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双下沉、两提升︱徐博,早安!



每周一,感染疾病科的晨会上,都有出现一个人的身影。医护见到他都会露出甜甜的笑道上一句“徐博,早安!”,被大家亲昵地称呼为“徐博”的他便是浙一感染疾病科下沉专家徐凯进。



 徐博,早安!

如果你没有欣赏过早上6点杭金衢高速的沿线风景,“徐博”可以告诉你,因为每周一早上6点左右,徐凯进都会从杭州江干区的家开车到135公里之外的浙大一院浦江分院工作。

如果你没有体验过杭州城区里的晚高峰,“徐博”可以告诉你,因为每周结束下沉工作,徐凯进回杭都已是晚上八、九点钟。

如果你没有感受过“双城生活”,“徐博”可以告诉你,因为每周徐凯进都要奔波于杭州、浦江两地坐诊看病。


他是这里的“第三只眼”

徐凯进下沉的感染疾病科,是浙一重点协作科室。下沉期间,徐凯进和其他专家一样,就科室专科发展、业务提升等方方面面给予了指导和帮扶。与此同时,作为结核病专家,徐凯进利用自身优势,为感染疾病科的结核病规范治疗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和意见。

提到“徐博”,感染疾病科主任金灵肖立马蹦出一句话“他可是我们的‘第三只眼’”。至于为什么说徐凯进医生是感染疾病科的“第三只眼”,金灵肖主任说,对于感染疾病科的医生来说,影像读片是最为薄弱的环节。有时拿到一张肝、肺CT片,一些隐藏着的疾病很难被他们察觉。可往往有时一个注意不到的小细节,会导致意想不到的结果。徐凯进的到来,就恰恰充当了他们医生的“第三只眼”。60岁的李大伯因肺部CT显示有空洞,外加咳嗽、胸痛等症状,被其它医院诊断为疑似肺结核转入我院。在进行疑难病例讨论时,徐凯进根据CT影像明确就排除了肺结核的可能。由于徐凯进正确的诊断,让李大伯免受了活检等其它检查的痛苦,治疗方案的及时调整也让他的疾病得到了有效缓解。

金灵肖主任说,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也是从这些事例中,让她意识到医生影像读片能力的重要性。为此,在徐凯进下沉帮扶的日子里,感染疾病科医生团队的影像读片能力不断得到强化和提升。

这里是他的第二个家

“从来都没有在生日的时候,吃到过这么大的蛋糕,感谢感染科的医护们,他们待我真的和家人一样。”这是几天前,徐凯进医生生日的时候,感染疾病科的医护们特别准备了蛋糕为他庆生。虽然仪式很简易,却给下沉在分院的徐凯进带来了融融的情谊。 

徐凯进说:“浦江分院是我第一次下沉的地方,这里的医护很好学。平日里,大家经常会聚在一起讨论病例,我也知道对基层医院的医生来说外出学习和拓展视野的机会并不多,所以,我就想尽自己所能的帮助他们,特别是在科研、开展新技术等较为薄弱的环节给予他们更多的建议和意见。”

徐凯进医生不仅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作为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获得者,在科研技术等方面都有他独特的见解。在下沉期间,他根据基层医院的临床特点,为感染疾病科的课题撰写提供了不少好的建议和意见,也让科室的学科发展有了新的研究方向。

       其实,自我院与浙一合作办医以来,感染疾病科在下沉专家盛吉芳、郑临、俞海英、严冬、杨美芳、俞美红、吴炜、喻成波、夏琦等人的帮扶下,开展了导丝引导下的三腔二囊管在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糖皮质激素在重症肝炎早期的应用,基于乙肝P区基因检测的乙肝耐药患者的抗病毒方案管理等项目,规范了肝硬化门脉高压消化道出血的一、二、三级预防和管理,规范了重症肺结核的治疗。每位下沉专家都把分院当成了“家”,将自己的真才实学传授给分院的医生,使得分院的医疗水平有了质的提升,患者满意度也不断提高。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