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安徽药品零售业2018年将有四大看点

马鞍山市区药房连锁率超九成

  近年来,马鞍山连锁药店跑马圈地之战愈演愈烈,药店总数由2013年底的400余家发展到如今的700余家,药店的连锁率也在迅速上升,目前马鞍山市区药店连锁率达到91%,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医药零售市场仍存巨大空间,面对激烈竞争和潜在进入者,这条并购重组之路远远未到终点。

“大药房”时代来临

熟悉的药店突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却是另一家药店,这让经常买药的王先文有些懵了,他甚至怀疑走错了路。王先文今年66岁,家住马鞍山名雅居小区,由于患有高血压,一直都在附近的川洋大药房买药,而如今药房变了,这让他有些担心。“这家药店就在路边,离名雅居小区很近的,可是上次去买药,无意中抬头一看,才发现药店名称换了,由川洋大药房换成了健康大药房。”王先文告诉记者,由于离家近,他一直都在这家店购药,如今药房的名称都换了,他担心药品的价格会上涨。

不仅仅是王先文,细心的市民可能都会发现,最近一段时间,马鞍山市区一些药店的门头都进行了更换,一些开了多年的药店直接消失,连锁药店的市场整合脚步逐渐加快。记者了解到,3月1日,马鞍山宝芝林大药房与金瑞大药房正式合并。合并后,2018年预计门店数将突破130家,年销售额突破两亿元。紧接着,3月12日,马鞍山市健康大药房并购重组川洋大药房,门店数扩张至134家。业内人士表示,当下由于市场压力、政策压力和成本压力的影响,零售药店发展进入了并购整合阶段,连锁药店通过并购整合来不断做大,努力成为区域龙头老大,从而形成规模效益,以门店规模向上换取厂商的产品资源、价格资源等,向下则换取更多的市场占有率,当拥有庞大的会员群体时,就会以规模影响口碑,在市民消费时形成第一优先选项,从而为连锁运营带来更多的客源及利润。

市民购药更加安全

“在并购重组川洋之前,我们已经收购了许多家单体药店。”马鞍山市健康大药房董事长高元斌表示,相对于新建门店,并购能更快速帮助企业实现规模扩展,而且收购兼并可以提高药店的连锁率,对国家的管理和行业的规范都非常有益。

对于老百姓关心的价格和安全问题,高元斌表示,连锁药店和单体药房相比,无论是药品质量还是贮藏销售等方面都要规范很多。成立大型的连锁药房之后,不仅药房的规模大了许多,并且与国内一些知名药厂的合作也会更加密切,统一的进货也能保证药品的质量,确保市民用药安全。对此,金瑞大药房董事长易望波表示赞同。他说,成立大型药店连锁,极大程度上减少药品配送物流、人员工资等成本,同时凭借数量众多的门店优势,与药厂议价时具备更多的空间。“如果药店的进价便宜了,自然零售价也会降低,市民会发现买药越来越划算。”在易望波看来,成立大型的连锁药店是全国医药品零售行业的大势所趋,而且对于市民来说,也是一个利好消息。

继续推进药店连锁经营

“国家明确鼓励药品流通企业通过收购、合并、托管、参股和控股等多种方式做强做大,引导一般中小药品流通企业通过市场化途径并入大型药品流通企业。”马鞍山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近年来行业监管政策不断完善,执法力度不断加强,竞争格局的不断深化,部分中小连锁药店及地方连锁药店品牌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导致部分中小连锁药店及地方连锁药店寻求并购合作的意愿不断增强。

据了解,很大一部分单体药店由于本身竞争力弱,导致运营成本不断增加。尤其是新版的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严格,不仅对药品储存、运输条件有严格规定,还要求实体药店必须配备药学专业人员辅导患者用药。高门槛让不少单体药店加速“逃离”。对此,马鞍山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零售药店的快速发展,在平抑药品市场价格,方便市民购药的同时也带来了低水平重复开店、恶性竞争和管理服务水平低等弊端,为了解决问题,马鞍山市食药监局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科学配置药品市场资源,促进药品零售企业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今后,马鞍山市食药监局继续鼓励药品零售连锁上市公司、国内知名药品零售连锁公司收购、兼并和重组单体药店,更好地保障市民购药便利和用药安全。



安徽地处中原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自古便是商贸重地,并以徽商作为响亮的名片。历史上的徽商与晋商齐名,今天的“徽商”则支撑安徽经济实现快速发展,不过,放眼药品零售行业,则相对处于落后地位,与安徽的人口基数和经济水平不相匹配:

一则,整体体量偏小,处于国内中下游水平;

