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药店店员培训手册之 —— 医学基础


医学基础


解剖基础


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器官功能系统阐述人体正常器官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的科学,是医学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是人体解剖学的重要分科之一。


一、人体的组成


1.细胞:是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组织:由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与细胞间质结合在一起而构成。

3.器官:几种不同的组织相互结合成具有一定的形态、完成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

4.系统:功能相关的器官按顺序连在一起构成系统。人体有九大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感觉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二、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由骨、骨联结和骨骼肌组成,骨借骨联结构成整体的支架即骨骼,肌

附着于骨。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为枢纽,骨骼肌为动力。共同完成支持人体、保护内脏及运动的功能。


(一)骨及骨联结


1.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2.骨的部位分类:成人骨共206块,按在体内所处部位不同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颅骨分脑颅骨和面颅骨,共23块,躯干骨共51块,四肢骨共126块,另有3对听小骨位于颞骨内。

3.骨的构造:骨主要由骨质、骨髓、骨膜构成。

(1)骨质:即骨组织,又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

(2)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松质腔隙内。又分为黄骨髓和红骨髓,红骨髓能造血。成人髂骨、胸骨、椎骨内终身保留红骨髓。

(3)骨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位于骨的最外边,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在骨的生长、发生、修复和改建中起重要作用。(图7-1)


(二)骨骼肌


运动系统的肌属骨骼肌,每块肌都可看做一个器官。根据肌的位置分为头肌、躯干肌、四肢肌等;根据肌的功能分为屈肌、伸肌、内收肌、外展肌、旋内肌、旋外肌等;根据肌的外形分为长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等。

每块肌都由肌腹和肌腱两部构成。肌腹由肌纤维构成,具有收缩功能。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阔肌的肌腱又称腱膜。(图7-2)



三、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机体和外界在此进行气体交换,有感受嗅觉和辅助发音功能。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主支气管和肺内各级支气管。临床上将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气管及以下各级气管称为下呼吸道。


(一)鼻


鼻是呼吸道的起端,又是嗅觉器官,并可辅助发音。可分为外鼻、鼻腔和鼻旁窦。

外鼻呈三棱锥形,以骨和软骨为支架,外被皮肤而成。

鼻腔是以骨和软骨为支架,内衬黏膜和皮肤而成。前借鼻前孔通外界,后借鼻后孔通咽。中间被鼻中隔分为左右两部。

鼻旁窦是鼻腔周围颅骨内与鼻腔相通的含气空腔。由骨性鼻旁窦内衬黏膜构成。共有4对。上颌窦位于上颌骨内,开口于中鼻道。额窦位于额骨内,开口于中鼻道。筛窦位于筛骨内,依窦口的部位将筛窦分为前、中、后3组,其中前、中小房开口于中鼻道,筛窦后群开口于上鼻道。蝶窦位于蝶骨内,开口于蝶筛隐窝。

鼻腔黏膜嗅区分布于上鼻甲及鼻中隔上部黏膜,略呈浅黄色。嗅区以外的黏膜,呈淡红色。其中位于鼻中隔前下部的黏膜,血管丰富,称易出血区。


(二)喉、气管


喉位于颈前部正中,5~6颈椎高度,上连舌骨,下续气管。喉是以软骨为支架,附以喉肌,内衬黏膜而成。

气管位于颈前正中,食管前方。于第六颈椎体下缘平面续接于喉的环状软骨。由16~20个“C”形气管软骨环借结缔组织和平滑肌连结而成。气管以胸骨的颈静脉切迹为界分为颈部和胸部。于胸骨角平面分支为左、右主支气管。

左主支气管细长、近水平。右主支气管粗短、近垂直。因此气管异物坠落多入右主支气管。



(三)肺


肺位于胸腔内,纵隔两侧,左、右各一。右肺粗短,左肺狭长。每侧肺似半个锥体形,可归纳为一尖、一底、两面、三缘。肺的上端钝圆,突入颈根部。其体表投影在锁骨内侧段以上2~3 cm。肺底向下与膈顶相贴。


四、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构成,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出粪便。

消化管始自口腔,终于肛门。包括口、咽、食管、胃、小肠(又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临床以十二指肠为界,将十二指肠以上消化管称为上消化道,空肠以下消化管称为下消化道。消化腺包括肝、胰、涎腺等。(图7-6)


(一)口腔


口腔是消化管的起始处,借口唇与外界相通,借咽峡与咽相续(图7-7)。

口腔以上、下颌牙咬合为界分为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


(二)牙


牙是最坚硬的器官,嵌于牙槽中。牙按形态可分为牙冠、牙根、牙颈。

牙的构造包括牙质、牙釉质、粘合质。牙质为主体,牙釉质覆盖于牙冠表面,黏合质又称牙骨质,包在牙根、牙颈周围。



(三)咽


咽位于1~6颈椎前方,为一漏斗形肌性管道,长约12 cm。咽分为鼻咽、口咽、喉咽(图7-8)。

1.鼻咽:正对鼻后孔,并借此与鼻腔相通。侧壁有咽鼓管咽口通中耳。


2.口咽:软腭与会厌平面之间,前借咽峡通口腔,在腭舌弓与腭咽弓之间的隐窝内有腭扁桃体。

3.喉咽:会厌与第6颈椎下缘之间,前对喉,借喉口与喉腔相通,下续食管。


(四)胃


胃的形态即两壁、两缘、两口。两壁即前、后两壁,两缘即大弯和小弯,两口即上口贲门、下口幽门。胃上缘较短,凹向右上方,称胃小弯,其最低点处有一切迹,成为角切迹;下缘较长,凸向左下方,称胃大弯。

