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有云:“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天常出现在小暑至立秋后,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民间百姓说的“苦夏”就在此时。
三伏天
“伏”可称“长夏”,“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
把最热的暑天称为“伏天”,是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史记·秦纪六》中云:“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唐人张守节曰:“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今年的7月17日,是头伏的第一天,按中国的日历法来说,是真正暑天的开始。
今年的“三伏天”有40天
三伏是我国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我国古代干支纪日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间。同去年一样,今年的“三伏天”同样是40天。7月17日交初伏,7月27日交中伏,8月16日交末伏,8月26日出伏。
初伏:为十日,从夏至日起第三个“庚”日始(称入伏),是真正暑天的开始。
中伏:一般为十日到二十日,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开始,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结束。夏至以后,虽然白天渐短,黑夜渐长,但是一天当中白天还比黑夜长,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仍比散发的多,近地面的温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
末伏:为十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俗称“秋老虎”。末伏早晚较凉快,白天阳光依然剧烈。
“三伏”为何这么热?
“热在三伏”,尤其在城市中,仿佛置身巨大的蒸笼。
三伏天又闷又热,是由于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
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会热。
“三伏”美食讲究多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暑热当头,人们往往食欲不振、疲乏无力,不注意还会发生中暑。为祛暑热,此时节大家可注意饮食调理,早、晚食粥,午餐喝汤,日常多食新鲜果蔬。此外,“三伏天”各地食俗很多,这其中颇有讲究。
饺子
在古代农业社会,入伏的时候,刚好是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家家谷满仓,人们利用这个机会,吃顿白面。在北方,入伏天肯定要吃饺子。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馄饨
在南方部分地区,头伏要吃馄饨。在上海,有“头伏馄饨二伏茶”的说法。
火腿
“头伏火腿二伏鸡”是杭州的说法。中医认为,火腿有健脾开胃、生津益血的功效。火腿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但是夏季吃为最佳。夏天人们往往食欲不振,营养不足。火腿营养丰富,食之不腻,能增进食欲,和冬瓜烧汤,既有营养,又防暑祛病。
鸡肉
南昌有“头伏吃鸡二伏鸭”的说法,湖南与江西比邻,头伏也是吃鸡。
民谚云:“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三伏天里人的体能消耗较多,须适当补充营养。在炖鸡时可适量加入生姜,生姜性温,可以调节人体在夏季内外的温差,使得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起祛湿强身的作用。这样一来,可做到发散体内蕴寒、防止秋发寒病。
“三伏”防暑最重要
三伏天首先要注意防暑降温。尽量避免中午阳光最强或温度最高的时候外出,必要外出时带上遮阳伞。如果在夏天或高温作业场所工作一段时间后,有轻度头痛、头晕、耳鸣、恶心、眼花、无力、口渴及大量出汗等病症,就是中暑先兆,此时应立即转移到清凉通风的环境中,解开衣服,涂擦清凉油,服人丹或十滴水,多喝淡盐水或清凉饮料,头部冷敷。经休息、降温处理,一般4小时即可恢复。如果体温一直不降,需尽快去医院救治。
其次,注意饮食调节。在饮食调理上,要以清淡为主,适当吃些小白菜、生菜、西瓜、香瓜、猕猴桃等清热解暑的鲜蔬和鲜果。
最后,注意补水保津液。大汗泄气,不但损津液导致咽干口燥、口苦,也损气,让人出现困乏等状态,因此要注意减少外出和及时补水。除了多喝水之外,也可以通过饮食摄入水分,多进食汤、羹、粥等水分较多的食物。
炎炎夏日
天气燥热
一定要注意防暑哦
愿您平安度过“苦夏”!
(来源:烟台芝罘医院)
更多信息敬请关注:
——芝罘卫生计生——
传播健康知识,服务公众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