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藏民心中的“菩萨医生”

                                                                                                   

从医36年,诊治16万人次,挽救千余人生命

他被藏族同胞誉为“菩萨医生”


·甘孜日报记者 马建华

不忘初心 救死扶伤

       

        雪域康巴,离天空最近的祥瑞土地。

        雪域康巴,是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

        岁月漫长,总有许多人在这片土地上坚守梦想,季节更替,总有许多人在超越自己,寻找生命的寄托和精神的支柱,人生的境界在于博大的情怀,在于不懈的追求和虔诚奉献。州人民医院副院长、德格县人民医院(托管)院长黄祥正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幼年时代,黄祥的家和德格县人民医院仅一墙之隔,他经常看到农牧民群众因医疗条件落后或经济困难听天由命的惨状。9岁那年,黄祥的头部不慎跌伤,头部有7公分长的裂口,鲜血直流,母亲背着他来到县医院时,值班医生和一位病人刚吵完架,竟然赌气离岗回到宿舍,母亲和同伴上门连连哀求,一位女护士用纱布按住黄祥的伤口止血,二十几分钟过去了,黄祥的半边脸、半个肩膀已被鲜血染红,地上扔了一堆被鲜血染红了的纱布。那位医生才慢腾腾地走过来对伤口进行消毒、缝合和包扎。

        “母亲的哀求声,护士无可奈何的眼神,让我记忆深刻。我想,我将来能当医生,一定要有一颗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的仁爱之心”。他在读中学时,年级里有一名品学兼优的同学,因腹痛送进县医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穿孔,因当时医疗技术和医疗条件所限,医治无效不幸死亡,其父母痛失爱子,悲痛欲绝的场景深深地印在黄祥的脑海里,点点滴滴往事,坚定了他立志学医的决心。

黄祥院长正在准备手术

        黄祥刚分配到德格县人民医院不久,县防疫站一位年仅26岁的女医生因突发腹痛住进县医院。医院连续三天组织内、外、妇科医生多次会诊,但因诊疗水平有限,一直病因不明,延误了有效治疗期,病人病情日趋恶化,最后确定为宫外孕,把病人送到手术台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通过此事,黄祥认识到,医生不仅对病人要有同情心、责任心,还必须要有丰富的医学理论基础和精湛的医疗技术,这是当好一名医生的首要条件。

        有一年,数九寒天的一个晚上,居住在县城20余公里外高山上的一个农妇难产,其丈夫来医院请医生出诊,当时妇产科医生告假外出,正在病房查房的黄祥看到焦急的产妇丈夫,便主动随其前往,当他骑着马奔波五、六个小时赶到时,产妇和降生在她两腿间的新生儿已经死亡多时,产妇那失血无光的面容,死不瞑目的双眼显得那般心有不甘,身后的一大滩血凝结成了黑色的血块。此时,天寒地冻,周围寂静无声,只有远处的经幡在寒风中猎猎作响,谁也无法使可怜的母子死而复生。看到这一切,作为一名医生的黄祥心情十分难受,生命虽是那样珍贵,但是在死亡面前竟是那般脆弱无助。男主人双眼呆滞无光,欲哭又止,默立良久,终于轻轻吐出一句哀鸣,都死了。产妇丈夫突然梦醒一般察觉到黄祥的存在,他强挤笑容恭敬地邀请黄祥到二楼房间,让黄祥坐在破旧的毛毡上,从灶台拿起一个布满污垢的茶碗,用他满是油渍的衣袖伸进碗里擦一擦,倒满一碗清茶,用双手递给黄祥,黄祥闭住双眼,一饮而尽。黄祥深深的感受到淳朴善良的藏族人民对医生的尊重和爱戴,同时认为如果产妇能够及时送到医院,悲剧有可能会避免。这些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黄祥还是难以释怀。黄祥从第一次拿起手术刀的紧张、恐惧到从容、镇静的面对他的病人,这样一次次心灵蜕变的过程,是对患者的爱心和责任感,是用自己的知识和行为铺垫的,它让黄祥实现了生命价值的提升。 