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少部分位于腹上区(剑突下)。分4部,即贲门部、胃底部、胃体部和幽门部。幽门部临床也称胃窦,分幽门窦和幽门管两部。幽门部和胃小弯是胃溃疡好发的部位。(图7-9)



(五)小肠、大肠


小肠长5~7 m,位于腹腔中下部。上接幽门下续盲肠。小肠全长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大肠起自回肠,终于肛门。约1.5 m,呈“门框”状包绕在小肠周围。分为盲肠、结肠、直肠3部。盲肠和结肠表面有3个特征性的结构,即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结肠带共3条,交会于阑尾根部。(图7-10)


(六)肝、胆囊


肝是最大的消化腺,呈楔形褐红色。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以镰状韧带为界分为左、右两叶。

胆囊位于右季肋区,肝的下方胆囊窝内。具有暂时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功能,通过输胆管道将胆汁输送至十二指肠的管道。胆囊底的体表投影位于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交点稍下方。

胰位于胃的后方,是人体第二大腺体,相当于第1、第2腰椎水平。分泌胰液,胰管开口于十二指肠;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


五、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尿道构成,是重要的排泄器官。


(一)肾


肾为暗红色实质性器官,左右各一。肾位于腹膜后、脊柱两侧,属腹膜外位器官。左肾比右肾高半个椎体。

肾的内部结构分为肾实质,肾盏和肾盂。肾实质可分为肾皮质和肾髓质。肾实质主要是大量的泌尿小管和泌尿小管间的肾间质组成。肾髓质位于皮质深面,由10多个肾锥体构成。肾锥体为圆锥形,尖端钝圆称肾乳头并伸入肾小盏内。2~3个肾小盏合成一个肾大盏,2~3个肾大盏又合成肾盂。肾盂呈漏斗状,出肾门后移行为输尿管。

肾区是肾门(位于肾的内侧缘中部的凹陷)的体表投影,在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的夹角内,约平对第1腰椎体。某些肾疾病在该区可出现压

痛或叩击痛。


(二)输尿管、膀胱


输尿管为一细长的肌性管道,长20~30 cm,分为3段,即腹段、盆段、壁内段。输尿管的第一狭窄位于起始处。第二狭窄越过髂血管处。第三狭窄穿膀胱壁处。

膀胱位于盆腔中,前与耻骨联合相邻,空虚时不超过耻骨联合上缘,充盈时膨入腹腔,与腹前壁相贴。为一肌性囊状器官,主要功能是储尿。空虚时呈锥体形,充盈时略呈卵圆形。


(三)尿道


男性尿道起于膀胱内口,终于尿道外口。兼有排尿与排精功能。男性尿道全长分为3部。前列腺部是穿行于前列腺内的一段,有前列腺、射精管的开口。膜部是贯穿尿生殖膈的部分,周围有尿道括约肌。海绵体部是穿尿道海绵体内的部分。

女性尿道起自尿道内口,终于尿道外口。长3~5 cm。女性尿道特点是短、宽、直,易引起逆行感染。


(四)前列腺


前列腺位于膀胱颈与尿生殖膈之间,大小及形态颇似栗子,后部正中有一纵行浅沟,称前列腺沟。后与直肠临接,通过直肠指诊,可触摸到前列腺的变化。中老年前列腺易增生肥大,压迫尿道的前列腺部引起排尿困难。


六、生殖系统


生殖系统的主要功能为产生生殖细胞、繁衍后代、延续种族和分泌性激素以维持性的特征。生殖系统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生殖器和女性生殖器。

男性生殖器包括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内生殖器由生殖腺(睾丸)、输精管道(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尿道)和附属腺(精囊、前列腺、尿道球腺)组成。睾丸是产生男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分泌男性激素的器官。睾丸产生的精子,先储存于附睾内,当射精时经输精管、射精管和尿道排出体外。精囊、前列腺和尿道球腺的分泌液参与组成精液,供给精子营养并有利于精子的活动。外生殖器包括阴囊和阴茎。(图7-11)


女性生殖器包括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内生殖器由生殖腺(卵巢)和输送管道(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卵巢是产生女性生殖细胞(卵子)和分泌女性激素的器官。卵巢内成熟的卵突破卵巢表面的生殖上皮排至腹膜腔,经输卵管腹腔口进入输卵管,在管内受精后移至子宫,植入子宫内膜发育成长。成熟的胎儿在分娩时,经子宫口和阴道娩出。外生殖器即女阴。



七、循环系统


脉管系统包括心血管系和淋巴系,是一套分布于全身各处的封闭管道。

心血管系由心和血管组成。心是推动血流的动力器官,分为4个腔。即左、右心房,左、右心室。血管又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动脉是将血液带出心脏的血管;静脉是将血液带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于动脉与静脉之间管径极细、管壁极薄的血管。


(一)心脏


心位于胸腔中纵隔内。2/3位于正中线左侧,1/3位于正中线右侧。

心的前面大部分被肺和胸膜所遮盖,只有一小部分借心包与胸骨下份和左侧4~6肋软骨相邻,此区称心包裸区。临床心内注射应选择胸骨左缘第4肋间处进针,可不伤及肺和胸膜。


(二)血液循环(图7-13)


