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春气始至
四时之卒始
故为立春
大地回暖 万物生长
冬将尽 春正来
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
一年之初
今日立春
“一年之计在于春。”
立春拉开了春季的序幕,
冰化雪消,草木滋长,
阳气生发,万物始生。
这是冬的结束,也是春的启始。
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
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旧俗立春,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天子要在立春日,亲率诸侯、大夫迎春于东郊,行布德施惠之令。中国民间将其称为“立春节”。
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迎春活动已有3000多年历史。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
踏春
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咬春
立春时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其实咬春并不限于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气,使人保持青春不老。五辛盘是由五种辛辣食物组成,用葱、蒜、椒、姜、芥等调和而成,作为就餐的调味品。
鞭春牛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鞭春牛意在策励农耕。明、清时期,民间有迎土牛、迎农祥、浴蚕种等习俗。山西民谣云:“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立春日,村里推选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然后众村民将泥牛打烂,分土而回,据说洒在自家田里,就是丰收吉兆。
贴宜春字画
春天到了,给门壁上张贴宜春字画,这种风俗在唐代长安就有。据记载:立春日,唐代长安人常在门上张贴迎春祝吉的字画,字称“宜春字”,画称“宜春画”。如“迎春”、“春色宜人”、“春光明媚”、“春暖花开”等内容。
佩燕子
佩燕子是长安、关中一带人民的古俗。每年立春日,人们喜欢在胸前佩戴用彩绸剪成的“燕子”,这种风俗起自唐代,现在仍然在农村中流行。因为燕子是报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利的象征。
戴春鸡
戴春鸡是陕西铜川一带人民的古老风俗。每年立春日,母亲用布制作一个约3厘米长的公鸡,缝在小孩帽子的顶端,表示祝愿“春吉(鸡)”立春日,妇女用线穿豆挂于牛角,或用麻豆撤在牛的身上,认为这样做,可以使幼儿免患麻疹。
晚睡早起,重在养肝
民谚云:“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立春以后日照渐长,在起居方面也应顺应日照变化,相对冬天来说晚一点睡、早一点起,以利于阳气的生发。人体气血亦如自然界一样,需舒展畅达,这就要求我们克服倦怠懒睡的习惯,适当夜卧早起,增加室外活动,舒展形体,畅通血脉,以助生发之气。
春季始临,人的肝气亦开始旺盛,排浊气、畅气血,正是调养肝脏的大好时机。古语有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所以人体应与自然规律相契合:春季养生,重在养肝护肝。
睡眠虽然对肝脏有益,但并不是睡眠越多越好,应该进行适量运动,各人应根据自身体质状况,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例如健走、慢跑等。
穿衣宜“下厚上薄”
立春后,虽然气温开始上升,降雨开始增多,但立春只是春天的开始,特别是北方还将有一段时间冷暖不定,“倒春寒”经常来袭,因此更要注重保暖,固护阳气。
春天换装要谨慎,不可骤减。立春时穿衣原则是“下厚上薄”,这既顺应了春季阳气生发畅达的特点,同时应和了老话“春捂”的原理。拍打背部也能起到固护阳气的效果,这是因为背部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位置,以手拍打或晒晒太阳,都可达到保护阳气的目的。
梳头百下助生发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
因为春天是自然届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日渐旺盛,毛发生长迅速。
春天梳头,正符合春季这一养生要求,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还能促进头皮血液循环、促进毛发生长。
立春后的饮食调养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立春后麻辣火锅要少吃,羊肉也要少吃,因为这些食物都可能损耗阳气,导致上火。
万物复苏之际,
人们应当顺应时节变化,
适当地进行户外活动,
克服倦怠思眠;
力求与自然相适,
达到身心和谐,
气血充盈的状态。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立春后为疾病的高发时节,
体弱的人要用心保养,
缓减衣物,
注意保暖,
预防“倒春寒”。
乍暖还寒之时,
可以喝些温性茶滋养身心,
比如红茶、乌龙、熟普洱等,
暖胃养肝,
清肠解毒。
也可多选用百合、山药、
莲子、枸杞等清淡、性温食物,
养阴护身,
滋润脾胃。
立春来了,
新年的脚步,
也越来越近。
盼望着,
盼望着,
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
——朱自清《春》
三两爆竹声,
七八回乡愿。
春江水暖间,
愿:
奔波在漫漫回乡路上的你,
已经做好准备,
迎接新的一年!
想了解更多?
那就赶紧来关注我们
微信ID:
minhaizhiyao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