二则,个体规模不足,领先者多处于5~10亿元区间,尚不具备与国内列强争锋的实力。

过去的2017年,安徽药品零售市场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外部变化来源于政策导向的牵引,而内部变化则来自资本驱动下发展的变奏,由是,也让我们对安徽接下来的走势有所期待,或许在行业整合大幕已经开启的2018年,安徽以及“安徽速度”将成为亮眼的存在。

高连锁率背后

安徽药品零售市场近年处于“自然增长”状态,在缺少利好政策和资本事件催化的背景下,始终鲜见足以吸引业界眼球的大动静。

从药店数量来看,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近3年基本保持动态平衡:2015年,安徽市场药店总数为16428家;2016年出现下滑、降至15548家,业内人士认为新版GSP认证是造成药店数量减少的首要原因;2017年出现小幅回升,重归16000家量级。关联常住人口总数(2017年约为5950万人),安徽药品零售市场总体人店比超过3700人/店,药店密度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此造就相对平静的竞争态势,而更深层次也映射个体企业的竞争能力。

当然,变与不变亦同步发生,在保持药店数量稳定的同时,安徽市场的连锁率大幅提升。据安徽省食药监局公开数据,2017年安徽药店连锁率提高至54.3%(其中,城市连锁率超过70%),而3年前这一比率尚位于30%下方。据介绍,连锁率的提升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

一是安徽省食药监局出台系列政策不断推动药店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二是连锁药店数量大幅增加,2017年达到281家,几乎3倍于2015年。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连锁率提高并不完全等价于集中度提高,从281家连锁药店的构成来看,仅寥寥数家门店总数超过200家,年销售规模达到5~10亿元量级;约20家门店总数处于50~100家区间,年销售规模在亿元上下;而绝大多数处于10~50家区间,销售体量位于千万级别。总体而言,安徽药品零售市场格局分布为顶角开度极大的正三角形分布,多小散乱的固有形态并未得到根本改观。

安徽样板

将目光聚焦于安徽省内最具代表性的三个地级市场——合肥、蚌埠和滁州。

合肥作为安徽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对药品零售的监管却持相对审慎甚至保守的态度。以时间为主线进行盘点,2008年,药监部门出台距离限制,“200米范围以内不得开设两家药店”;2011年,相继出台《关于整顿药品零售行业加快推进连锁经营的意见》和《合肥市药品零售网点年度设置规划(2011-2015年)》,始提倡大型连锁进行兼并重组,同时采取“公开招标”方式控制新增网点数量;2017年,出台《合肥市加强药品零售企业监督管理暂行规定》,虽然正式开放新店审批,但明显提高准入门槛——新开药店必须配备两名执业药师;申请开办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须已具有10家(含)以上零售药店的基础;营业场所面积应不少于100平方米。

正是在这样的政策束缚下,合肥市零售药店数量始终被控制在2000家以下,相应地,换取的是连锁率的大幅提升(据公开数据,目前合肥的连锁率位居安徽之首)。在“重审批”的政策导向下,分别采取内生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的企业收获了迥异的市场回报:安徽百姓缘、合肥大药房发展重心置于提高专业建设、单店产出,门店数量增长不力,基本维持恒定;而“后起之秀”国胜大药房则大胆采用“先规模后效益”的发展策略,以“收证重开”的执行战术,在7年间实现了对老牌劲旅的赶超,门店总数达到396家。事实上,虽然合肥市场内部格局悄然发生变化,却仅限于本土企业间的竞争,外埠连锁鲜有立足之地。

返观蚌埠与滁州,因缺少相关政策限制,市场化程度相对更高。以素有“小上海”之称的蚌埠为例,除本土强企安徽丰原外,尚包括同省份、跨地市发展的诸多连锁,甚至包括海王星辰等跨省份企业。在相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形成“一超多强”的区域格局。

滁州与之大同小异,但因为滁州华巨百姓缘近年发展迅速,在当地市场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形成一家独大的市场局面,因此从表面上看,其“包容性”不及蚌埠。

政策的驱动力

安徽作为全国首批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医改被视为重要的省份代言。近年,安徽围绕公立医院改革推出一系列被列入全国样板的改革举措,包括:

推进分级诊疗,组建各级各类医联体,其中县域医联体“天长模式”成为国家样板;

推行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定远模式”成为全国学习范本;

在合肥、蚌埠、滁州三地独立设置医改办,由市长亲任组长,推动“三保合一”和“三医联动”;

积极推行“两票制”,率先取消药品加价;

试行医院带量采购和价格联动;