血液由心室出发,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返回心房的周而复始的过程,称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分支→全身毛细血管→静脉→各级静脉属支→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动脉各级分支→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属支→肺静脉→左心房。


八、感觉器


感觉器是指机体内专门感受特定刺激的器官,是由特殊的感受器和附属器构成的。


(一)眼


眼包括眼球和眼副器。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组成


眼球壁由外向内依次是:纤维膜、血管膜、视网膜。纤维膜厚而坚韧,前1/6为角膜、后5/6为巩膜。角膜无色透明,有折光作用。巩膜呈乳白色,不透明。血

管膜富含血管和色素,由前向后分为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位于血管膜内层。主要结构有视神经盘、黄斑和中央凹等。

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是眼的屈光装置。房水由睫状体产生。流通途径:房水→后房→瞳孔→前房→虹膜角膜角→巩膜静脉窦→眼静脉。晶状体双面凸,调节近视、远视。玻璃体为无色透明胶状物,是重要的屈光装置。

眼副器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


(二)耳


耳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外耳包括耳郭、外耳道、鼓膜。耳郭以软骨为支架,外被皮肤。外耳道呈“S”形,外耳道检查时,需将耳郭向外上方牵拉。鼓膜位于外耳道与中耳之间,呈椭圆形,半透明,向外下方倾斜。上部为松弛部,下部为紧张部,中央向内凹陷为鼓膜脐,前下有三角形的光锥。

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乳突小房。咽鼓管前借咽鼓管咽口与鼻咽相通,后通鼓室。小儿咽鼓管短、平、直,上呼吸道感染易经咽鼓管蔓延至中耳,引起中耳炎。(图7-15)


九、神经系统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与其相连的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在机体各系统中处

于主导地位。一方面神经系统调节和控制各系统的功能活动,使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另一方面神经系统通过调整机体功能活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


(二)神经系统的区分


1.按位置和功能区分: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①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位于颅腔,脊髓位于椎管内,两者在枕骨大孔处相连。中枢神经系统有控制和调节整个机体活动的作用。②周围神经系统包括与脑相连的12对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31对脊神经。

2.按分布的对象区分:神经系统可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又称内脏神经系统)。它们的中枢部都在脑和脊髓内,周围部分别称为躯体神经和自主神经(又称内脏神经)。躯体神经和自主神经都含有感觉(传入)纤维和运动(传出)纤维。①躯体神经主要分布于皮肤和运动系统(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管理皮肤的感觉和运动器的感觉及运动。②自主神经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管理它们的感觉和运动。而内脏运动神经根据其功能不同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十、内分泌系统


(一)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内分泌系统是人体神经系统以外的另一重要调节系统,它由分布于身体不同部位的内分泌器官和内分泌组织组成,两者又都称内分泌腺。内分泌器官是独立存在的、肉眼可见的内分泌腺,如甲状腺、肾上腺、垂体等。


(二)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功能


内分泌腺的分泌物称激素,直接渗入血液和淋巴,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对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一种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器官和细胞,这些器官或细胞称该激素的靶器官或靶细胞。内分泌腺功能过剩或低下,均可引起机体功能紊乱,甚至形成疾病。


第二节 生理基础


生理学是生物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它以生物机体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生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这些生理功能的发生机制、条件、机体的内外环境中各种变化对这些功能的影响以及生理功能变化的规律。


一、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


1.内环境:内环境是指细胞直接生存并与之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主要由组织液和血浆组成。

2.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恒定的状态,称稳态,它是一种动态平衡。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需要稳态,而代谢活动本身又经常破坏稳态,生命活动正是在稳态不断破坏和不断恢复的过程中维持和进行的。


二、人体生理功能3大调节


1.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系统所进行的调节。特点是准确、迅速、持续时间短暂。

2.体液调节:体内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激素、代谢产物)通过体液途径(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对机体某些系统、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功能起到调节作用。特点是作用缓慢、持久而弥散。

3.自身调节:组织和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特点是调节幅度小。


三、血液


(一)血液基本功能

1.运输功能:运输氧、二氧化碳和营养物质,同时将组织细胞代谢产物、有害物质等输送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2.维持内环境稳态:各种物质的运输可以使新陈代谢正常顺利进行;血液本身可以缓冲某些理化因素的变化;通过血液运输为机体调节系统提供必需的反馈信息。

3.参与体液调节:通过运输体液调节物质到达作用部位而完成。如激素的全身性体液调节作用。

4.防御保护功能:各类白细胞的作用,血浆球蛋白的作用,生理止血、凝血过程的发生,扩凝系统与纤溶系统的存在等均可以体现出血液的防御保护功能。


(二)ABO血型分类


ABO血型系统有两种凝集原(抗原),即A凝集原和B凝集原,均存在于不同

人的红细胞膜的表面。根据红细胞膜上含有凝集原的种类及有无,将人类的血型分为4型:含有A凝集原的为A型,含有B凝集原的为B型,含有A和B两种凝集原的为AB型,不含A凝集原也不含B凝集原的为O型。人的血浆中天然存在两种相应的凝集素(抗体),即抗A凝集素与抗B凝集素。相对应的凝集原与凝集素相遇会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因此它们不能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人的红细胞和血浆中。


