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胜境关位于富源县城东南7.5千米滇黔交界的山脊上,又称界关。老黑山南北纵贯100余千米,山势陡险,惟胜境关山势较低,而且有一条驿道通向贵州,所以这里是古代由黔入滇的重要关隘。关口立有1座界坊,坊匾上书“滇南胜境”4个大字,故名胜境关。界坊高约12米,宽12米,楹柱涂金绘彩,重檐翘角,雄伟壮观,界坊始建于明景泰年间,后多次修葺,现仍存。
明代宗景泰年间(1450—l457),云南巡抚洪弼派人当关借势,“助风水之兴,补山川之胜”,建造了一座气势雄伟的牌坊。这座牌坊是云贵两省的界坊,高14.8米,宽11.2米,为三开间木石结构牌楼。牌楼的正楼较高,两侧楼稍低,由12根楹柱支撑,上有九级牌楼斗拱托起飞檐。界坊红柱高耸,檐角飞翘,琉璃瓦的坊顶上有八条造型十分别致的吻龙。栩栩如生的吻龙与坊顶正中的金黄葫芦交相辉映,十分壮美。牌楼的饰板上绘有清新秀雅、超凡脱俗的松竹兰梅图案。界坊正中书写着“滇南胜境”四个大字。胜境关也就因此得名了。清乾隆年间举人傅应台有诗赞胜境关:“一坊高峙拱平彝,界画滇黔古额垂;两地山河雄表里,百蛮风雨会边陲;西来渐觉乡关貌,东去无忧道路岐;为语同人须小驻,开樽犹是故园时。”
界坊西边朝向云南,3根楹柱长年干燥,并有黄尘;东边朝向贵州,3根楹柱上长了青苔。正中的横梁尤为明显,西面干燥,颜色黄褐,东向潮湿,颜色青绿。这是由于东部从太平洋吹来的冷空气经过贵州高原已经势疲力弱;西向从印度洋吹来的暖空气经过云南高原,也如强弩之末,形成气象学上所称的“昆明准静止锋”,这里正当锋面,所以东西多阴雨,西面多晴天。胜境关的界坊在研究滇黔两省的气象方面有一定的科学价值。胜境关村里有一石虬亭,因亭前露出地表的1条石灰岩,曲屈盘旋,状如虬龙,故称石虬亭。
青石板上的马蹄印,经历风霜雨雪的洗礼沉淀下的是历史的印记。当年进京的马帮达着云南的普洱茶敬献给皇上,是何等的光彩气派。内地的先进文化促进云南与中原的联系和发展。明朝旅行家徐霞客从这里走过,红军长征从这里进入云南
自古入滇有三条路:灵关道(川西入滇)、五尺道又名石门道(昭通入滇),和胜境关。胜境关是元代以来中原内地入云南最重要的通道,被称作“入滇第一关”。自元、明、清三个朝代以来,数百年间一直是由黔入滇的第一个重要关隘。明朝初年大兵进军云南,1936年红军二方面军长征入滇,建国之初解放大军援助云南和平起义,都首先从这里通过;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考察盘江源流时曾云游至 此,旷杨奇才杨升庵和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都曾在此登临挥毫。
沿着青石板路 往东行走两三百米,两山夹峙,一关横锁,这便是胜境关的关城楼。关城城墙厚实,城楼高耸,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登上城楼四望,胜境关四周的景物尽收眼底。城楼周边阳光灿烂,但城楼东面两三公里外却是灰蒙蒙的阴天。从贵州方向往西延伸过来的古驿道弯弯曲曲、坑坑凹凹,道路全由大块石灰石铺成。古驿道由贵州的普安、盘县的亦资孔进入富源县的胜境关,再由胜境关往西继续延伸,直达昆明。遥想历史,这条古道上曾有多少来来往往、熙熙攘攘的过客,踏着这路上的烟尘,由黔入滇,或离滇入黔,说不尽多少离别情,相逢喜,尽写在这胜境关上
胜境关不仅是文化积淀厚重的历史见证,也是自然气候的分界线,故有“山界滇域、岭划黔疆,风雨判云贵”神奇景观的说法。在这雄奇界关上,不仅有以天为界的牌坊,以气候为界的石狮子,而且还有以地为界的小溪,以色为界的泥土。这些都让人惊叹不已。
胜境关是元代以来,中原内地入云南最重要的通道,被称作“入滇第一关”,有“全滇锁钥”之称。元至元年间(1264—1294),元世祖忽必烈为加强对云南边疆的统治,开通了由贵州亦资孔进入云南腹地的大通道。新修的这条驿道,比从前从中原、江南经由四川进入云南昆明的几条古道缩短了2000多里。这条驿道在贵州境内被称为“普安道”,明代刘文征在其编撰的《滇志》里认为:普安道是“黔之腹心,滇之咽喉”。它位于富源县城东南滇黔交界的山脊上称界关。老黑山南北纵贯山势陡险,惟胜境关山势较低,是古代由黔入滇的重要关隘
胜境关
胜境关牌坊东面几十米处,有一座石虬亭,石虬亭又名万里亭,始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亭前有两条露出地面的石灰岩,状如两条虬龙盘卧
长按识别二维码,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