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科室展示】右胸刀伤贯通心脏 青年性命危在旦夕 两地医院上下联动 通力协作转危为安

    24日凌晨4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人民医院的手术室内灯火通明,手术台上,一名年轻的男孩面色苍白,胸腔开放,心脏、肺部活动性出血已经停止,监护仪上显示脉博、血压已经基本稳定,手术台旁的主刀医生、已经站立了数小时的杨雪鹰主任轻声说了一句:“可以了。”在场的手术及麻醉人员都长舒了一口气------一条年轻的生命保住了。

    5月23日下午13时12分,彰武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推进一名刀刺伤的年轻男孩,右前胸有2处刀口,有大量鲜血涌出,头部、左上臂、肩部均有刀划伤的口子,浑身是血。急诊科当班护士王松、杨波立即给患者开通一路液体,测血压110/70mmHg,并将患者紧急送至胸科。胸科当班医生杨春雨迅速对患者胸前伤口进行紧急处理,此时刚刚过了不到10分钟时间,患者血压已降至70/40mmHg。胸心外科主任王放见患者面色苍白、周身大汗、口渴,立即给予抗休克治疗,迅速输入706代血浆,两路进液,此时王主任听诊右肺呼吸音无,叩诊鼓音,考虑血气胸。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王放主任判定心脏可能受损,需开胸探查。以县医院现有条件无法完成该手术,他立即联系医大四院的胸科主任杨雪鹰,通报了患者情况,杨主任立即对患者的处置进行了远程指导,并做好了接纳患者的一切准备。与此同时,胸心外科护士长李艳带领护士于跃早已为患者吸氧、上心电监护、静脉采血,验血型,抽血交叉,留置导尿,备血,仅仅10分钟时间,患者去医大四院的转诊安排就绪。

    15时40分,县医院120急救驶出了院门,疾驰在去往沈阳的路上。经过一系列的紧急处理,患者血压此时已经稳定在120/80mmHg,脉搏80次 /分,呼吸18次/分,血氧饱和度100%。路上,陪护患者转运的医生刘健一刻也不能放松,他将血压计袖带缠在患者右胳膊上,每隔5分钟或10分钟量一次;护士赵倩一边数着摸着脉搏,一边安慰患者。这名16岁的男孩只是一个劲儿喊着疼,右胸部包扎的纱布向外缓缓渗血。两名医护不停的和患者聊天,分散他的注意力,防止他再次昏睡。706代血浆快速地注入血管、“120”急救车的车轮急速飞驰,司机高海东加快油门,争分夺秒直奔医大四院。虽然已是沈阳城内的晚高峰,但鸣着警笛的救护车在1个半小时安全到达了四院。

   打开车门,早已开通了绿色通道、做好全部抢救准备的医大四院医护人员们将患者迅速推进诊室,完善相关检查后,判定患者胸腔内有持续出血且心脏很有可能受伤。由胸心外科杨雪鹰主任、解强主任等科室最强力量组成抢救小组,急诊进行开胸探查手术。术中见患者胸腔内大量血性积液,右肺上叶有一处贯通伤,胸骨旁胸壁有一处伤口直通胸腔,与其相对的心包有一处裂伤开口,持续有鲜血溢出,证实患者心脏确有损伤,立刻压迫住出血点,同时准备好心脏外科所需各种手术器械,手术团队齐心合作,精密操作,打开心包,发现患者心房有一处穿透性损伤,有大量鲜血涌出。经过手术团队精心的手术操作,成功地缝合了患者受损的心脏,止住了心脏裂伤出血,挽救了患者生命,转危为安。

    这是一场与死神争分夺秒的斗争,在彰武县医院与医大四院的通力协作下,挽救了这个年仅16岁的年轻生命。医大四院胸外科与彰武县医院胸外科已结成联盟科室,省三级医院的优秀医疗资源下沉到县里,医大四院专家定期来县医院查房、出门诊、开展先进手术、指导医疗等,带动了彰武县医院胸外科跨越式发展。这次爱心接力救治危重患者,正是两家医院通力协作、上下联动的典范。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四院胸外科杨雪鹰教授每周二到我院坐诊。


专家介绍:

杨雪鹰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四院胸外科主任 医学博士。

现任国际外科学会会员;国际肺癌协会会员;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肿瘤细胞生物学会常委;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胸外科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辽宁省抗癌协会委员;《Global Journal of Surgery》编委。

擅长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气胸等胸外科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微创胸外科手术方面有突出专长,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特别是在前沿的单孔胸腔镜手术方面,位于东北地区领先。创新的剑突下单孔胸腔镜肺癌手术为东北地区首创、全国领先。2016年获得“中国胸外科医师菁英手术大赛”—东北赛区冠军、北中国决赛亚军。所做单孔胸腔镜手术视频录像连续三年在胸外科手术网站进行展播,受到全国胸外科界的认可和称赞。

已在《BMC cancer》、《世界外科杂志》、《欧洲胸心外科杂志》等欧美SCI期刊发表论文12篇,累计SCI影响因子超过25。论文被国外学者多次引用,其中2篇论文被美国著名医学信息网“MDLinx”所收录,1篇论文被LWW(全球最大专业医学出版社)所收录。承担国家教育部和辽宁省科技厅科研项目课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