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援摩手记(33)——在摩洛哥看牙医


在阿加迪尔的日子

——援摩手记(33)

在摩洛哥看牙医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我算是切身体会了一把个中滋味,还是在非洲,在我这种“外国人”没有医保的情况下,牙齿终于耐不住性子给我看颜色找事做了。当然世间所有的事都可以一分为二来看,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要不是这次牙疼,我有机会去接触当地的私人医生吗?我有机会去了解当地的私人诊所吗?

牙疼了一周并严重影响睡眠和心情的情况下,我终于忍无可忍,去离家最近的且是新开的一家牙医诊所报到了。

诊所是开在类似国内商务楼的二楼,广告牌是挂在大楼进门处的大厅墙上,而且墙上挂着不止一家诊所的招牌,有心内科、皮肤科、口腔科等等,上面详细写着医生的名字、电话、房间号及专治特长。

看好招牌随阶梯而上,便来到二楼的牙医诊所。敲门后,有一位女士前来开门,互相问了好,说明来意,我便被请进屋内,在所谓的候诊区域就座,其实就是她家的客厅,就像国内招待来客总是在自家的大厅会客一样。

这位女士让我稍坐片刻,一来前面有病人,医生正在里屋忙活;二来趁等待的时间,让我填写表格,因为我是初诊。好在她会说英语,也非常宽容我蹩脚的法语、不流利的英语以及偶尔蹦出的阿拉伯语,把资料填写完毕后我便在座位上静候。

好不容易来一次,我肯定不能浪费这等待的时机,环视屋内一圈,宽大的落地窗户,显得屋内格外亮堂;四面墙都是白色的,其中的一面墙上挂着一些精美照片,全是有关牙齿的,但看起来并不失美感。

几个沙发、座椅围放于厅中,配上一个茶几,整个就医氛围给人一种协调、舒服的感觉,忽然觉着自己不是来看病就医的,倒是像去摩人家做客的。走神之间,就听到那位女士叫了我的名字,示意我进里屋就诊。

诊室里有一位年轻的女医师,看不出面貌,因为她严严实实地裹着头巾、戴着口罩,不过从她那双漂亮而又炯炯有神的眼睛来看,应该可以猜到是位美女医生,面对美女,就医时的紧张瞬间好转。只听到她细声细气地问病史,接着将我的座椅降下来示意张嘴便着手检查我那颗作怪的牙。

她用礼貌的语气对我说话,用极为尊重的肢体语言和我沟通,检查结束了,她手里拿起一个牙颚模型,就像哈姆雷特手里拿着一个骷髅头,认真地、仔细地跟我作解释。也许我是习惯了国内就医的环境与模式,这会有点不太适应,总觉得,她怎么能花那么多时间跟我说话?门外难道就没有人在不耐烦地等待就医吗? 

诊断结果相当喜人,都老大不小了,居然长出了智齿,难怪痛的要死要活的。她建议我拍片拔牙,身为“同行”的我,自然不愿意拔牙这种大动干戈的做法,和她协商之后,权宜之计先保守治疗:洗牙、消炎、止痛。

洗牙是当时当下可以完成的,那么随后的重点来了,这也是和国内看病完全不一样的地方——医生开具的处方自行去药房购买。今天在这里,这位考虑周到的美女医生在开了抗菌素外,还开了一支牙膏和一瓶漱口水。当然,开出去的方子,病家是否真的去购买,医生是不会过问。

走出里屋,来到吧台与之前的那位女士预约下一次复诊时间,随后便是付款,可以现金或刷卡,但不像国内医院,收费后给张收据字条什么的,在这里付完钱款就好走人了。一路上感觉牙齿似乎没之前那么疼了,好像这四百大洋倒也花的值得一点不冤啊。医嘱还是要遵守的,我顺路找到药店乖乖把药买了,居然比诊费便宜很多。

第一次去摩洛哥私人诊所看病后最大的体会就是:医师技术娴熟、态度和蔼、以人为本,全然没有国内有些医生身上那种浮躁与敷衍;就医环境相当舒心、安静、干净,不像国内那种嘈杂哄乱,让本就不悦的心境上再添恼意。当然,国内的公立医院和这里的私人诊所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就诊人数和医生工作量也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但是在某些做法上还是值得我们医生进一步借鉴和学习的。

供稿:援摩医生 周敏杰

编辑:虾米君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