实行医保临床路径管理和按病种付费,联动药占比和医保支付价格……

种种政策加成倒逼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并以医保杠杆严控医疗药品费用,促使医药分业成为可预见的现实;同时以招标采购为核心,驱使相关医药企业从医院市场转向零售端。如此背景下,安徽药店对院外处方市场的争夺战或将决定下阶段的市场走势。尽管相关医改文件中并未提及零售药店的定位,但2017年底安徽省食药监局印发的《关于推动药品流通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 明确提出,1.禁止医院限制处方外流,2.鼓励大型医药企业承接医疗机构药房,在某种意义上表明零售药店的价值已获认可,而安徽部分地区已经先行先试,将医院系统与药店系统连接,实现处方信息的共享。

当然,分割院外处方市场蛋糕还需要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具有承载专业药学服务的能力,二是具有承载产品需求的供应链能力,尤其后者,往往被忽视。但在安徽这一问题已被前置解决,在视野范围内的成规模的安徽药店大都具有批发企业背景,如国胜大药房、百姓缘大药房、丰原大药房等,批零一体化是为安徽药品流通市场的重要特征。《关于推动药品流通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企业探索批零一体化发展模式,实是呼应了市场的基本形态,而事实上,历史上的徽商也大都具有工商一体化的显性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讲,安徽药店“回归”了最熟悉最擅长的发展轨道。

沛河退热贴 厂家直供招商热线:400-8726998   微信号13501195628

注目并购整合

尽管安徽市场整体落后,但在资本眼中,安徽市场与福建、湖北、江西等并称为“四小龙”,亦即依然处于诸侯割据局面的安徽市场存在整合的机遇,且市场增长潜力巨大,目前依然处于“价值洼地”。

来捕捉资本的身影:

1、国大药房通过收购天健国药堂进入安徽市场,当时计划将门店总数增加到500家,但目前距此目标甚远,2018年有望重新步入收购快车道。

2、2011年,老百姓大药房收购安徽百姓缘,一举列居市场前列,但近年增长稍显乏力。

3、南京医药全资收购合肥大药房,笃定专业化的合肥大药房采取稳健策略,迄今仅拥有42家门店 (直营店37家,加盟店5家),全部分布在合肥市,年销售额为4.9亿元。

4、众友健康获得天士力大健康基金投资后继续以“股权+现金”方式进行扩张,收购了省外的5家连锁,其中包括在安徽拥有20多家门店的马鞍山市健康大药房,不过此后在安徽没有新的收购动作。

5、2017年8月28日,华泰证券大健康基金与国胜大药房所属的华人健康集团达成战略投资意向,安微华人健康获得华泰证券1亿的股权基金。同时华人健康与中信银行进行了战略合作签约,获得1亿元综合授信。

6、2018年2月1日,华巨百姓缘获得高瓴资本旗下高济医疗战略性投资。

各路资本开始出征安徽,将直接导演安徽市场整合大戏。2018年安徽市场将有四大看点:

第一,新近获得资本青睐的国胜大药房与华巨百姓缘如何继续保持快速的态势,在获得融资后,二者分别掷出3年30亿和3年20亿的发展规划,2018作为开局之年看点多多;

第二,安徽丰原已落入多家资本眼中,其经营形态符合多家机构的诉求,到底“花落谁家”值得期待;

第三,已经“名花有主”的安徽百姓缘和合肥大药房是否有追进动作;

第四,数量更多、总量更巨的中小型连锁是否会走上抱团取暖的道路。



安徽省零售药店联盟是安徽省零售药店自发组织的零售药店联合体,是一个公益性的资源整合,共同发展的平台!

第三方运营     集采统配          带量协议 即安徽省零售药店联盟是独立的运营机构,不参与药店的产品销售分成,集采的价格透明(与上游采购价格除去物流,最后的价格直接给到药店),集采的产品是由各药店结合自己的销售上报数据进行统一采购。联盟运营费用与收益主要来源指导运营与药店的动销提升,可以签订全年量化协议,按增量收取服务费用。

对于药店加盟条件:

1、   有选择性  区域数量控制

2、统采统配    联盟指定商业统一采购与配送

3、使用统一的零售系统软件(符合新GSP要求的版本)

结合联盟的发展需要,现面向安徽省16个地级城市公开招募16名副会长

副会长入选要求:

1、强烈的服务意识与公益心

2、致力于安徽省药品零售服务

3、不求短期经济收益

4、从事医药销售(OTC)、药店运营、管理五年以上、担任药店老板五年以上、或担任当地医药公司副总职位

5、常驻省内各地级城市

副会长工作职责:

1、发展维护服务当地会员

2、配合联盟开展的各项活动上传下达

3、组织当地会员学习培训等活动

执行会长1名:负责联盟的常态运营,活动开展,要求常驻合肥,零售药店运营销售管理10年以上,有公益心,致力于服务医药零售业


注:入选人员将进行颁发聘书,

符合以上者可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参加

扫一扫,进一步了解副会长岗位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参加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