四、血液循环


(一)心脏的泵血功能(图7-16)


1.心动周期: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心动周期。

2.心动周期与心率的关系:心动周期时间的长短与心率有关,心率增快时,心动周期将缩短,收缩期和舒张期都相应缩短,但舒张期缩短的比例较大,心肌工作的时间相对延长,所以心率过快将影响心脏泵血功能。


(二)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指标


1.每搏输出量和心排血量:一侧心室一次收缩所射出的血液量为搏出量;每搏输出量与心率的乘积为心排血量。

2.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与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的百分比。人体安静时的射血分数为55%~65%。射血分数与心肌的收缩能力有关,心肌收缩力越强,则每搏输出量越多,在心室内留下的血量将越少,射血分数也越大。


(三)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主要有每搏输出量、心率、外周阻力、大动脉壁的弹性和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之间的关系等5个方面。

1.每搏输出量:主要影响收缩压。搏出量增多时,收缩压增高,脉压差增大。

2.心率:主要影响舒张压。随着心率增快,舒张压升高比收缩压升高明显,脉压差减小。健康成人的心率为60~100次/min,大多数为60~80次/min,女性稍快;3岁以下的小儿常在100次/min以上;老年人偏慢。

3.外周阻力:主要影响舒张压,是影响舒张压的最重要因素。外周阻力增加时,舒张压增大,脉压差减小。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减小脉压差。

5.循环血量与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影响平均充盈压。


(四)形成血压的基本条件


1.心血管内有血液充盈。

2.心脏射血。


五、呼吸


呼吸过程分为外呼吸、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内呼吸。重点讲解的是外呼吸,以及影响呼吸运动的因素。外呼吸又分为肺通气和肺换气。


(一)肺通气(气体经呼吸道出入肺泡的过程)


1.肺通气的动力:直接动力是肺泡气与大气之间的压力差。原始动力是胸廓的运动。平静呼吸时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即吸气动作是由吸气肌收缩引起,而呼气动作则主要是吸气肌舒张引起,而不是呼气肌收缩。用力呼吸时,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的。

2.肺通气的阻力:包括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平静呼吸时,弹性阻力是主要因素,肺通气的动力主要用于克服弹性阻力,其次是用于克服呼吸道阻力。

(1)弹性阻力:包括肺和胸廓的弹性回缩力。其中肺的弹性回缩力是构成弹性阻力的主要成分,肺泡的回缩力来自肺组织的弹力纤维和肺泡的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

(2)非弹性阻力:包括呼吸道阻力、惯性阻力和组织的黏滞阻力。其中呼吸道阻力主要受呼吸道管径大小的影响。呼吸道口径是影响呼吸道阻力的主要因素。


(二)胸膜腔内压


1.胸膜腔:胸膜腔是由胸膜壁层与胸膜脏层所构成的密闭的潜在的腔隙,其间仅有少量起润滑作用的浆液,无气体存在。

2.胸膜腔内压大小:胸膜腔内的压力称胸膜腔内压。平静呼吸时,胸膜腔内压始终低于大气压,即为负压,并随呼吸运动而发生周期性波动。


(三)肺通气量、每分肺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1.肺通气量:指单位时间内呼出或吸入肺的气体总量。它与肺容量相比,能更全面地反映肺通气功能。

2.每分通气量:指每分钟吸进或呼出肺的气体总量,它等于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

潮气量:在静息状态下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称潮气量。

3.肺泡通气量:指每分钟吸入或呼出肺泡的气体总量,它是直接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


六、消化与吸收


(一)胃液的成分和作用


1.盐酸:又称胃酸,由壁细胞分泌。生理作用包括:①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②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保持胃和小肠相对的无菌状态;③进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④有助于小肠内铁和钙的吸收;⑤可使蛋白变性,有利于蛋白质消化。

2.胃蛋白酶原:由主细胞合成和分泌。被盐酸激活后,变成有活性的胃蛋白酶。此酶作用的最适pH值为2.0~3.5,进入小肠后,酶活性丧失。

3.黏液:一方面它可润滑食物,防止粗糙食物对黏膜的机械性损伤;另一方面,与胃黏膜非泌酸细胞分泌的HCO-3一起,构成黏液HCO-3屏障,防止盐酸、胃蛋白酶对黏膜的侵蚀。

4.内因子:由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作用是保护维生素B12不被消化酶破坏,促进其在回肠远端的吸收。当缺乏内因子时,可造成维生素B12缺乏症,影响红细胞生成,出现恶性贫血。


(二)胃的运动形式和作用


1.紧张性收缩:这是指平时胃的平滑肌保持一定的紧张性收缩,进餐结束后略有加强。其作用在于使胃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位置,保持一定的压力,使其他形式的运动得以有效进行。

2.容受性舒张:这是指进食过程中,食物刺激口腔、咽、食管等处的感受器后,通过迷走神经抑制型纤维反射性地引起胃体和胃底部肌肉的舒张。其生理作用在于使胃更好地完成容量和储存食物的机制。

3.蠕动:是一种起始于胃的中部向幽门方向推进的收缩环,空腹时极少见。其生理作用是磨碎食物团块,使其与胃液充分混合后形成食糜;将食糜不断地推向十二指肠,故有蠕动泵或幽门泵之称。