新龙县向州人民医院赠送锦旗,表示托管工作的支持

医者仁心 妙手回春

        在德格县工作期间,黄祥深知当医生光靠热情是不够的,他主动送医送药上门,几乎走遍了德格县城周围所有的村寨,在实践中完善、充实自己,学完了大学临床医学的全部课程,同时向老医生虚心求教,迅速提高医疗水平。有一次,他到一个叫班达的村寨出诊,一位名叫娜姆的藏族妇女,她的双胞胎孩子仅一岁,“大双”因肺炎引起心衰,呼吸道又被痰堵塞,村寨里没有吸引器,他硬是用嘴一口一口地为小孩吸痰,救活了那孩子。在场的村民非常感动。

        在德格县医院工作期间,黄祥主刀普通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口腔科等各类手术600余例。1986年,黄祥调离德格到州人民医院工作时,人们成群结队,自发相送,依依惜别,感人至深。年轻的黄祥用对父老乡亲的一腔挚爱,用手中那把运用自如的手术刀,在藏区特定环境下,谱写了德格县医院外科手术的新篇章。

        在州人民医院临床一线工作时,黄祥每周至少要安排5-6台手术,有时一天要连做4、5台手术,几十年如一日,每天工作时间达到10多个小时,从来没有节假日,每天第一个来病房,最后一个离开病房,坚持每夜查视病人,甚至过年过节也不例外。曾经一位被黄祥治愈过的病人感慨道:“我住院治病期间,亲眼目睹了黄祥废寝忘食地工作,我真正的信服了世上还有他这样的人”。省卫生厅领导听说黄祥的事迹后,感慨地说:“民族地区有黄祥这样爱岗敬业、视患者为亲人的医生,这是民族地区医院发展的希望所在。”

        无论早期黄祥在德格县医院工作,还是以后在州医院从事临床一线工作或管理工作,他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职尽责,守护者甘孜州农牧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把群众的健康需求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用高尚的医德医风砥砺自己,不断提高自己专业技术水平。病人们常说:“到州医院找黄祥医生看病我们就放心”“看到黄祥医生的身影、听到黄祥医生的声音,病就好了一半”。黄祥先后为16万人(次)伤病员进行诊治,成功实施各类手术15000余例,挽救近千人的生命,藏区农牧民群众称赞他是“活佛医生”。   

        有一年,外地媒体前来采访黄祥,到达康定后,记者没有直接去找黄祥,而是通过实地暗访,听到的是群众对黄祥的一片赞扬声。当记者在手术室摄像结束,走出手术室时,门外有20多名患者和家属堵住记者,他们七嘴八舌的说:“我们不知道你是来采访黄祥医生的,刚才在病房没说清楚,他不仅医德高尚,医术也不错,我们要重新表达下我们的想法。”媒体记者感叹地说,黄祥的事迹“货真价实”,经得起事实和时间的检验。

黄祥院长在新龙县医院部署工作

        外科手术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黄祥对科内所能开展的手术,练就娴熟过硬的手术技能,加强对围手术期的处理,手术中、手术后各种并发症在病因病理、诊断和处理方法等方面的学习和总结,积极采纳内地医院切实可行的对传统手术的改良术式和新术式。1998年以前,州医院外科无二级分科,黄祥能完成二级医院普通外科大部分专业项目,骨科部分专业项目,胸部创伤救治,1991年,黄祥从四川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进修,回院后主持泌尿外科专业,开展了肾切除术、肾下垂固定术、肾盂输尿管吻合术、膀胱部分切除术、前列腺切除术、直肠尿道联合伤修补术、尿道吻合术、尿道拖入术等手术,解决了州内较多泌尿外科病人外出诊治的艰难和诸多不便,明显降低了病人转诊率,同时,还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1999年,外科分为外一(普外、泌尿)、外二两个科室,黄祥担任外一科主任,开展了较复杂的开放性胆囊切除术、肝破裂修补术、复杂的胆总管切开探查术、胆总管囊肿手术、再次胆道手术,胃大部切除术、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根治术、复杂疝修补术及人工补片疝修补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精索静脉曲张手术、胆道镜检查及治疗。

