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主讲专家:
周向红,女,本科学历,主任中医师,针灸科主任。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曾先后两次在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进修学习。现为江苏省针灸学会针药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扬州市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从事针灸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擅长治疗软组织疾病、运动障碍性疾病、胃肠功能紊乱等,对颈肩腰腿痛、中风、面瘫、腹泻、便秘等疾病的治疗有独到之处,疗效甚佳。先后在省级及国家级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数篇。2018年初赴陕西省佳县卫生医疗机构进行了为期10天的交流学习活动,受到当地患者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咨询电话:0514-80987110
手机号:18452332380
冬病夏治概述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穴位帖敷、针刺、艾灸、拔罐、刮痧、推拿、中药熏蒸、药物内服等,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三伏贴概述
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治疗措施为三伏天的药物穴位贴敷(即天灸疗法,常采用具有温通功效的中药组方制成贴敷药物),因其疗效明显、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无明显副作用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经历代中医学家的反复实践发现,在夏季的三伏天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冬天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疗效显著。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称,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庚日为末伏。根据具体的病证选用不同的穴位,分别于三伏天各敷一次。病史较长或病情较为顽固者可适当增加贴敷次数,贴敷时间以机体自我感觉可以耐受为度,但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不同的体质和不同的病证选用不同的穴位,同时可配合辨证施治的中药内服等治疗措施,冬病夏治的疗程最好连续应用3~5年。
“三伏贴”作用机制
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此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现代研究发现,中药穴位贴敷后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药物透过表皮细胞间隙并经皮肤本身的吸收作用,使之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而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另外,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使其产生抗体,提高免疫功能,增强体质;还可能通过神经—体液的作用而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
“三伏贴”适应证
1.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感冒等。
2.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
3.耳鼻喉科疾病
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
4.儿科疾病
哮喘、咳嗽、支气管炎、体虚易感冒、脾胃虚弱等。
5.慢性皮肤病
荨麻疹、冻疮、硬皮病等。
6.妇科疾病
慢性盆腔炎、痛经、经行泄泻、不孕症等。
7.关节炎及颈肩腰腿痛
各类关节冷痛及颈肩部、腰腿部冷痛等。
8.其他
阳虚型体质的人群。
常用药物
常用药物(肺)
常用药物(肺)
常用药物(痹症)
药物制作方法
1.上述中药磨成粉状,按照配方比例混匀;
2.根据病情需要选用蜂蜜、凡士林、姜汁调成较稠糊状备用;
3.根据穴位及敷贴情况做成丸状,密封保存,防治药物挥发和干燥。
制作注意事项
1.药粉再加工过程中要求药粉尽量粉碎细,最好是超细粉;
2.根据病情需要可酌情加入冰片等药物;
3.根据气候温度、年龄等因素可适当调整药物比例。
贴敷对象及方法
贴敷对象:2岁以上及成人贴敷方法:先将贴敷部位用75%乙醇或碘伏常规消毒,然后取直径1 cm,高度0.5 cm左右的药膏,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6 cm×6 cm的脱敏胶布固定。
贴敷时机
一般在每年夏季,三伏天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如果中伏为20天,间隔10天可加贴1次)。在三伏天期外也可进行贴敷,每2次贴敷之间间隔7~10天。
今年三伏时间:
初伏:7月17日-7月26日 10天
中伏:7月27日-8月15日 20天
末伏:8月16日-8月25日 10天
贴敷时间及疗程
贴敷时间:
1.儿童0.5~2h,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4~6 h。
2.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
疗程:
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贴敷部位:
肺俞是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基本穴位,主要配伍穴位有膻中、大椎、定喘、膏肓,临床应用中可以结合中医辨证论治选用心俞、膈俞、肾俞、脾俞等穴位。
禁忌症
药物穴位帖敷禁忌证
1.有严重心、肝、肾、脑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严重糖尿病患者、严重过敏体质者、皮肤长有疱、疖或皮肤有破损者。
2.处于疾病发作期(如发热、正在咳喘等)的患者。
3.孕妇。
4.体制壮实易上火之人。
注意事项
1.药物穴位帖敷后如有局部皮肤出现瘙痒时,不要用手搔抓以防感染。敷贴4~24小时后,局部若有发痒发热,皮肤发红为正常;若皮肤出现水疱,涂烫伤膏或紫药水,敷贴24小时内患者禁用冷水洗澡,不曝晒。
2.慎食寒凉肥甘滋腻之品,夏季炎热,往往易贪凉饮冷,若大量进食寒凉之品,则易致中阳受损,脾胃虚弱,甚至损及一身之阳气,影响治疗效果。若服用大量肥甘之品,易伤脾胃,影响消化,易导致阳气不运,变生它病。
3.冬病夏治包含了中医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建议在正规医院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体的体质和病证的具体表现辨证施用。
贴敷科室: 针灸科
预约、咨询电话:0514-80987110
手机号:18452332380
针灸科是我院重点发展专科。主要治疗软组织疾病,如各类截瘫、小儿脑瘫、外伤性关节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面神经麻痹、颈椎病、急性腰扭伤、中风后遗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