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年味儿浓郁,满是怀旧的意气,是年俗最凝练的表达。70、80后的年轻父母们,多数都有听着唱着童谣,欢天喜地迎新年的记忆:火红色的,糯软香甜的,爆竹声声的,小伙伴你追我攘的,大人身影忙碌的,老人开眉展眼的。
我们听着故事,我们学着礼仪,年俗一代代承袭。又是春节,年轻的父母们,我们一起来找找儿时的记忆,与孩子们分享他/她们的中国年。
守岁,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还有的人家除了很小的孩子,其他人整晚都不能入眠。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关于守岁的童谣:
大年三十不睡觉,芝麻开花节节高。
中国各地过年除夕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门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以前,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要买张门神贴在门上,一是表示吉庆,二是为了“避邪驱魔”。现在贴门神讲究的是讨个吉祥。市场上最流行的门神,有将军、招财童子、福神、天仙四大类。
关于贴门神的童谣:
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门上守住家。
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忙逃跑。
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最后简化为直接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关于贴春联的童谣:
春联春联,爱过年。守在门两边,喜庆乐翻天。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是"幸福"、"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过年给压岁钱。在广东地区,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压岁钱。
关于压岁钱的童谣:
三星在南,家家拜年;
小辈儿的磕头,老辈儿的给钱。
到了大年初一,就开始拜年了。晚辈给长辈拜年,平辈间过年问好,孩子们讨要红包。拜年要趁早,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
关于拜年的童谣:
新年到,真热闹,小朋友们哈哈笑。
穿新衣,戴新帽,见了大人问声好。
爷爷奶奶好,爸爸妈妈好,
叔叔阿姨好,哥哥姐姐好,
新年还请多关照,我是有礼貌的好宝宝。
◆ ◆ ◆ ◆
锦绣大地,用中医的方法做中药
中兽药
中医 | 传统文化 | 中药
公司网址:www.jxddf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