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乙肝疫苗接种的时机和方法
1、暴露者是乙型肝炎患者或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都无需预防,无论打多少支乙肝疫苗,都不会产生相应的保护性抗体。
2、暴露者曾感染过乙型肝炎,只剩下核心抗体阳性,而保护性抗体一直不能自己产生。这时候可以注射乙肝疫苗,促使表面抗体产生。
3、成人及儿童接种部位以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为佳,效果优于臀部。因上臂三角肌肌肉发达,皮下脂肪薄,而臀部的脂肪层厚,疫苗接种后抗原未达到臀肌而仅在脂肪层中,延缓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影响疫苗与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反应,不能将抗原提呈给免疫活性细胞,同时抗原在脂肪层中存在的时间长,可因酶的作用而变性。
4、乙肝疫苗的接种方案:0,1,6月方案为目前全球应用最早、最广泛方案。接种第1针疫苗后,多数HBs-Ab仍然为阴性或低于检测值下限。接种第2针疫苗后一周左右, HBs-Ab才转为阳性,即开始接种后35-40天对HBV有免疫力,接种第3针后可使HBs-Ab水平明显升高,延长保护年限。
5、育龄妇女若在接种疫苗期间妊娠,无需特殊处理,且可完成全程接种,因为乙肝疫苗对孕妇和胎儿均无明显不良影响。
6、接种乙肝疫苗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维持12年,新生儿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保护期可超过22年。
7、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HBs-Ab监测或加强免疫,但对高危人群可进行HBs-Ab监测,如HBs-Ab<10miu/ml,需加强免疫。人体主动产生HBs-Ab后,具有免疫记忆,即使HBs-Ab转阴,再次接触HBV后,机体也能在短时间内产生HBs-Ab。
二、乙肝疫苗接种后不产生抗体的原因
1、首先考虑乙肝疫苗的种类、质量、纯度、免疫方案和注射方法是否正确有关,应纠正后再观察。
2、隐匿性感染患者注射疫苗后不会有表面抗体形成。由于感染的HBV较少,病毒低水平复制状态,查血液发现不了HBV标注物。但可以在肝细胞可查到HBV的踪迹。这类人群表现为乙肝五项检查正常,但有乙肝接种史,或经常与乙肝病毒携带者或乙肝感染患者接触。
3、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的人群不易产生抗体:在早产儿、老年人、晚期肾病,器官移植后,艾滋病感染者应答率较低。
4、存在基因缺失和异常的人群也不会产生抗体。
主要是乙肝病毒发生变异后形成新结构、新属性的病毒变异体,原来体内的抗体对变异株没有免疫力,就失去预防作用。
四、乙肝疫苗接种后不产生抗体对策和措施
增加疫苗的接种剂量(如60ug)和针次。对3针免疫程序无应答者可再接种1针60ug或3针20u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并于第2次接种疫苗后1~2个月检测血清中HBs-Ab,如仍无应答,事再接种一针60u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感染性疾病科)
撰稿:孙雪艳
责任编辑:凌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