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饲料涨价大潮席卷全国各地,令业界人心不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前饲料价格零星上涨被称为“雷声大雨点小”,加之当前处于年关消费高峰,鸡蛋生猪行情形势较好,将持续支撑饲料终端需求,预计后市饲料行情将继续稳中有涨。今后,随着环保要求趋严,原料厂家将持续面临洗牌竞争压力,被迫退出在所难免,由此饲料生产将进入高成本时代,饲料行情上行也将成为新常态,对此业界必须予以充分认识,未雨绸缪。
饲料价格全线上涨行业利润整体缩水
据了解,2017年8月份以来,虽然饲料价格出现上涨,但被业内普遍称为“雷声大雨点小”,而到11月份上涨幅度明显加快,进入12月以来,饲料价格上涨大潮席卷全国多个地区,而导致饲料大规模涨价的主要原因是维生素等添加剂及微量元素价格的疯涨。相关信息显示,2017年后半年以来饲料原料价格波动非常明显:比如,玉米价格从每吨(下同)1460元涨至1670元,豆粕从2900元涨至3000元,进口鱼粉从10500元涨至13500元,麸皮从680元涨至1500元左右,小苏打从1650元涨至2100元,磷酸氢钙从1620元涨至2100元,进口肉骨粉从4200元涨至5000元,其余玉米副产品普遍上涨100~200元左右。
此外,维生素添加剂价格涨幅惊人。如,猪多维从每公斤(下同)80元涨至218元,牛多维从37元涨至152元,蛋鸡多维从57元涨至167元,肉鸡多维从76元涨至203元,维生素E从37元涨至140元,维生素C从32元涨至60元,生物素从64元涨至220元,泛酸钙从55元涨至800元,维生素A从145元涨至850元。
据市场调查,目前维生素价格依然居高不下,微量元素价格还在成倍上涨,且原料涨价不是个例而是带有普遍性,导致饲料生产厂家配方成本加大,库存原料难以满足需要,大部分厂家已经挺不住此番涨价潮的猛攻。据JCI计算,2017年11月份,维生素价格指数升至3.28,较6月低点上涨201%,同比上涨120%。受此影响,11月份以来,国内部分大型饲料企业也相应上调了预混料、浓缩料价格,每吨400~600元不等。
谈及2017年的市场行情,不少养殖户表现很无奈。事实上,尽管当前处于年关消费高峰,生猪价格逐渐回升,鸡蛋行情持续向好,将支撑饲料终端需求,带动猪粮比价有所回升,但因为近期饲料价格大幅上涨,养殖成本不断上升,正在侵蚀着畜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利润空间,无论大型畜牧上市企业,还是一般养殖场户,行业整体利润已明显缩水。
最严环保时代来临原料紧缺成本增加
业内人士指出,在养殖总成本中,饲料占到80%以上,猪肉、鸡蛋作为畜禽类产品,实质上是饲料的转化物。饲料原料价格的变化将直接影响饲料成本的变化,进而影响终端产品价格和饲料生产企业与养殖场户的整体利润。毋庸讳言,由于环保政策趋严,原料生产厂家不断关停并转,由供应短缺导致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饲料添加剂的暴涨,以及近期玉米、麸皮、鱼粉等原料价格的上行,已使饲料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从而带动饲料价格快速上行。
据了解,当前维生素价格暴涨与德国BASF柠檬醛工厂发生事故和国内环保高压政策导致不少厂家停产直接相关。BASF是世界上最大的柠檬醛生产商,也是世界第二大VA生产商,其VA产品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26%。该工厂2017年10月31日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后,维生素系列产品大幅减产,其中,VA产品产量将减少约700~1000吨。维生素产量的大幅缩减,势必对全球食品级和饲料级维生素A、E的供应造成严重影响。
事实上,在BASF此次事故发生前,饲料级维生素A的全球市场就已处于紧张的状态。2017年夏季以来,国内行业受环保高压政策制约,不少维生素厂家因此停产,产品供应紧缺,导致价格出现上涨。由于BASF工厂的供货要到2018年3月份之后才能正常,因此,未来一段时间维生素A将难以满足预混料生产所需。基于上述因素分析,预计全球饲料维生素A市场的严峻形势至少要到2018年下半年才能有所缓解。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作为主要饲料原料的玉米、麸皮、豆粕、鱼粉等价格也在不断上涨。不过,随着深加工企业玉米库存不断充实,目前采购计划渐趋理性,部分市场主体已退出争夺战,近期东北玉米收购价涨跌互现,逐步开启震荡调整格局,短期内玉米行情或将维持现状,再往上走恐缺乏有力支撑。
业内人士强调,近期国产鱼粉厂家开机率持续下滑,鱼粉产量明显减少,同时,目前港口鱼粉库存已低于11万吨,春节前后国内饲料企业仍有备货需求,鉴于现货供应趋紧,卖方市场优势明显,且随着现有货源持续消耗,预计鱼粉还有上涨空间。
行业洗牌在所难免价格上行大势所趋
长期以来,中国的饲料企业存在养殖业的发展速度与饲料加工企业的发展速度不相匹配的问题。目前,我国养殖集约化程度低而且发展速度缓慢,影响了商品饲料入户率的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大多数企业粗放式的经营行为使得市场乱象更加严重。在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后,随着最严环保时代来临,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饲料厂被责令停产整改,中小企业在劣势竞争中将被迫退出,业内龙头企业竞争格局将继续维持,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统计:2016年饲料生产企业9000家,同比减少1000多家,下降8%。其中预混合饲料2971家,同比减少96家,下降3.1%;饲料添加剂1377家,同比减少63家,下降4.4%;单一饲料1941家,同比减少73家,下降3.6%。
从历史规律看,饲料原料冬季反弹也是大概率事件。因为第四季度是畜禽产品传统的消费高峰时期,对于饲料需求端来说仍存在重大利好——春节前的集中出栏势必带动未来几个月的生猪养殖高峰期,而当前蛋价的飞速上涨也将调动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进而对饲料消费需求的增加形成一定支撑。因此,预计,2017年饲料总产量约为2.12亿吨,同比增长1.2%左右,饲料生产与价格行情整体处于稳中有增有涨的态势。
从长远来看,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市场对于肉、蛋、奶的需求还会有更大增加,未来饲料产业的发展空间依然很大,且随着国内玉米种植面积调减,库存逐步去化,养殖行业对有关环保整改措施逐步实施、调整到位,供需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玉米价格有望逐渐呈现向上趋势;加之,最严环保时代来临,中小企业被迫退出,饲料原料及添加剂原料供应紧缺局面短期内难以缓解,价格上升成为必然,继而将带动饲料生产进入高成本时代,饲料行情整体上行或将成为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