纸质写明,或电话联系家人注意事项,保证合理正确使用药物,不能因为口服用水或必要的药物使用办法出现问题而影响药店信誉。
源自中国药店 作者@孟庆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