        2008年5月16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的第四天,黄祥随甘孜州赴抗震救灾医疗队从阿坝马尔康县赶赴黑水县的途中发生车祸。身负重伤、生命垂危的他经过紧急抢救和恢复治疗后,无影灯下又闪现出了他成天忙碌的身影。这正如黄祥所说,“医院是我的家,病人是我的亲人,能为病人解除痛苦既是我一生奋斗的目标,也是我人生最大的快乐。”

        2009年,甘孜州人民医院评定为“中央补助地方包虫病手术治疗定点医院”,黄祥带领医护团队致力于“肝包虫病”治疗工作,积极参加省内外有关包虫病防诊治学术活动、项目管理、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肝胆外科学术会议。通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等医学院校的专家、教授的帮助,不断总结和归纳“肝包虫病”诊治经验和体会,使“肝包虫病”诊断水平、手术技术、手术根治率得到了持续提高,有效降低了复发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近5年来,黄祥带领团队手术治疗近700例肝、腹腔、肾、脾包虫病患者。目前“肝囊性包虫病”治疗水平处于省内前列,具备完成高难度“泡型肝包虫病”根治性切除,胆道重建术能力。并配合华西医院肝胆外科教授、省医院肝胆外科专家完成中肝切除术、复杂半肝切除术、超半肝切除术、左三肝叶切除术、右三肝叶切除术、门静脉胆道重建术、肝方叶切除术加肝门重建加胆道吻合术。医院“包虫病治疗中心”顺利通过了四川省医学重点专科建设评审,作为新疆医科大学包虫病研究所的分中心,承担了包虫病防诊治综合技术推广和应用科研项目工作。黄祥和同事们收集整理肝囊性包虫病大宗手术治疗病历,以包虫病外科手术方式方法的改进为主线,以四川省民族地区特有的包虫病为创新点 ,论证医院目前常用肝囊性包虫病手术方式的创新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申报获得甘孜州科技进步一等奖。

黄祥正在就诊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

        2016年6月上旬,黄祥在德格县人民医院两年多的托管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再次受命奔赴新龙县人民医院开展托管工作。

        临别,德格县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拉着黄祥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好老师、好大哥、好领导,是您拯救了我们医院,是您尽心竭力的管理,让我们找到了职业自信,是您两年来的‘传帮带’,医院形成了救死扶伤、尊重病人、文明礼貌、团结协作、严谨求实、奋发进取的医德医风,在您的带领下,全体医护人员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不仅能更好的为家乡父老看好病,而且医院的服务能力辐射到白玉、石渠、西藏昌都等周边地区……”医生护士情真意切的感谢话语,让黄祥禁不住流下了热泪。

黄祥正在和医务人员交流工作

        两年来的同甘共苦,两年的默默奉献,黄祥始终做到给人一个亲切的笑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语、一个搀扶的细微动作就是一味良药。视病人如亲人、视职工如亲人,他赢得了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的理解、支持与尊重。

        德格县医院整体重建后,但服务能力及效率低下,群众对看不好病颇有微词,竟成“千夫所指”。看病就医是民生大事,德格县委、县政府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要务。2014年3月,德格县人民政府与州人民医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决心把县人民医院打造成人民群众放心满意的县级医疗机构。

了解县医院基础设施工作

        由州人民医院副院长黄祥出任德格县人民医院院长,领导出于这样的考量:黄祥出生在德格县城,1981年参加工作后,在德格县人民医院工作过,对德格县的情况非常熟悉;黄祥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懂管理。

        崭新的医疗大楼,洁净的地面,导医台、咨询台、预检分诊台、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的基本药物价格、联网医院名单、就诊流程等一目了然,2016年5月,记者走进德格县人民医院,感受到一股新风扑面而来。 

