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药店经理人
▍作者:yuanashley
近年来,因为没有吃对感冒药而影响生命健康的案例绝不在少数。
据悉,央视春晚栏目千手观音的演员,80%系因用药不当而导致耳聋;
央视一套播出的公益广告中,因用药不当导致每年有3万儿童耳聋,肝肾损伤者更是难以计数……
媒体报道,2018年4月,27岁小伙因混吃感冒药血液检查提示全身肌肉正在溶解,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同时发生严重凝血功能障碍,从入院到去世仅7天……
而就是生活中常见的感冒药,怎么就会造成如此惨剧呢?感冒又是如何发展成脏器衰竭呢?
据悉,感冒药中多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而乙酰氨基酚属于典型的可引起"药物的固有毒性肝损伤"的药物, 乙酰氨基酚过量时会导致中毒性肌溶解和肝肾衰竭。
什么是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别称泰诺林(Tylenol)、必理通(Panadol)、百服宁(Bufferin),非那西丁的体内代谢产物,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合成酶。减少前列腺素PGE1、缓激肽和组胺等的合成和释放。
PGE1主要作用于神经中枢,它的减少将导致中枢体温调定点下降,体表温度感受器感觉相对较热,进而通过神经调节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抗炎作用较弱。对血小板及凝血机制无影响。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对乙酰氨基酚在3类致癌物(致癌性不明确,可能性比较低)清单中。
根据公开资料,乙酰氨基酚主要用于感冒发热、关节痛、神经痛及偏头痛、癌性痛及手术后止痛。还可用于对阿司匹林过敏、不耐受或不适于应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水痘、血友病以及其他出血性疾病等)。
短期使用一般不引起胃肠出血。用于解热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用于止痛不超过5天。剂量过大可引起肝脏损害,严重者可致昏迷甚至死亡。服用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
而需要注意的是,多数服用感冒药引发的危害生命健康案例中,很多属于长期服用、不按照说明书或者不听从医嘱及药师建议、同时混用多种感冒药或者服药期间饮酒所致。
以上几种情况下,服药期间往往可能导致乙酰氨基酚过量,或者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导致毒性明显增加,也就可能发生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感冒药引发脏器衰竭的症状,药师及患者均需注意。
公开资料显示:与齐夫多定、阿司匹林或其他NSAIDs药合用,乙酰氨基酚会明显增加肾毒性。
哪些药含有乙酰氨基酚?
由于感冒时多有头痛、发热等症状,而对乙酰氨基酚有解热镇痛作用,可以明显改善感冒导致的头痛和发热症状,因此,许多感冒药中含有对乙酰氨基酚。
查询官网,含有乙酰氨基酚的药有3000批次,对乙酰氨基酚不仅仅在泰诺这样的常见解热镇痛药里面,在其他药物里也广泛存在。几乎所有非处方的感冒药或者止痛药里都有,包括常用的康泰克,百服宁、必理通等等。
而大多数号称治疗感冒的中成药也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如维C银翘片等等。
所以,选购感冒药时需要认真的阅读药物说明,搞清楚每片药的对乙酰氨基酚含量。服用的时候,仔细计算总剂量,切忌过量服用,更忌多种感冒药混合使用,具体使用中更要听从医嘱建议。
我国药品说明书中规定,对乙酰氨基酚每日的最大剂量不能超过2克,如果一个人一天内服用了多种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就有可能超量,导致药物中毒。
美国一项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肝衰竭的研究显示,53%的患者(147/275)都是因过量服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非处方药物(OTC),导致肝衰竭。
肝衰竭发展较快,嗜酒者为高危人群
据悉,对乙酰氨基酚所致的肝衰竭疾病进展较快,如不及时解毒治疗,没有进行肝移植的患者中病死率达37%。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服用引起肝衰竭的报道在我国也很多。
服用过量除了可以引起肝衰竭外,还可以导致肾损害、横纹肌溶解、消化道出血、精神异常等多器官功能损害。
而饮酒是导致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最主要因素。
因为酒精诱导肝脏药物代谢的酶发生改变,增加一种损害肝脏的物质(N-乙酰苯醌亚胺)的产生,导致药物对肝脏的毒性增大。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时饮酒,即使服用正常剂量的药,也有可能导致中毒。
长期饮酒者则属于对乙酰氨基酚导致肝毒性的高风险人群。有研究证实,长期饮酒或嗜酒者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更容易发生肝毒性。
对乙酰氨基酚导致肝损伤的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并用其他肝毒性药物或中草药、Gilbert综合征、营养不良、慢性肝病患者、老年人和妊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