(三)胰液的成分和作用


1.胰液的成分:含有消化3大营养物质的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等。是消化液中最重要的一种。

2.胰液的作用: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盐酸,保护肠黏膜;提供各种小肠酶作用的适宜pH值环境。消化3大营养物质。


(四)胆汁的成分、作用


胆汁的主要成分有胆盐、胆固醇、卵磷脂、胆色素等。胆汁的作用是促进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和吸收,即胆盐、胆固醇、卵磷脂可以把脂肪乳化成微滴,这增加脂肪酶对脂肪的作用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因此,无消化能力。


(五)食物的吸收


小肠是最重要的吸收部位。


七、感觉器


(一)眼折光系统的功能


1.眼的调节:包括晶状体变凸、瞳孔缩小和两眼会聚3个方面。

(1)晶状体的调节:视6 m以内近物时物像后移,使视网膜上形成的物像模糊,反射性地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使睫状肌收缩,睫状小带放松,晶状体弹性回位而凸度增加,折光力增强,使物像前移,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老年人由于晶状体弹性减退,而调节力减退,形成老视,视近物不清晰,需用适宜的凸透镜矫正。

(2)瞳孔的调节:视近物时,通过反射调节,副交感神经兴奋,使虹膜环状肌收缩,瞳孔缩小,称为瞳孔近反射。此外,眼收到强光照射时,通过反射调节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使瞳孔缩小;强光撤离后,则交感神经兴奋,使瞳孔扩大,称

瞳孔对光反射。其意义在于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保护视网膜。

(3)眼球会聚(辐辏):视近物时,通过反射调节,使两眼球同时向鼻侧聚合,使物像在两眼的视网膜对称点上产生单一视觉,以免出现复视。

2.眼的折光:异常眼球的形态或折光系统发生异常,致使平行光线不能在视网膜上聚成像,称屈光不正或称折光异常。

(1)近视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折光力过强,物像在视网膜之前,宜配戴适宜凹透镜。(2)远视眼球前后径过短,物像在视网膜之后,宜配戴适宜凸透镜。

(3)散光角膜经纬线曲率不一致,不能清晰成像,宜配戴适宜的圆柱形透镜。


(二)听觉产生的过程


外耳和中耳等结构是辅助振动波到达耳蜗的传音装置,耳蜗的毛细胞是感受声波刺激的感受器。听神经纤维分布在毛细胞下方的基底膜中,它把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皮质听觉中枢,产生听觉。(图7-18)


声音的传导途径有3条:①声音→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前庭窗(卵圆窗)→内耳;②声音→外耳道→鼓膜→鼓室内空气振动→蜗窗(圆窗)→内耳;③声波振动→颅骨和内耳骨迷路振动→内耳。

前两种声音传导途径属空气传导,正常情况下主要指第一种的空气传导;第3种声音传导途径称骨传导。正常的听觉是气导大于骨导。


 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是医师运用手和感官(眼、耳、鼻),借助简单的辅助工具(听诊器、叩诊锤等)检查机体状况的基本方法,是做出临床诊断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

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有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5种方法。视诊,即是医师以视觉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病变特征的检查方法,包括一般视诊和局部视诊。触诊,是医师通过手的触觉判断局部器官或组织物理特征的检查方法,有浅部触诊和深部触诊两种方法。叩诊,是医师用手指直接或间接叩击患者体表部,并根据其产生的音响特征来辨别脏器状态和病变性质的检查方法。听诊,是医师用听诊器在被检查者体表听取体内某些脏器活动时所产生的音响,并据此推断脏器病变情况的诊断方法。嗅诊,是以嗅觉辨别发自患者体表、呼吸道、胃肠道或呕吐物、排泄物等所产生的异常气味,并判断其与疾病的关系。

体格检查包括一般体格检查、头颈部检查、胸部检查、腹部检查、脊柱和四肢的检查以及神经系统的检查。

一般检查的内容包括了解患者性别、年龄以及对患者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发育、营养、意识状态、面容表情、体位姿势、步态、皮肤和淋巴结等的检查。


一、性别


正常人的性别是不难判断的,但在发育异常和某些疾病时可发生性征的改变。某些疾病的发生也与性别有关。肾上腺皮质肿瘤和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者,女性患者可出现男性化,男性患者可发生女性化(如乳房长大),且可发生皮肤、毛发、脂肪分布和声音等第二性征的改变。男性和女性的性染色体各不相同,临床上的两性畸形就是由性染色体的数目和结构异常所致。


二、年龄


不同年龄个体的机体状态不同。因此,患者年龄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例如,维生素D缺乏病、麻疹多见于幼儿和儿童,结核、风湿病多见于少年和青年人,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则多见于老年人。

按照中国关于年龄的分段大概可划分为:童年(0~6岁)、少年(7~17岁)、青年(18~40岁)、中年(41~65岁)、老年(66岁以后)5个年龄段。


三、体温


体温测量方法常用的有3种。

1.口测法:正常值为36.3℃~37.2℃。此法测量体温虽较可靠,但对幼儿或神志不清的患者不宜采用。

2.肛测法:正常值为36.5℃~37.7℃。此法测量体温稳定,多用于婴幼儿或昏迷患者。

3.腋测法:正常值为36℃~37℃。此法较安全、方便,不易发生交叉感染。

正常人体温早晨略低,而下午略高,但24小时内温差一般不超过1℃。运动或进食后人体体温稍高。老年人体温略低,妇女在月经期前或妊娠期时略高。体温高于正常者,称发热。体温为37.3℃~38℃时,称低热。体温为38.1℃~39℃时,称中度发热。体温为39.1℃~40℃时,称高热。体温为40℃以上时称超高热。体温低于正常,称体温过低,可见于休克、急性大出血、年老体弱、恶病质和甲状腺功能减退者。


