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已经到来,随着气温的不断攀升,“嗡嗡”的蚊子如期而至。晚上在枕边蚊子的嗡嗡声让人难以入眠,一开灯却又捉不到。时不时地叮咬人一口,鼓起一个包包,让人痒得难受。不过这些还只是蚊子的雕虫小技。
如果叮咬人的蚊子体内携带病原体,在叮咬的过程中,将病原体也带入人体内,那就要引起高度重视了。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蚊子究竟会传播哪些传染病呢?
通过蚊子传播的传染病称为蚊媒传染病,主要是由病媒蚊子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蚊子可传播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登革热、黄热病、寨卡病毒病等危害性较强的传染病。
疟疾的病原体叫疟原虫,感染了疟原虫的病人会出现间歇性寒战、高热、出汗等症状,俗称“打摆子”,这个时侯病人的血液里就会找到疟原虫。那么这些疟原虫又是怎样进入人体内的呢?
传播疟疾的蚊子名曰按蚊,又名疟蚊,只有雌性按蚊才能成为传播媒介。患者的血液被雌蚊吸入到胃内后,疟原虫在蚊子的胃内进行有性生殖,繁殖出数百至上万个子孢子,最后集中于蚊子的唾腺里,当再次叮咬人的时候,疟原虫也被带入人体的血液里,使人发病,造成传播。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共有4种: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往往会引起“凶险发作”,出现谵妄、昏迷,如果不及时救治往往会危及生命。
疟疾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国家,所以从这些地区经商或旅行回来的朋友,在10-28天内出现发热、畏寒、寒战等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一种非常凶险的传染病,病死率在10%左右。
乙脑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家禽、家畜感染病毒后,成为传染源,猪是该病最主要的传染源。专家和学者调查发现,乙脑先在猪中间传播流行,然后才在人群中流行。人感染后仅有短暂的病毒血症和低滴度的病毒载量,因此不是主要的传染源。
传播乙脑的蚊子主要是库蚊,俗称家蚊,伊蚊和按蚊也能传播本病。
我国乙脑的流行季节是7、8、9三个月,患者出现高热、惊厥、昏迷、呼吸衰竭等症状,甚至发生脑疝而危及生命。近几年来由于卫生条件越来越好,乙脑也是越来越少了。
潜伏期一般为2-7 天,起病急,畏寒高热,可伴有剧烈头痛及眼眶痛、肌肉与关节疼痛。颜面潮红、眼睑浮肿及结膜充血,全身可见斑丘疹。同时可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不典型的登革热只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登革热一般具有自限性,预后良好,病死率极低。
黄热病是黄热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经伊蚊传播,重型患者有发热、黄疸和蛋白尿等。潜伏期3-6天。多数受染者症状较轻,可仅表现为发热、头痛、轻度蛋白尿等,持续数日即恢复。重型患者只发生在约15%的病例。
寨卡病毒
大部分人感染寨卡病毒后并不表现出症状,只有约20%的人发病。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程约一周,潜伏期为3-12天。
患者大多症状轻微,症状与登革热等其它虫媒病毒感染类似,包括低热、皮疹、结膜炎或结膜出血、头痛、眼痛、肌肉和关节痛、关节肿胀、全身乏力以及头痛。这些症状往往较轻,持续时间2-7天。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不多见。怀孕妇女在孕早期感染寨卡病毒将大大提高新生儿罹患小头畸形的风险。
远离蚊虫 妙招在此
有效消除蚊虫的滋生
1.最有效的消除伊蚊的方法是消除伊蚊的滋生地。主要是各种积水地方,积水地方必须采取每个星期翻盆倒灌消除积水、清理置容器等综合措施;
2.及时清理垃圾,垃圾统一回收处理,保持坏境的清洁和卫生;
3.室内种养的水生植物应每隔5-7天洗瓶换水,登革热流行期间应避免种养水生植物,如必须种养则改为用泥、沙种养。
如何远离蚊子?
1.家庭应安装蚊帐、纱门、纱窗等实物屏障,并适时使用蚊香、电子驱蚊器、电蚊拍、防蚊灯等装备,还可以用杀虫喷雾剂对房间实施灭蚊处理;
2.所处区域疫情发生时,尽量不要剧烈运动,以防身体过多分泌乳酸而招惹蚊子。
旅行者如何防蚊媒传染病?
外出旅游要预防被蚊子叮咬,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防蚊药物,避免于“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旅行期间或旅行结束后2周内若出现突然发热、眼眶痛、头痛、关节肌肉痛或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备孕期妇女及孕妇应尽量避免前往寨卡病毒流行区。
内容来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