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又称圣生梅、白蒂梅、树梅,其形如水杨子而味似梅,故名。杨梅原产于我国浙江余姚,现在华东、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均有分布。杨梅树冠圆整,枝繁叶茂,初夏红果累累,十分可爱,不仅是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而且其果实酸甜适中,能够生津止渴、帮助消化,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杨梅果实既可直接鲜食,还可加工成杨梅罐头、果酱、蜜饯、果汁、果干、果酒等食品,使产品附加值成倍提高。
李时珍曰:“杨梅树叶如龙眼及紫瑞香,冬月不凋。二月开花结实,形如楮实子,五月熟, 有红、白、紫三种,红胜于白,紫胜于红,颗大而核细,盐藏、蜜渍、糖收皆佳。”东方朔《 林邑记》云:“邑有杨梅,其大如杯碗,青时极酸,熟则如蜜。用以酿酒,号为梅香酎,甚珍重之。”宋•平可正咏梅诗赞:“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味比河朔葡萄重,色比泸南荔枝深。”
杨梅酸甜可口,是夏令之应季良果,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据现代科学测定,优质杨梅果肉的含糖量为12%~13%,含酸量为0.5%~1.1%,并富含纤维素、矿物质元素、维生素和一定量的蛋白质、脂肪、果胶及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其果实中钙、磷、铁含量要高出其他水果10多倍。
消费者食用杨梅前,如果用盐水浸泡清洗,往往会有白色的小虫从杨梅中爬出,有人称这些小虫有毒。其实,所谓的小白虫是果蝇的幼虫,在杨梅的传统栽种中有果蝇幼虫是很正常的现象,幼虫期的果蝇吃下去对人体并没有危害。不过,如果是黑色的虫子从杨梅中爬出,则说明果蝇已经发育成熟,对人体有危害,这样的杨梅不可食用。
中医认为,杨梅性温味甘酸,归肺、胃经;常食杨梅能够生津解渴,和胃消食,对烦渴、吐泻、痢疾、腹痛有一定食疗功效。同时,其树皮、树根也是良药,有理气健脾、止血治痢、化瘀止痛、疗疮祛癞之功,主治膈食呕吐、牙痛、疝气、吐血、血崩、痔血以及跌打损伤、刀伤出血、筋骨疼痛等。
果实疗法:治疗胃肠胀满时,将杨梅腌食盐备用,越久越佳,用时取数颗泡水服;预防中暑时,将杨梅浸烧酒适量服用;治痢疾腹泻、疝气腹痛时,将杨梅用陈高粱酒浸泡,每次食一两枚,一日两次;治头痛不止时,以杨梅为末,少许搐鼻取嚏;治跌打外伤时,将杨梅和盐核杵之如泥,成挺子,竹筒中收,遇破即填,小可即敷之,可止血生肌、无瘢痕;治烫火伤时,将杨梅烧灰为末,调茶油敷;治鼻息肉时,将杨梅连核捣极烂,敷患处。
树皮、根疗法:治疗胃气痛时,取杨梅根50克,洗净切碎,和鸡一只(去头、脚、内脏),水酌量,炖两小时服用;治疗急性胃肠炎,取杨梅树皮研末,每次3克,开水冲服;治胃、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胃痛,取杨梅树根皮、青木香各等量,洗净切片烘干,共研细末,制成蜜丸(每丸5克),每日二次,每次一丸,温水送服;治疗膈食呕吐,取杨梅鲜根100克,水煎服;治疝气,取杨梅新根100克,水煎,酌加酒或红糖服用;治疗腰骨挫伤疼痛,取杨梅树皮研末,每服10克,早晚各一次,用烧酒送服;治疗恶疮疥癣,用杨梅树皮及根,煎汤洗洗患处;治疗外伤出血,取杨梅根皮研细末,敷伤处;治疗吐血、血崩、痔疮出血,取杨梅根皮200克,炖一只老鸭吃下;治跌打扭伤肿痛,取杨梅根100~200克,水煎,熏洗伤处;治刀斧伤筋,取杨梅树根(烧存性,外黑内焦黄)50克,冰片30克,共研极细末,撒布伤处,以绷带扎护;治风虫牙痛,取杨梅根皮50克、川芎15克、麝香少许(另研),细末研匀,每用一次,先含温水一口,次用药末于两鼻内搐之,涎出痛止为效。
杨梅酸甜可口,功效多多,但也应适量食用,贪食会损齿伤筋。特别是血热火旺之人,不宜多食,否则会发疮致痰。
并购 | 益丰13.8亿买下新兴86.31%股权
前沿 |马云对两大区域龙头出手了
互联网+ |广东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