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藤茎。
产地
主产于河南、湖南、湖北、江苏、浙江等地。
采收加工
秋、冬二季采割,除去残叶,捆成把,干燥。切段,生用。
性味归经
甘,平。归心、肝经。
功效
养血安神,祛风通络。
应用:
(1)心神不宁,失眠多梦。
本品味甘,入心、肝二经,能补养阴血,养心安神,适用于阴虚血少之失眠多梦,心神不宁,头目眩晕等症,常与合欢皮、酸枣仁、柏子仁等养心安神药同用。
(2)血虚身痛,风湿痹痛。
本品养血祛风,通经活络止痛,用治血虚身痛,常与鸡血藤、当归、川芎等配伍,用治风湿痹痛,常与羌活、独活、桑寄生、秦艽等祛风湿、止痹痛药同用。
(3)皮肤痒疹。
本品有祛风湿止痒之功,治疗风疹疥癣等皮肤瘙痒症,常与浮萍、地肤子、蛇床子等同用,煎汤外洗,共收祛风止痒之效。
用法用量
煎服,9~15g。
古籍摘要:
1、《本草纲目》:“风疮疥癣作痒,煎汤洗浴,甚效。”
2、《本草从新》:“补中气,行经络,通血脉,治劳伤。”
3、《本草正义》:“治夜少安寐。”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蒽醌类化合物,有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此外,尚含β-谷甾醇。
2、药理作用:有镇静催眠作用,与戊巴比妥钠合用有明显的协同作用;首乌藤醇提取物能抑制实验性大鼠高脂血症;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防治作用;并能促进免疫功能。
3、临床研究:据报道,用单味首乌藤治疗疥疮49例,除3例在用首乌藤外洗期间配合硫黄软膏、疥癣灵治愈,2例未坚持用药外,其余44例全部治愈(《北京中医》,1992,3:5)。
4、不良反应:有报道,服首乌藤可致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全身皮肤发疹,或皮肤刺痛发痒,恶寒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