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分享】"喝酒脸红"和"喝酒脸白",究竟哪个更能喝?终于有答案了


关注后,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喝酒,在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无论是节假欢庆、朋友相聚,还是社交,几乎是“无酒不成席”。

但常有人说:“喝酒脸红的人不易醉,喝酒脸白的人酒量好”?

真的是这样吗?

喝酒脸红的人不易醉?

很多人都误以为脸红是酒精导致的,其实不然。乙醇(酒精)进入体内后,先由乙醇脱氢酶将它转化成乙醛,而乙醛具有让毛细血管扩张的功能,一扩张脸就红了。

不过人的体内还有一种酶,叫乙醛脱氢酶。喝酒脸红的人是只有乙醇脱氢酶,而没有乙醛脱氢酶,所以乙醛在人体内迅速累积却不能代谢,因此才会出现长时间的脸红状态。

不过常喝酒的人也都有经验,一般几个小时后红色就会减退,这是靠肝脏里的细胞色素酶慢慢将乙醛转化成乙酸,慢慢被代谢掉了。


喝酒脸白的人酒量好?

喝酒后脸白的人,表示体内高活性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都很少,主要靠肝脏里的酶起作用。这些人往往越喝脸越白,喝了很久以后,到一个点突然不行了,烂醉如泥。那么,为什么他们会给人很能喝酒的感觉呢?那是因为脸白的人也靠体液来稀释酒精,个头越大感觉越能喝酒。

因此,从酒量上来看,脸白的人似乎是更胜一筹。但从健康角度来讲,不管什么人,不管能喝多少酒,最好还是不要贪杯,不然还是会有急性酒精中毒的可能。


究竟谁酒量更好些?

事实上,最能喝酒的人既不是喝酒脸红的人,也不是喝酒脸白的人,而是喝酒满头大汗的人。

酒量好是体内同时具有高活性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这类人。一般这类人边喝酒边会大量出汗,酒精会随着汗液迅速被排出体外。如果酒桌上碰到这类人,最好还是不要跟他们干杯了。

喝酒九大误区

误区01 喝酒兑饮料

红酒加雪碧,威士忌加冰红茶,啤酒加可乐……各种"混搭"组合数不胜数。由于兑了饮料的酒浓度较低,感觉像在喝饮料,所以很多人对它情有独钟。

专家提醒,通常用来兑酒的碳酸饮料,在胃里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会迫使酒精很快进入小肠,而小肠吸收酒精的速度比胃要快得多,从而加大伤害。

另外,兑着饮料喝酒,表面上看是稀释了酒,结果却容易让人越喝越多。因为喝的人一开始觉得像在喝饮料,就使劲喝,一旦察觉到有酒精作用时,就已经喝多了。

误区 02 浓茶咖啡可解酒

有些人认为,酒后喝浓茶或咖啡有“醒酒”作用,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酒后饮浓茶,茶中咖啡碱等可迅速发挥利尿作用,促使尚未分解成乙酸的乙醛(对肾有较大刺激作用的物质)过早地进入肾脏,使肾脏受损。

咖啡的主要成分是咖啡因,有刺激中枢神经和肌肉的作用,酒后喝咖啡会使大脑从极度抑制转入极度兴奋,并刺激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极大增加心血管的负担,对人体造成的损害会超过单纯喝酒的许多倍,甚至诱发高血压。

误区 03 白酒伤身红酒养人

很多人认为喝白酒伤身,喝葡萄酒对健康有益,多喝点也没关系。事实上,不管是红酒还是白酒,关键还在于控制饮用量。

专家指出,每周酒精的进食量男性为140克以下,女性为70克以下,超过这个数字就有患酒精性肝病的危险。140克酒精就相当于50度白酒的3-4两,也就是说,成年男性每周饮用50度的白酒不能超过3-4两,而红酒则要控制在每天一二两。

误区 04 感情深,一口闷

有些人喜欢喝快酒,动不动就劝大家“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走一个”。其实,喝酒的速度宜慢不宜快,饮酒快则血中乙醇浓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会出现醉酒状态,若慢慢喝,体内有充分的时间把乙醇分解掉,乙醇的产生量就少,不易喝醉。

误区 05 腊肉香肠做下酒菜

聚餐时千万不要空腹喝酒,如果事先不能先吃点东西垫肚子,最好也是边吃菜边喝酒。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切忌用咸鱼、香肠、腊肉下酒,因为此类熏腊食品含有大量色素与亚硝胺,与酒精发生反应,不仅伤肝,而且损害口腔与食道黏膜,甚至诱发癌症。

误区 06 烟酒不分家

一些人认为“一支烟、一杯酒,快乐似神仙。”尤其是喝酒到了兴头上,边上递过来一支烟,这时哪怕一些平时没有吸烟习惯的人,也会边说“难得今天高兴”,边接过来点上。

但事实上,边喝酒边抽烟,是伤肝又伤肺。因为香烟中的尼古丁会减弱酒精对人体的作用,相当于被“麻醉”了,不知不觉中就会大大增加了饮酒量。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当属原作者,若有侵犯,请及时联系我们;若未标明来源,敬请谅解!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