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海智慧
导语:关于“兔子员工”,一直是媒体热议的对象。周鸿祎、马云、史玉柱都认为“兔子员工”留不得,是企业的重大隐患。到底什么是“兔子员工”,“兔子员工”真的有那么糟糕吗?
周鸿祎在微博的一番话,直接将自己送上了热门微博。
公司部门领导和人力资源部门要定期清理小白兔员工,否则就会发生死海效应: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能力强的员工容易离职,因为他们对公司内愚蠢的行为的容忍度不高,他们也容易找到好工作,能力差的员工倾向于留着不走,他们也不太好找工作,年头久了,他们就变中高层了。
这种现象叫“死海效应”;好员工像死海的水一样蒸发掉,然后死海盐度就变得很高,正常生物不容易存活。
有网友向他发出声讨,“你的意思是留着的都是能力不强的,走的都是能力强的?”也有网友指出,老员工对企业忠心耿耿却被打上“能力差”的标签,这会伤了他们的心。
其实,关于“兔子员工”的言论引起风波,这已不是第一次了。两年前史玉柱在微博上称,巨人集团准备每季度对干部员工实行10%末尾淘汰,让自身从“兔子窝”变成一个“狼窝”。在回归巨人后召开的首届员工大会上,他特别强调了“兔子爱繁殖、找同类,霸占着岗位、资源和机会”,“如果一个公司大量核心岗位被兔子霸占,企业就会失去战斗力”。史玉柱说自己冒着被误解为“裁员”的风险也要赶“兔子”,事实上,他就曾一举开掉巨人集团133名干部。
史玉柱的言论一出,猎豹移动CEO傅盛就在朋友圈对这一主张站台,“最可怕的兔子是整天都在忙,就是不出活儿”、“还会眼泪汪汪看着你,觉得自己对公司有感情”,他甚至表示“赶走兔子,宁可错赶,不可错漏。”
“白兔员工”早期还曾被阿里巴巴视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威胁,他们习惯根据业绩考核结果将员工分成四种类型。
1.没有业绩没有价值观;
2.有业绩、没阿里价值观的“野狗”;
3.没有业绩的“白兔”;
4.有业绩也有价值观的“猎犬”。
阿里巴巴认为,对于“野狗”,无论其业绩多好,都要坚决清除;而业绩不好的“白兔”,如果不能提升也要逐渐淘汰掉或转岗;只有“猎犬”才是阿里巴巴所需要的。但是,与傅盛“宁可错赶,不可错漏”的“赶兔心得”不同,阿里巴巴对白兔员工有一套严格的鉴定流程。
在阿里巴巴,总监以下的员工每个月考核一次,总监以上的高管每半年考核一次,其中价值观和业绩各占50%。为了防止价值观考核流于形式,他们要求员工自评或主管评价下级时,打分过高或过低都要给出实例说明。每年2月的人才盘点会议则是阿里巴巴最重要的会议之一。
对于很多初创公司而言,来自组织内部的最大伤害可能是“野狗”。
但当公司机制逐步完善,那些霸占资源和机会的“老白兔”常常会削弱企业的进攻性和生命力,而他们疯狂的繁殖能力会最终导致经济学上”格雷欣法则“的兑现——劣币驱除良币,也就是周鸿祎所说的“死海效应”。这正是周鸿祎在360公司13岁时发出感慨,史玉柱回归巨人后要赶走“老白兔”的原因。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总有名扬在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