四、脉搏


测量脉搏需注意其速率、节律和强弱,计数时间需1分钟以上。当心排血量增加,周围动脉的阻力较小时,脉搏可增强;反之,则脉搏细弱。在发热、贫血、心功能不全等病理情况下,脉率增快;而在血压升高、阻塞性黄疸、颅内压增高时,脉率减慢。各种心律失常可致患者脉律不整,表现为脉搏的节律和强弱均不相等。在临床上常见的异常脉搏有以下几种。

1.水冲脉:是指脉搏骤起骤落急促而有力,由脉压差增大所致。水冲脉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患者。

2.交替脉:是指脉搏一强一弱交替出现而节律正常,由心室收缩强弱不均匀所致,为心肌损害的表现。交替脉见于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及左心功能衰竭的早期。

3.奇脉:是指吸气时脉搏显著减弱或消失,由心包腔内压力升高引起心脏舒张充盈受限所致。奇脉见于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

4.不整脉:是指脉搏不规则,表现为节律不规则而强弱亦不均匀。不整脉见于某些心律失常。

对异常脉搏初发病例,应同时听诊其心率和心律以作对照。


五、呼吸


正常人平静状态时,呼吸频率为16~20次/min,无周期性改变,呼吸

与脉搏的比例为1:4。新生儿的正常呼吸频率约为44次/min,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减慢。

(一)呼吸频率的改变

呼吸频率超过24次/min,称呼吸增快,见于肺部弥漫性病变、心血管疾病、发热、严重贫血等。呼吸频率在10次/分以下,称呼吸减慢,为各种中毒使呼吸中枢受到抑制和颅内压增高等所致。

(二)呼吸节律的改变

1.潮式呼吸:又称陈施二氏呼吸,其特征是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达到最大强度后,呼吸再由深、快变为浅、慢,继而呼吸暂停数秒钟,随后又重新出现上述节律。潮式呼吸的发生与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有关。潮式呼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中毒等,但也可见于有些老年人深睡眠时。

2.间停呼吸:又称毕氏呼吸,其特征为呼吸次数显著减少,每隔一段时间后即有数秒钟的呼吸暂停期。这种间停呼吸呈一定规律性,为患者病情危急的征象,是由呼吸中枢兴奋性显著降低所致。

(三)呼吸深度的改变

呼吸深而快者,称酸中毒呼吸,又称库氏呼吸,由呼吸中枢受到强烈刺激所致,见于尿毒症、糖尿病等所致的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浅而快者,见于呼吸道阻塞、肺气肿和呼吸衰竭患者。


六、血压


注: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分级为准。

低血压的诊断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血压低于90/60 mmHg,即为低血压。绝大多数低血压患者在临床上并无任何不适,或仅有头晕、困倦、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少数出现以脑供血不足为主的临床症状,如头晕、眼黑、肢软,甚至可以出现晕厥或休克。

正常人晨起血压较低,晚上、劳动及饱食后较高,高热环境中血压可下降,而在寒冷环境中血压可上升。短暂的血压升高亦可见于剧烈疼痛、情绪激动和缺氧等状态下。持久的血压升高,则可见于原发性高血压和各种症状性高血压。血压降低,可见于休克、心功能不全、心肌病、心肌梗死、大失血等。


七、营养状态


营养状态的评判对人体健康状况和疾病程度的估计具有重大意义,通常可用良好、中等和不良三级予以概括。

1.营养良好:营养状态良好是指个体皮肤光泽、弹性良好,黏膜红润,皮下脂肪丰满,肌肉结实,毛发、指甲润泽有光,肋间隙及锁骨上窝平坦,肩胛部和股部肌肉丰满。

2.营养不良:营养状态不良是指个体皮肤无光泽、弹性减低,黏膜干燥,皮下

脂肪微薄,肌肉松弛,指甲粗糙无光泽,毛发稀疏,肋间隙及锁骨上窝凹陷,肩胛骨和髂骨棱角突出于体表,多见于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和恶性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极度营养不良称为恶病质,常见于晚期消耗性疾病。

3.营养中等:营养状态中等是指个体的营养状态介于以上两者之间。


八、意识状态


正常人意识清晰,但在大脑功能出现障碍时可表现为意识障碍。按大脑功能的障碍程度可将个体的意识状态分为以下几种。

1.嗜睡:嗜睡是最轻的意识障碍,患者处于病理的睡眠状态之中,可被唤醒,醒后尚能保持短时间的意识清晰状态,但反应迟钝,去除刺激后,又能迅速入睡。

2.意识模糊:意识模糊表现为个体的定向、思维和语言障碍,并可有错觉与幻觉,且躁动不安。临床上将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活动急性失调状态,称谵妄。谵妄表现为意识模糊、定向力消失、感觉错乱、胡言乱语和躁动不安。

