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孙先生一脸愁云,手捧着体检单,焦急的询问着城阳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王浩文,等待权威专家的解答。
每年的体检,城阳区人民医院的查体中心都会有人发现幽门螺杆菌阳性,平时自我感觉肠胃挺好,怎么就感染幽门螺杆菌了呢?感染后会有什么后果?需要治疗吗?怎么治疗?我要注意什么吗?下面,就让消化内科主任王浩文来解答一下。
一.幽门螺杆菌是什么鬼?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 以下简称Hp),是一种呈螺旋状或S形、微需氧的革兰阴性杆菌,属于弯曲杆菌目 (Campylobacterales ) 、螺旋杆菌科(Helicobacteraceae) 、螺旋杆菌属 (Helicobacter)。现已证实,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 、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 ( MALT ) 淋巴瘤的主要病因。
幽门螺杆菌最初是在1979年由澳大利亚Perth皇家医院的病理科医师Warren在胃活检标本中观察到,后来与同院消化科医生Marshall合作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细菌的存在。他们的研究发现,55%的胃炎患者、77%的胃溃疡患者、100%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均存在Hp 感染。为证实这一相关性,Marshall做了一个极具献身精神的决定——“以身试菌”,亲自喝掉含数以亿计Hp ( 10ml , 约 109 c f u )的细菌培养液,观察自己的反应。一周后,他便如愿以偿地患上了急性胃炎,证实了 Hp 确实能引起胃炎的理论,并在临床实验中证明抗生素可杀灭这一细菌。 1994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 NI H) 批准抗生素作为消化性溃疡病的标准治疗药物。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 AR C) 也于同年正式将 Hp 确定为Ⅰ类 ( 即肯定的) 致癌原。2005年度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被授予Ma r s h a l l 和 Wa r r e n ,以奖励他们“发现 Hp ,加深了人类对慢性感染 、炎症和癌症之间关系的认识 ”( 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评语 )以及坚持真理并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二.我为什么会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Hp的感染率很高,世界上约有50%以上的人群感染,我国更甚。人类是Hp的主要宿主,其传染源即携带Hp的人。通常在儿童期就已获得,如果不采取根除治疗,人体会终生携带。
研究人员在感染者的唾液、牙齿蚀斑和粪便中均培养出了Hp,因此推测,Hp可通过内窥镜、口-口、粪-口传播。医疗检查器械处理不当、与Hp阳性者共同进食、经常外出就餐以及不注意饮食卫生等行为,均有可能造成Hp的感染。经常食用刺激性食物(如:嗜辣)会刺激胃粘膜,从而降低其抵抗力,也会容易感染Hp。
Hp具有鞭毛,能在人胃液内自由泳动,鞭毛上有鞭毛蛋白,可以帮助Hp黏附并定植在胃内,不至于被轻易冲刷走。Hp的活动过程中能产生多种酶及代谢产物,其中有些对人体有害,被称为毒力因子,包括脲酶、空泡毒素(VacA)以及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等,可以使胃内酸性程度降低,并一定程度上破坏胃上皮细胞。Hp定植后,还会引起组织内的炎症细胞向感染部位迁移、浸润,过程中这些炎性细胞产生活性氧(ROS)等炎性因子,导致炎症的发生。
四.感染后需要清除治疗吗?
虽然上面说了这么多坏处,但是你也不必太担心,因为上述临床后果只见于少数感染者,多数Hp感染者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有些人会有泛酸、腹痛、口臭的表现。疾病的发生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Hp只是其中之一。 据《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示,推荐以下人群接受清除治疗:
1. 消化性溃疡:
即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主要病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药物,它是清除幽门螺杆菌最重要的适应症,清除后可使多数患者获得彻底治愈。
2.Hp 阳性的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
Hp感染者几乎均有慢性胃炎。这里的消化不良多指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超过一个月或在过去的十二月中累计超过十二周。共识中阐明,清除Hp可使1/12~1/5的Hp阳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得到长期缓解,是其最佳的治疗方法。
3.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
4.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或糜烂:
慢性胃炎是一种慢性胃粘膜的炎性病变,炎症发展至一定程度会导致胃黏膜的糜烂、萎缩。尽管清除Hp预防胃癌的最佳时机是萎缩发生前,但在这一阶段清除Hp仍可消除炎症反应,使萎缩的发生减慢或停止,甚至得到逆转。
5.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手术胃次全切除:
早期胃癌手术切除后5~10年生存率很高,但仍有再发的风险,清除Hp可使此风险显著降低。
6.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PPI):
常见药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等,多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此药物可抑制胃酸的分泌,使胃内pH上升,利于Hp在胃内的生长与位移,可增加Hp相关胃癌的发生率。
7.胃癌家族史:
大多数胃癌的发生受Hp感染、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共同影响。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比正常人容易罹患胃癌,这一现象被称为遗传易感性。遗传因素难以改变,但我们可以从其他影响因素入手,来预防胃癌,即清除Hp和改善生活方式及环境。
8.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
常见药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芬必得、萘普生、吲哚美辛(消炎痛)、奇诺力(舒林酸)、氟灭酸、扶他林、保泰松等。HP感染和长期服用NSAIDs(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均可增加胃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的风险,在长期服用NSAIDs之前清除Hp可使这一风险降低。但是,如果已经接受了长期服用NSAIDs,清除Hp便不能再起到相同的效果。
9.其他 :
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淋巴细胞性胃炎、胃增生性息肉及Ménétrier病(又称“巨大肥厚性胃炎”)等。
10.个人要求治疗 :
每个人的情况和获益均不同,治疗前需经过医生的严格评估。年龄〈45岁,且无报警症状(包括消化道出血、持续呕吐、消瘦、吞咽困难、吞咽疼痛或腹部肿块等)者,支持清除Hp治疗;但年龄≧45岁,或者有报警症状者,不予支持清除Hp,应先排除消化道肿瘤,行内镜检查,以防漏检上消化道癌、掩盖病情。
尽管目前 H.pylori 的患病率下降,发病率 28%~84% 不等,但由于抗生素耐药率的升高,使得治疗难度逐渐增大。根据发表在近期 Gastroenterology 杂志上的《2016 多伦多共识:成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为保证Hp的清除率(≥ 90%),强烈推荐铋剂四联疗法(PPI+ 铋剂 + 两种抗菌药物),疗程为14天。
青霉素过敏、对铋剂有禁忌证者的治疗药物有调整,具体遵医嘱。以下人群的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用药:既往有 Hp 根除治疗失败史或胃部手术史;合并心肺功能不全、肝肾功能障碍患者;伴有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者及服用非甾体类药物史者;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
幽门螺杆菌的清除治疗最重要的是药物依从性,即不要擅自停药或增减药量,因为初次Hp根除治疗失败会使二次治疗的清除率大大降低。吸烟会降低药效,建议治疗期间戒烟或减少吸烟量。
消化内科王浩文主任简介
王浩文,消化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山东省内镜医师分会委员,青岛市消化病学会委员,青岛市消化内镜学会委员,城阳区十大青年志愿者。
从事消化内科专业二十余年,曾与国内知名三甲医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进修学习,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对消化系统危重症处理及疑难病例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开展胃镜、肠镜下的内镜微创治疗及消化道早期肿瘤防治以及十二指肠镜下的ERCP、ERBD、ENBD、EST+取石术。主持完成了科研《CagA+Hp感染与淋巴细胞性胃炎的关系》,出版《实用临床内科疾病诊疗学》专著一部,发表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