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华 以爱治艾17年
护士胡敏华结束了几个小时的查房,时间已临近下班。她手机响了:又是陌生的外地电话。一个女人焦急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说要带患病的孩子来见她。
在同事刘金花看来,从事艾滋病人护理工作17年的胡敏华早就不像一位护士那么简单,为病人服务也早已不仅仅是一份工作。
从懵懵懂懂到迈过心坎
听到胡敏华的声音,有的病人立刻条件反射一样,把衣服理好、被子掖好。要是被发现不注意保重身体,免不了又要挨胡敏华的“唠叨”。
17年前,胡敏华所在的南昌市第九医院被批准为江西省艾滋病治疗中心。先后在妇产科、泌尿生殖科工作过的胡敏华,懵懵懂懂地到了香港,参加了一个名为“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关怀与护理”的培训班,之后就成了医院第一个进入艾滋病防治一线的护士。“那时候还不理解‘关怀’为什么如此重要。”胡敏华说,到后来,她才有切身的体会。
“当年,别说是普通人,就连医院别的科室的人看我们,都像看怪物一样,谈艾色变。”这让刚开始接触艾滋病人的胡敏华,心里也难免打鼓。不过,科学知识和希望帮助患者的想法,让她很快迈过了心理上的这道坎。“要想真正把护理做好,也要帮助患者和家属迈过这道坎。”胡敏华说。
一句话让患者重拾勇气
防治一线的经历,让胡敏华深刻认识到,引导病人和家属积极面对是第一位的,之后才能谈得上治疗和护理。自学取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她,喜欢用“心理脱敏”这个词来说明艾滋病人及其身边人的转变。
有一次,一位病人向他的“胡阿姨”抱怨:自己的母亲“歧视”自己,疏远自己。胡敏华便找来病人母亲谈心,普及知识,缓解她的压力。同时,她也建议病人多理解母亲、关心母亲。一番劝导,这位母亲一看到接触了十几年病人的护士都不害怕,便也放心下来,家庭关系又重归和睦。
有的病人会绝食轻生,甚至拿针管与医护人员对抗。但是,他们最终都被胡敏华的心理攻势一一化解。曾经有位病人抗拒治疗、态度强硬,胡敏华敏锐地发现患者给孩子打电话的时候却一直饱含父爱。“为了孩子。”简单的一句话,让这位患者重拾勇气。病情稳定后,这位患者还加入了志愿者队伍。
捐出奖金用于艾滋病防治
在护理之余,她总要抽出时间和病人、家属谈心。她用业余时间,为抑郁甚至有自杀倾向的病人建立心理档案,设立“与艾滋病为邻”的微博账号为患者答疑鼓劲,是多个患者微信群的群主,成立工作室为HIV病毒感染者和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和心理指导……
如今,除了医院自身的力量之外,一些社会公益组织也入驻到了医院,免费为患者提供更为专业的咨询服务。
由于胡敏华在艾滋病人护理领域的成绩,去年5月,她被授予第十八届贝利·马丁奖,成为当年全国唯一一名获奖者。
胡敏华宣布,要将全部奖金捐出来,建立一个艾滋病防治基金,用于艾滋病防治相关的救助、教育、培训。
“比起我刚开始这项工作的时候,艾滋病人如今面临的社会环境,比过去好了不止10倍。”对于防艾抗艾事业的未来,胡敏华信心满满。
徐志摩
胡敏华,先后担任南昌市第九医院妇产科护士长、感染科护士长,现为南昌市第九医院护理部主任。从事临床护理29年,至今坚守抗艾一线17年。她是身先士卒的白衣战士,创办的艾友“温馨家园”成为江西省、南昌市两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发展志愿者100余名。她和她的团队致力于对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情感关怀和心理疏导,开展志愿服务,引领、推动医院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
她创新护理服务模式,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线上线下互动。开通“与艾滋病为邻”的微博和“与艾滋为邻”的微信公众号,每天同各地的艾友交流、沟通,病友们从她这里不仅得到艾滋病防治知识,更得到精神上的鼓励和心灵的慰藉,成百上千的艾友得以走出疾病的阴霾。她与各界公益组织合作,为艾友争取社会支持与援助。她奔赴各地开展公益讲座10余场,举办健康沙龙20余场。累计志愿服务达1万余小时,受益群众5000余人次。
她被患者誉为“菩萨心肠的好人”,并先后荣获南昌市五一劳动奖章、南昌市十大杰出女性、南昌市道德模范、江西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江西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称号,两度被评为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优秀志愿者,2017年荣获第十八届英国贝利●马丁奖、南昌市首届洪城工匠,被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授予“2007―2017年”优秀志愿者,被《健康报》推选为2017年度医药卫生界生命英雄“公卫先锋”。
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关于胡敏华在抗艾滋病一线的经历吧!
以胡敏华为代表的医护人员,他们冒着生命的危险,用爱和微笑去对待每一个艾滋病病人,他们平凡而伟大,值得尊敬和赞颂!
【编辑/雷丹 范静 审稿/魏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