3.昏睡:昏睡是指患者处于熟睡状态而不易被唤醒,即使在强刺激下勉强被唤醒,也毫无表情、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且很快又能入睡。

4.昏迷:昏迷为个体意识障碍最严重阶段,是由高级神经活动的高度抑制所致。按昏迷的程度分为浅昏迷和深昏迷两种。浅昏迷时个体表现为意识基本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声、光等刺激不引起反应,而对强烈的疼痛刺激可出现痛苦表情,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应、吞咽、咳嗽和各种防御反射仍存在。此时,个体的呼吸、血压和脉搏一般无改变,可伴有大、小便失禁或潴留,亦可伴谵妄。深昏迷时个体表现为意识全部丧失,对强烈刺激也全无反应。此时,个体的瞳孔散大,各种反射均消失,全身肌肉松弛,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由脑部缺血、缺氧或由脑组织损伤和血液化学成分异常(如低血糖等)所致的大脑功能暂时性障碍,并引起短暂的意识丧失状态,称昏厥。


九、面容与表情


面容和表情常能反映个体的各种状态,提示病情的严重程度、疾病发展情况和预后情况。某些疾病还可有特征性面容和表情。

1.急性病容:表现为面颊潮红、呼吸急促、痛苦呻吟、烦躁不安等。急性病容常见于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肺炎、疟疾、急性胆囊炎等。

2.慢性病容:表现为面容憔悴、面色苍白或灰暗,精神委靡、淡漠、瘦弱无力。慢性病容常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恶性肿瘤等。

3.甲状腺功能亢进面容:表现为眼球突出、两眼圆瞪、目光炯炯而如若惊愕,且神情兴奋而易激怒。

4.二尖瓣面容:表现为面容晦暗,口唇、耳垂轻微发绀,两颊淤血性发红,见于二尖瓣狭窄患者。

5.肢端肥大症面容:表现为头颅增大,眉弓隆起,鼻、唇、舌及下颏呈不相称增大。由于患者下颌的过度增大和前突使其面部变长牙缝增宽,常见于成人垂体前叶功能亢进患者。

6.病危面容:表现为面容枯萎,面色灰白或发绀,表情淡漠,目光无神,反应

迟钝,甚至大汗淋漓,常见于休克、内脏穿孔或破裂等患者。


十、体位


由于患者疾病性质或意识状态的不同,常取各种不同的体位。患者常见的体位有以下3种。

1.自动体位:是指身体能活动自如,体位可随意改变。取自动体位常见于轻症患者或重症的初期患者。

2.被动体位:是指患者不能随意调整或变换其肢体的位置,必须借助外力才能被动地更换体位。取被动体位常见于意识丧失、瘫痪或极度衰弱的患者。

3.强迫体位:是指患者经常采取并长期保持某个能减轻躯体痛苦的体位。例如,当腹部剧痛时,常迫使患者采取两膝弯曲的仰卧位,以减轻腹肌紧张度而减轻腹痛,这种体位就称强迫卧位。当肺部疾病或心功能不全引起呼吸困难时,常迫使患者采取坐位,以减轻呼吸困难,这种体位称强迫坐位(端坐呼吸)。当步行时心绞痛突然发作,常迫使患者立刻停下,以缓解疼痛,这种体位称强迫停立位。


十一、步态与姿势


健康人躯干端正,肢体动作自如,步态稳健。在某些疾病时,患者可出现步态和姿势异常。例如,小脑疾病时,患者常呈醉酒步态;脊柱和四肢疾病时,患者可呈各种姿势的异常状态。


十二、皮肤与黏膜


1.皮肤的弹性:皮肤的弹性与年龄、营养状况和组织间隙所含液体(血液、淋巴和水分)的多少有关。年轻人皮肤紧张、富有弹性;老年人皮肤松弛、弹性减退。严重脱水者,皮肤弹性减退;而发热患者,因血液循环加速,皮肤弹性常可增加。

2.皮肤的湿度:皮肤的湿度与出汗有关。结核病、风湿热和休克时患者出汗甚多。结核病患者常于夜间熟睡后出汗,称盗汗。休克患者的出汗伴血压下降、体温骤降,皮肤苍白湿冷,称冷汗。而脱水、黏液性水肿和维生素A缺乏症者,皮肤干燥、无汗。

3.皮肤和黏膜的颜色:

(1)苍白:皮肤和黏膜苍白多因血红蛋白量减少或毛细血管末梢充盈不足所致,见于贫血、虚脱、休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以及由寒冷、惊恐引起的毛细血管末梢收缩等。

(2)发红:皮肤和黏膜发红多由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血流加速或红细胞量增多所致,见于运动、日晒、饮酒等生理情况,以及急性肺炎、猩红热、麻疹等发热性疾病,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库欣病等。

(3)皮肤和黏膜发绀、黄染。

4.皮肤和黏膜色素沉着:色素沉着是由表皮基底层的黑色素增多,使皮肤、黏膜色泽呈暗褐色,于身体的外露部位,以及乳头、腋窝和生殖器官处更为显著,见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及肝硬化患者。

