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医保局来了!三明、镇江模式全国推广?

近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炉,其中明确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根据方案,国家医疗保障局将收拢原属人社部的基本医保和生育保险、卫计委的新农合、民政部医疗救助,及发改委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等职责。具体为: 

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医疗救助等医疗保障基金,完善国家异地就医管理和费用结算平台,组织制定和调整药品、医疗服务价格和收费标准,制定药品和一用耗材的招标采购政策并监督实施,监督管理纳入医保范围内的医疗机构相关服务行业和医疗费用等。 

如此说来,国家医疗保障局将让医疗保障职能高度统一,这或意味着医保体系上下链接、城乡并轨之路更顺畅,同时在药品、耗材以及医疗服务价格方面拥有更多话语权。 

其实,在国家医疗保障局成立之前,福建、安徽、海南等多地已经设立省级医保管理委员会,其职能定位与国家医保局类似。而在众多蓝本中,三明医改和镇江模式尤引人关注。

三明模式攻陷全国?

2012年,福建三明启动三医联动改革(医药、医疗、医保),成立医保管理中心,将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合并为城乡居民医保,并将其用药目录和诊疗目录与城镇职工医保目录一致。 

自2015年12月起,药品耗材联合限价采购三明联盟开启了“攻城略地”。目前,“三明联盟”成员共涵盖14个省、21个地级市,覆盖区域人口1亿多。在以量换价的基础下,三明联盟拥有了更多的谈判底气。 

而到了2016年7月10日,三明市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医疗保障管理局,其具体职责也整合了相关业务,其中包括: 

市人社局有关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市卫计委有关药品集中采购,市财政局有关拟订医保基金、生育基金的预决算,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有关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市本级定点零售药店的资格审查、管理等职责。 

一些人据此认为国家医疗保障局的成立,就是三明医改走向全国的象征。还有人认为,突破了药品零差价和药品集招是三明医改的关键,接下来药品招标或有重大调整。 

不过有内人士表示,三明模式依旧是政府主导,而国家医疗保障局则似乎在追求市场和经济规律的平衡与博弈。原镇江市卫计委主任林枫也认为,三明的政府决策机构仍然在医保中心,国家医保局是完全相对独立的,两者有本质区别。

镇江模式依旧蔓延?

说到医改,还要谈谈江苏镇江。其改革路径,似乎都也和当下中国医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1994年,镇江启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改革。从2010年开始,镇江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建立医疗集团,同步推进四项卫生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包括降低药品价格,降低大型设备检查治疗价格,降低高值医用耗材价格,降低甚至取消药品加价率,提高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增设药事服务费。 

此外,政府加大医疗投入,推行医保报销和结算方法改革,推进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支付方式。在药品配供方面,探索药房社会化管理,并严格控制医疗费用增长。 

在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方面,推行院长负责制,取消医疗机构职别。并建立出资人制度、理事会、监事组织。通过价格、制度杠杆,基本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健康进家庭”的就医模式,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镇江医改的这些措施,或多或少地被多地借鉴,甚至是被全国推广。现在,掌握了资金决定大权的国家医疗保障局,通过医保资金杠杆,能够做到的事情或会更多。尤其是强基层这个层面,或会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目标高度一致。

还有部门职能将被整合?

事实上,医改不是一蹴而就的,比如曾经引来热议的宿迁医改模式,在去公立医院的征途上重归旧路,又斥巨资建立全市唯一的公立医院——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无论是镇江模式,还是三明医改,又或者是其他模式,归根到底都是地方模式。 

作为顶层设计之一,国家医疗保障局并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地方模式。其既有国家实践,也有地方经验。这既要尊重制度规律,也要考虑地方发展水平,和谐则发展,反之则成灾。 

有论者认为,在中国宏观政策统一下,机构运转起来完全没有问题,如若决策部门没能高度协同,那么就是换汤不换药。 

根据国家大健康的路径,医保统一,服务统一,再实现医保与服务统一,最后实现大健康的信息化统一。按照这个思路,未来或将还有部门职能将整合。

▪ 内容来源:医药地方台(yiyaoguanchajia)

▪ 作者:三耳

医药地方台

yiyaoguanchajia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