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齐俱乐部
近些日子,每当听到“未来”、“变革”、“何去何从”等字眼,身边不少医药人纷纷忧虑起来。今天某外资高管跳槽至民企,明天一企业又曝裁员;种种发生在周遭的事情,给医药人带来无尽的焦虑,甚至恐惧。
那么,焦虑、恐惧背后,作为医药人,我们又该做些什么?
各种售卖恐惧的标题横飞。实在不想搬出那句老掉牙的话:“唯一值得恐惧的,是恐惧本身。”
人生可悲的事情,莫过于将自身前途寄托于他人的解读。
在浮躁的社会,医药代表如何坚持自主思考呢?
在此就这一段时间的事情,抛砖引玉,以期大家更多的思考一下:这些变化对自己的现在和将来意味着什么。
01
关于监管:
越严,对我们越好
先说外部监管。
国家的监察制度,总是针对动摇政权根基的行为人。和平时期的腐败行为,破坏力比战败还厉害。
明亡前夜,国库仅存白银七万两,以至调兵或南迁均以难产告终。而李自成进京后,前明高官所缴保护费,几十万已属良心价。
作为医药代表,如果无权无势,医药监管越严,所受不必要的盘剥越少,从而获得更多的公平竞争机会。所以,外部监管越严,对普通医药代表的益处越大。
再说内部监管。
药企内部行为约束,本质上是在勾勒一个理想医药代表的形态。虽然有的制度有些奇葩,比如以有罪推定开展内部调查,医药代表需要自证无违规行为,以及获取证据的程序或内容来源存在瑕疵。
但是,在未来的劳资纠纷司法实践中,这些内部监察行为将逐步恢复正轨。所以,内部监管瑕不掩瑜,照着企业要求去做的医药代表,将会是赢得未来的医药代表。
各位若有公务员朋友,建议打听一下他们现在的管理,就知道我们其实已经很幸福了。
时代变了,愈发有效的内外部监管,其实是我们医药代表迈向未来之路的灯塔。
02
企业并购、高层人事变动,
与我们关系不大
在职场混迹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汇报层级超过两级的管理者,对于我们来讲已经属于宏观性影响。
这种影响最大的特点是,他们能够改变我们,而我们改变不了他们。对于自己没有能力改变的事情,属于客观因素。
而在金字塔层级的销售管理体系中,直线经理对我们影响是最大的,其次是二线经理。如果CEO和董事会还不是我们二线经理,那么他们对我们施加的影响力,更多是企业文化层面的东西。
我们要学会抓重点——直线经理才是我们最大的客户。
所以,每当有媒体报道,“XXX外企总裁跳槽到了民企”、“某某总经理的最终去向”等等,我们大可不必因此而过于沉重、处心积虑思索自己的不可预见的将来。
当然。如果是在炒股,这种并购、高管变动等概念,对短线还是很有帮助的。
03
三十五岁以后怎么办:
财务自由是大部分人的奢望
其实,平庸是社会的大多数。
未成年时,我们难以接受自己平庸。生小孩后,我们难以接受自己小孩平庸。中年后,我们难以接受自己平庸。
想想最近一次的下岗潮,并不是说那一辈人不够努力。
古今中外亦如此。没钱的可以坐在家中读二十四史,有钱的可以走出去看看。其实帝国人民也同样是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的,要不人Trump的竞选广告词为什么是:“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美国现在并不伟大了?)
与其每天听财务自由的课程,不如知晓理念后去认真学习《会计学》《财务管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锻造自身基础能力。
与其感叹年老色衰无人要,不如练就一门医药代表的独门武功。例如现在大家都觉得合规难做。如果阁下通过标准的合规操作也能完成销量,您一定是奇货可居的人才,尤其是在外企之中。
怎么说呢?主动改变,比被动改变更痛苦。
如果能耐受主动改变之艰辛,以及周围吃瓜群众之白眼,那么在未来财务自由是可能的。如果感觉做不到,我们还是选择做一名快乐的普通人吧。
04
敲黑板:
媒体在消磨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各种解读横行,耸人听闻的也有一些。所以我们逐渐养成一种习惯,出了事情,坐等各种解读,然后再想怎么办。
如果阁下已经养成了,听到某风声即去查各种新闻推文的习惯,那这是很危险的事情。同时这会也是媒体卓越运营后的必然副产品——成功消灭掉读者的独立思考能力。
遇事多思考,多想应对之策。
例如医院不让去了,但医生的学术需求还没变。如果我们是基于强大循证证据的产品,这时候或许是我们的机会。有一鸡汤说,方法总比问题多。院外访和家访是早年就在干的事情;微信访和朋友圈访,也有很多人在这样干。如此等等。主动思考,总会有一些收获。
这篇文章没有丝毫吐槽他人文章的事情。使用刀具而划伤了自己,归因于卖刀的人,是不合理的。同样的,撰写各种文章的人,本意并不是想误导谁,而是期望为他人决策提供更多参考,包括笔者本文的毒鸡汤。但如果我们用别人的观点代替了自己的思考,确实是我们自己出了问题。
好了,毒鸡汤已经一大碗,各位且饮且思考。
浮躁,随着世事摆动,是一种生活态度;静心,以保持独立思考,也是一种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