5.皮疹:皮疹多为全身性疾病的体征之一,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皮疹的种

类颇多,常见于传染病、皮肤病和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等。

(1)斑疹:局部皮肤发红,皮面一般不隆起,见于斑疹伤寒、麻疹、风湿性多形性红斑等。

(2)丘疹:局部皮肤发红,并隆起皮面,见于药疹、麻疹、猩红热、湿疹等。

(3)斑丘疹:在丘疹周围合并皮肤发红的底盘,见于风疹、猩红热、药疹等。

(4)玫瑰疹:为鲜红色圆形斑疹,直径为2~3 mm,由病灶周围的血管扩张所致,多出现于上腹部,为伤寒或副伤寒具诊断意义的特征性皮疹。

(5)荨麻疹:为速发的稍隆起于皮面的片状变态反应性皮疹,常见于各种异性蛋白性食物或药物变态反应状态。

6.蜘蛛痣:是由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扩张而形成的蜘蛛状血管痣。蜘蛛痣出现的部位多在上腔静脉分布的范围内,如面、颈、手背、上臂、前胸和肩部等处。一般认为蜘蛛痣的产生与体内雌激素增高有关,常见于慢性肝病患者,也可见于妊娠期妇女。慢性肝病患者手掌大、小鱼际肌处常可见发红,加压后褪色,称肝掌。其发生机制与蜘蛛痣相同。


常见症状


患者主观感受到的不适感、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常见症状为发热、心悸、呕吐、呼吸困难、膀胱刺激征等。


一、发热


体温升高(发热:调节性体温升高;过热:非调节性)。

1.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发热。

2.非感染性发热:病原体以外的各种物质引起的发热。

3.热型:常见的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①稽留热:体温恒定维持在39℃~40℃以上达数天或数周。常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等。②弛张热: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败血症、风湿病、结核病等。③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等。④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多见于流感、风湿热、结核病等。


二、心悸


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

1.心脏搏动增强:多见于心室肥大、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发热等。

2.心律失常:多见于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等。

3.心脏神经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致。心脏本身并无器质性病变。


三、呕吐


呕吐是指胃内容物经食管逆向流出口腔的反射性动作。

1.反射性呕吐:胃源性呕吐,与进食有关。有恶心先兆,呕吐后自觉舒适。多见各型胃炎、幽门梗阻等;其他如肾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肝炎、胆囊炎等。

2.中枢性呕吐:呈喷射状。颅内压增高,剧烈头痛,无恶心先兆,可见于脑炎、脑膜炎及脑血管意外等。其他如洋地黄、吗啡中毒,尿毒症、代谢性酸中毒等。

3.前庭神经功能障碍: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状有眩晕、恶心、耳鸣、心悸、出汗等,如梅尼埃病。


四、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指呼吸费力,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异常改变。主要病因是呼吸、循环系统疾病,中毒、神经精神因素、血液病等。


五、咳嗽


咳嗽是指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及异物。

1.呼吸道疾患: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均可产生炎性分泌物,有痰。

2.胸膜疾患:胸膜炎或胸膜受到刺激时,可致咳嗽,干咳。

3.心血管疾患:左心功能衰竭所致肺淤血、肺水肿时,肺泡及支气管内有液体渗出,粉红色泡沫痰。

4.物理化学因素:呼吸道内的异物、肿瘤、吸烟、粉尘、工业气体等阻塞或刺激呼吸道而引起咳嗽。


六、胸痛


胸痛指颈与胸廓下缘之间疼痛,疼痛性质可呈多种。

1.胸壁疾病:胸肌劳损、胸部挫伤、肋间神经炎等。

2.心血管疾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

3.呼吸系统疾病:胸膜炎、自发性气胸、肺炎等。

4.纵隔疾病:纵隔肿瘤、急性纵隔炎、食管炎等。

5.其他:膈下脓肿、肝脓肿、脾梗死。


七、水肿


水肿是指血管外的组织间隙中有过多的体液积聚。

1.全身性水肿(凹陷性水肿)。

2.心源性水肿:右心功能衰竭。

3.肾源性水肿:各型肾炎、肾病。

4.肝源性水肿:失代偿期肝硬化表现为腹水。

5.营养不良性水肿:慢性消耗性疾病、低蛋白血症、维生素B1缺乏。

6.其他原因引起的局部性水肿:丝虫病致象皮腿、局部炎症、创伤、过敏等。

7.积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包积液。


八、腹痛


腹痛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内外脏器的病变,而表现为腹部的疼痛。

1.腹部疾患:腹部器官的急、慢性炎症,溃疡,穿孔,梗阻,扭转,肿瘤等。

2.胸部疾患:肺部炎症,胸膜炎、气胸,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等。

3.全身性疾患: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铅中毒等。


九、腹泻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加、粪便稀薄并带有黏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

1.急性腹泻:各种病原菌感染引起的肠炎、急性中毒;其他如变态反应性肠炎、甲状腺功能亢进、尿毒症等。

2.慢性腹泻:慢性胃炎、肠结核、慢性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胆囊炎等。


十、膀胱刺激征


尿频、尿急与尿痛三者合称膀胱刺激征。由急性膀胱炎、急性尿道炎、膀胱结核、输尿管结石、前列腺炎、膀胱癌等疾病导致。


十一、昏迷


昏迷是指高级中枢神经活动受到严重抑制。

1.感染性疾病:毒素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中毒性脑病;中毒性细菌性痢疾;中毒性肺炎等。

2.各种病原体直接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脑炎,脑膜炎等。

3.脑组织受到破坏、压迫或脑细胞功能发生障碍;脑外伤,脑肿瘤等。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