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俊莹
相对于药物的毒副作用,不正确的服药方法,带来的危害似乎显得微不足道。药,关乎生命,容不得半点马虎;吃药,看似平常的小事,不注意吃药的方法,真得会有生命危险。
片剂是我们最常见到的药物剂型之一,随着制药工艺的快速发展,片剂的剂型也不再是单一的普通片剂,还有分散片、舌下片、肠溶片、咀嚼片、泡腾片、缓(控)释片等。
下文就以片剂为例,为大家讲解其正确的服用方法及错误的服用方法所带来的危害。
1、舌下片应置于舌下含服
舌下片服用时,应将药物置于舌下,使其溶解于唾液,进而被舌下黏膜吸收。因为舌头下有丰富的血管,药片放在舌下,可以让药物更快通过血管壁,被迅速吸收,也不会因为肝脏代谢而损耗。舌下片如果吞服,起效缓慢,达不到治疗效果,对于急救病人时间就是生命。
药物经舌下黏膜吸收发挥全身作用,尤其适用于救治某些急病病人,如硝酸甘油舌下片。比如,硝苯地平片虽不属于舌下片,但在紧急情况下也应嚼碎舌下含服。
2、肠溶片应在饭前整片吞服
肠溶片是指通过在片剂表面包裹一层特殊外衣(肠溶包衣)而使药物在胃液中不崩解,而在肠液中能够崩解和吸收的一种片剂。
将药物制成肠溶片是为了满足药物性质及治疗的需要。因为许多药物在胃液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易分解失效或对胃黏膜有刺激性;还有的药品只有在肠道中才能够更好地吸收。如胰酶肠溶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
服用时不可将药片掰开、嚼碎或研成粉末服用,应整片吞服。一般应于饭前服用。
注意:紧急情况下,比如患者突发急性心梗时,阿司匹林肠溶片应掰开或嚼碎服用,最短时间发挥药效。
3、缓控释制剂一般应整片吞服,不能掰开
有些药物半衰期很短,长期服用依从性较差,容易漏服或是错服,因此研发人员绞尽脑汁,通过各种高科技技术,将这类药物制成缓/控释制剂,减少每天的服药次数,大多数药物只需一天服用一次,大大增强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一般情况下,缓、控释片都需要整片吞服,不能掰开,嚼碎或碾碎。通俗点讲,缓、控释片就是缓慢释放药效,这个缓慢释放的过程会让你的血药浓度保持在有效剂量之上,中毒剂量之下。不同于缓释片的是,控释片会按要求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
掰开或碾碎药片,会破坏片剂内部结构,导致药物大量释放,增加毒副作用,甚至造成生命危险。
有些有特殊说明可以掰开的药物,也一定要沿着标注的刻痕掰开,但不能咀嚼或压碎,所以缓、控释制剂使用之前要认真查看说明书不可随意掰服。
4、咀嚼片一定要充分咀嚼后咽下
药物嚼碎后表面积增大,可加速药物的溶出和吸收,从而提高药效。咀嚼片口感好,可掩盖药物苦味,大多数咀嚼片里添加了矫味剂,嚼起来可能会有酸、甜等味道,吃起来味道很不错。而且服用方便,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即使在缺水的条件下也可以按时吃药。
也特别适用于儿童、吞咽困难或胃肠功能较差的患者,可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负担。
由于咀嚼片未添加崩解剂,必须于口腔中嚼碎后咽下。
5、泡腾片在温水中充分溶解后服用
泡腾片是指含有泡腾崩解剂的片剂,可分为口服型和外用型两大类。
口服型泡腾片在服用时,应将一次用量的药片投入装有温水的杯子中,待气泡完全消失、药物全部溶解后,再摇匀服下。
口服型泡腾片严禁直接吞服,必须溶解后服用,否则泡腾片会在食管及胃肠道中释放大量气体,也就是二氧化碳,会造成消化道溃疡,甚至导致患者窒息,特别是儿童。
对于外用泡腾片,直接腔道给药即可。
6、口含片应缓慢
服用含片时,应像吃糖一样让其在口中缓慢融化。若把含片当口服药吞入,或匆忙嚼烂,则失去了其局部持久产生药效的意义。
比如一些润喉片,主要是为了缓解咽部的不舒服。含服可以让药更久地呆在嘴里,唾液融化药片后,就会一点一点舒缓咽部。
长按上图3秒钟,识别二维码关注
亲,中国药店公众号长期公开征集稿件,如您欲抒发心声、记录生活、分享经验……可以文字或图片形式将作品发送到yaodian2018@163.com(邮箱),稿费=200元+阅读量*0.01元。温馨提示,投稿时请注明联系方式
喜欢的话就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