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春节后,身体急需降降火,工作应立即提提神!

春节假期结束,初春的气息迎面而来,春主升发,可这乍暖还寒、天干物燥的气候,一不注意,生发过头儿就容易“引火上身”。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杨力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亚健康科副主任医师葛欣提醒,头痛咽干为肝火,心烦失眠为心火,大便秘结为胃火,干咳无痰为肺火。早春也要注意降火润燥。

  降火第一果:草莓

  早春第一果,首推当属草莓,尤其是对于肝火旺盛的人来说,草莓既能养肝,又是去肝火的高手。从中医角度讲,草莓性凉、偏酸甜,能养肝护肝,又因红色入心,可去心火。

  此外草莓是典型的浆果,维生素C的含量丰富,有助于人体吸收铁质,使细胞获得滋养;其含有的天然的抗炎成分可以减少自由基的产生数量,以保持脑细胞的活跃。在这个春困的季节,还能帮助提神醒脑。不过,草莓性凉,不要一次吃太多,尤其是脾胃虚寒、容易腹泻胃酸过多的人更要控制量。

  降火第一菜:白菜

  春天气躁,呼吸道系统疾病尤其高发,很多都是肺热惹的祸。降肺火的首推菜,白菜当属第一。别看它是冬天的主打菜,初春照样扮演降火清热的重要角色。“我常这样做,将白菜和百合、再加上点山药一起炒,口感很好。这些都是白色食物,白色入肺,因此清肺火、止咳的效果比较好。”杨力说。大白菜味甘性平,可除烦解渴、清热解毒,对一些肺热咳嗽、便秘者是非常有效的。

  另外,东方医院亚健康科副主任医师葛辛建议也可多吃芽菜,豆芽菜、枸杞芽及过阵子上市的香椿芽儿等,芽菜大多性平、能清热解毒。同时,由于其生长时有一种“钻”的劲头,常吃能帮助升发阳气,预防上火。

  降火第一粥:荞麦粥

  因饮食或作息不规律导致胃火上涨,可以说是每个季节都易发生的事,春季也不例外。而降胃火,“喝清淡的荞麦粥,是不错的应对之道。”杨力说,荞麦味苦、性甘,去火效果特别好。而且荞麦中的某些黄酮成分还具有抗菌、消炎、止咳、平喘、祛痰的作用。因此,荞麦还有“消炎粮食”的美称。做粥时,最好搭配点其他的食材,如肉丝、黄瓜等,能避免荞麦的粗糙口感。

  降火第一肉:鸭肉

  肉多而生火多痰,很多人因此顾忌而不敢多吃肉。其实,春季吃肉,不妨多选鸭肉。中医学认为鸭肉性寒,除可大补虚劳外,还可消毒热、利小便,这是多数温热性肉禽类所少见的。因此,吃鸭肉既能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又清凉不上火。但需要注意的是,最好不要用整只鸭子炖来吃,而是用几块鸭肉搭配春笋来炖。春笋性凉能去火,也有升发阳气的作用。而且,和鸭肉一起炖,还可以去鸭肉的腥味儿。

  此外,儿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在春天里身体“上火”所表现出的症状不一,要根据“上火”的特点进行分类治疗,会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

  儿童防肺火

  中医认为,儿童发热的主要原因是由受外邪入侵所致,由于儿童肺卫气不足,容易反复受外邪入侵致使阴阳失去平衡,引发儿童大便干结、舌苔明显减少等。儿童上火应给予中药对症治疗,肺热服用通宣理肺丸;阴虚肺热服用养阴清肺口服液等。同时加强护理,注意休息,在饮食方面注意营养搭配,多饮水,平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青年人防肝火

  整个冬天蓄积于体内的阳气春天转为向外发,若蓄积的阳气过多会产生热邪外攻,如果遇到阳气骤升,内外两阳相撞,易发生内热形成肝火,继而产生多种疾病。青年人肝火旺盛时常伴有脾气急躁、头晕目眩等。立春后,青年人平常吃些甘淡性温微辛的食物,从而达到养肝健脾和胃的作用,防止外邪对机体的侵袭。青年人若肝火旺盛应禁忌食用大辛大热的食物,少吃酸味食品,以及羊肉、辣椒、海虾等。

  中年人防胃火

  中年人因家庭和工作上压力大容易伤肝化火,火邪及胃,发生胃火,常有心悸失眠、性急易怒、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等。中年人的胃火可给予龙胆泻肝汤和清胃散服用,平时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同时注意疏泄情绪。

  老年人防虚火

  老年人在春天往往肝阳旺盛,因为肝肾同源,所以容易产生肾阴亏虚,出现腰酸膝软、心烦、心悸、失眠等症状。饮食上少吃不易消化及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清淡滋补之品。另外多食富含维生素B和C的食物,如西红柿、胡萝卜、红薯、蜜橘及蛋黄等。(王东升)

肠胃“罢工” 健康饮食来化解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频繁的聚餐饮酒是避免不了的,对此,解放军第302医院营养科副主任牟瑛教授指出,暴饮暴食对健康最直接的威胁就是带来肠胃疾病,大吃大喝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肠道无法彻底分解大量摄入的脂肪等物质,肠胃就会出现问题,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受损,进而影响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另外,进食了过多的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导致胃肠道的负担较重,容易出现积食,过度虚空的现象。

对此,专家建议:健康饮食,科学配比。如每日晨起空腹一杯温开水;在节后选择一些养胃促消化,能促进肠道迅速排除毒素的食物,如山楂、魔芋、草莓、蜂蜜、糙米等;坚持“少盐、少油”原则,少量多餐,食物细软易消化为宜。

专治睡眠紊乱有七招

春节后,很多人会出现反复失眠、早醒,同时又有情绪低落、精神不振。牟瑛教授建议,大家可以参考“睡眠健康新七点”的原则:在窗帘上加个遮光层,关掉所有带亮光的电器;放舒缓的轻音乐或者是英语光盘;睡前不要做任何动脑的活动;白天尽量不喝咖啡和茶;尽量早休息,在固定的时间躺到床上;提前1—2小时喝一小杯牛奶或红酒;睡前洗个热水澡,或者用热水泡脚。

随着气温回升,节日过后应开始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不过牟瑛也提醒大家,由于立春后天气乍暖还寒,这时比较适合进行节奏和缓的运动,如游泳、瑜伽、跳操。

腰酸背痛一周后可恢复

开始了规律的上班,有的人坐的时间一久,就会感觉腰酸背痛,脖子僵硬,腿脚发酸。这就是“春节后综合征”的典型表现。“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一般在节后一周左右可恢复。”解放军第302医院中医科主任王睿林教授解释说,中医认为人体经络循行有其气血旺盛的时间点,如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三点是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的经络气血运行恢复的时间节点,此时要保证充分的休息;早晨五点到七点是手阳明大肠经的气血循环旺盛的时间点,养成这个时间点排便有利于肠道功能正常运行,诸如此类。

“节过完了,一定要尽快按照原来正常的上班节奏来安排作息。让各系统能够恢复正常运行的节奏。”此外,王睿林教授还建议,可以采取一些针对性的锻炼方法,比如在工作时症状明显的状态下,可以在办公室环境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进行中医八段锦的锻炼。

王睿林教授表示,也可以采取更为简易的方式,就是保持身体直立,双手用力叉腰,脖子后仰,双肩后收,逐渐加大力度和后曲的角度,也能起到很好的帮助。

文章综合自人民网健康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