        “在黄祥院长带领下,县医院建立健全运行管理机制,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整体能力得以提升,不断提高“多发病、常见病”的诊疗水平,而且加强了危、急、重症病人的诊治能力,接治病人的复杂程度明显增大,承担县域内乡镇卫生院的医疗和业务技术指导实力增强。在州医院托管团队和援藏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开展新技术35项,填补了多项医疗空白,门诊病人平均增长30.69%,住院病人平均增长39.36%,手术平均增长72.18%,辅助检查平均增长52.58%。”德格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岳琦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德格县人民医院内科主任龙尕说:“我在华西成教院读本科时,学院让我留校工作,我考虑再三决定回到家乡,但当时医院落后的面貌和管理让我迷失了方向;托管后,黄祥院长的敬业精神和精湛的专业技能以及卓越的管理才能,加强了医德医风建设和人才培养,让我看到了希望,我们医院有能力为患者服好务。县医院按照二级医院要求临床诊疗科目设置逐步完善,学科建设不断加强。科室人员的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对于复杂病症,科室人员通过远程会诊,州医院医生会耐心帮助指导制定会诊方案,让病人在德格就能够享受到三甲医院的服务质量”。

深入调研

        “托管以来,州医院共派驻42人次优秀中青年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其中,高级技术职称7人次,中级技术职称15人次),参与德格县人民医院管理与科室建设。州医院免费接收县医院43名进修人员,派送6名医生、2名护士到省医院、新都区医院、新都区妇幼保健院进修,采取一对一的导师制,帮助德格县医院培养人才,为此,县医院还被县委、政府评为人才工作先进集体”。黄祥说:“托管后,医院把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管理作为保持可持续发展,提升医院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确立以公益性为核心、以病人为中心、以绩效为导向的管理理念,更新医疗服务观念、优化服务流程、完善功能布局、改善服务环境。重新任命中层管理人员,明晰临床、医技、行政职能和后勤保障科室的责、权、利。通过质量、安全意识教育,县医院树立了正确、积极的医疗风险意识,增强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责任感和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的法律意识”。

陪同州卫生局领导视察工作

        “医院根据科室专业发展需要,加强了硬件建设,特别是CT机安装运行以来,15个月完成了1327人次病人各部位检查,满足了病人看病的需要”。外科医生阿冲罗布说。

        黄祥托管新龙县人民医院仅3个月的时间,医院门诊病人达18821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45 %以上;住院714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 54 %以上,床位使用率达48%以上。各种辅助检查,较去年同期增长93%以上。

        现年54岁的黄祥以顽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自身的行为努力实现良知、仁爱、奉献的医者仁心。甘孜州县级人民医院就医条件还很落后,有的科室医生连职业资格都没有,先进的医疗设备竟然无人会操作,没有群众的健康,哪来的生活小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依然是甘孜藏区面临的一大顽疾,作为在甘孜州成长起来的医疗专家,黄祥迫使自己不停地奔走劳作,为了父老乡亲的生命安全,为了医生职业的荣誉,他不忘初心,把良好的医德医风镌刻在风雪弥漫的高原上。

黄祥参加援藏对口座谈会

黄祥小档案:

        黄祥, 1981年,毕业于甘孜州卫生学校,分配到德格县人民医院外科工作,1986年选调到甘孜州人民医院。现任甘孜州人民医院副院长兼德格县人民医院院长(托管)、新龙县医院第一院长(托管),州政协文教卫生群团委员会特邀副主任、州科技顾问团顾问。甘孜州第二批拔尖人才,甘孜州学术技术带头人,甘孜州第一批“康巴英才高端人才”。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包虫病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四川省医师协会外科医师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甲状腺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包虫病防治专业学组委员。曾任甘孜州青联副主席,当选全国工会十五大代表,甘孜州八、九届党代会代表,四川省医学会泌尿外科第三、四、五届专委会委员。先后获得“全州十大医德标兵”、“四川省首届优秀科技工作者”、“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四川省职业教育成才典型”、“四川省职业道德十佳标兵”、“全国职业道德十佳标兵”、“中国医师奖”、“全国先进工作者”等各级荣誉称号二十余项。曾荣幸受到原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朱镕基等的会见以及尉健行、吴邦国、丁关根的亲切接见。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江苏有线电视台、四川人民广播电台藏语广播、甘孜电视台以及人民日报、四川日报、甘孜日报等全国10余种报刊杂志报到过他的先进事迹。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