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乡县人民医院,患者时常能看到一位头发花白、面目清癯却健步如飞、神采奕奕的老人,他一身整洁的白大褂颇有道骨仙风,使他在人群中显得格外醒目。楼道中,见他走近,一众年轻医生面带敬容纷纷点头:“高主任好!”有护士忍不住伸出手想去搀扶一下,却迎来一阵爽朗的笑声,“不用不用,我没问题!”
这位老人,就是医院内科主任医师、被同事称为医院“百科全书”的高衡。年满90岁,本应在家坐享天伦之乐,可是他还坚持在一线为患者看病。
本应在家坐享天伦之乐的高衡依然躬耕一线。
坚持每周坐诊,还会给患者“加号”
“大家拿好自己的病历排好队,不要着急,有老人小孩的一定要照看好……”13日上午,金乡县人民医院内科主任医师高衡像往常一样到门诊坐诊。10点整,门诊室外熙熙攘攘。叫号、问诊、开药,面对患者,高衡总是挂着和蔼可亲的笑容,耐心细致地解答每一位患者的疑问。对他来说,忙是一种常态,但是忙得不亦乐乎。
“挂到您的号,我像中了彩票一样高兴。”陈先生的父亲肝部某项指标一直居高不下,每天需要吃五六种药,前些天陈大伯在家里突然晕倒,这可把家人都给吓坏了。出院两天后,陈先生还是想请高衡给父亲确认下才放心。
厚厚一沓病历看完,“来,躺床上摸摸肝!”这么多年,触诊在很多内科医生那里已经很少看到了,高衡一直坚持着。
最终高衡确诊陈大伯为免疫性疾病,叮嘱说,“别太担心,吃最基本的一两种药就成,别吃那么多乱七八糟的药了,效果不会太好。”高衡几句简单的话语,看似平常,却总能让他的患者宽心。
20年前,高衡退休后又被医院返聘为内科主任,算下来,他从事内科临床医师工作已有63余年。63年,对于一个正常人的职业生涯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但高衡做到了,几十年如一日的热爱这份工作。
高衡同一科室小王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高衡每次坐诊要看近50个病号,从早上7点半一直看到下午6点左右,8个多小时。“有的时候会有挂不上号的患者,大老远来了,高老还会给患者加号。”
“医院就像我的家,我亲眼看着它一点点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要是现在不让我坐诊了,我还真离不开,也舍不得这里。”高衡说,自己最喜欢的就是给人看病,只要把患者治好,他就很开心、很幸福,心情就好。
身体允许,还能再干几年
“以前内科医生看诊多是用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老三样’,而现在彩色B超、血透机、核磁共振仪等各种先进医疗设备不断投用,也给患者带来更优质健康的服务。”作为医院的“百科全书”,高老对金乡人民医院医疗方面的更新换代深有感触。
“毕业分配工作时,我被分到了济南的一所省立医院。可当年,我母亲因为心脏病,身体情况一直没有好转,我便想找个离家近些的工作方便照顾母亲。”在高衡多次找校领导商量下,被批准调往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因为经常带母亲去医院看病,那时候觉得家乡的医疗水平很一般,老百姓就诊也不方便,就想着用自己的所学帮助家乡的父老乡亲。”1955年高衡几经周转,最终来到金乡县人民医院做了一名内科医生。“到了这里,心里有不小的落差,甚至后悔自己的决定。”高衡说,当时的医院就是一个卫生院的模样,40多人的医生队伍,连个像模像样的诊室和病房楼都没有。
1958年,高衡接到紧急任务:金乡县王庙公社100多人的生产队因误食曼陀罗种子导致集体中毒。“100多人全躺在那里痛苦呻吟,病情严重的还出现了躁动、抽搐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抢救则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从前期治疗到后期观察,三天三夜的时间里,高衡每晚睡不到5个小时。就这5个小时他还不敢睡得太熟,生怕患者病情突然发生变化。所幸,百余人无一人死亡。
“救治的人有不少是家中的顶梁柱,如果人没了,家就散了。看见患者家属跪在面前感激我的时候,我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在家乡扎根工作的使命。”高衡重新定义了自己心中对医生的看法,他说,每一位医生都应该不怕苦不怕累,把患者治好了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耄耋之年,高衡深知自己力量有限,所以他从来不吝于将自己的所学传授给年轻一代,“其实我现在培养的年轻人不少了,这样一代接一代,人们的健康就有希望了。”他说,做一个医生要始终如一,只要自己身体允许,他还能再干几年。
扫码看访谈视频
我们相信原创的力量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
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健康幸福路上
我们愿意陪您一起认真走下去……
济宁卫生计生新媒体内容合作(长按可复制)
Tele:18678730171
来稿请洽:qlwb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