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微新闻|中国中医药肾脏病防治联盟年会在穗召开

应对“沉默”的慢性肾病  要“治”“管”结合


都说尿液是肾脏是否健康的一面镜子,如果多次发现蛋白尿或血尿,很可能慢性肾病已经悄悄赖上了你。也正因为其具有知晓率低、防治率低、合并症认知率低的“三低”特点,并常常以临床表现不典型、发病症状不明显的“伪装”出现,慢性肾脏病(CKD)被誉为“沉默的杀手”。

“慢性肾脏病还具有‘高发病率、高进展率、高费用’的‘三高’特点,其发病率丝毫不亚于冠心病糖尿病,在美国大约为13%,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CKD的患病率为10.8%,据此估计中国成年人中大约有1.2亿的CKD患者,其中尿毒症的患者可能达100-150万人。”在8月17日举办的中国中医药肾脏病防治联盟、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肾病分会暨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上,记者获悉了这些骇人数据。

大会主席——中国中医药防治联盟理事长、广东省中医院肾病大科主任刘旭生教授

“CKD起病隐匿,我国CKD知晓率不超过10%,部分患者在就医时已进入尿毒症”,中国中医药肾脏病防治联盟理事长、广东省中医院肾病大科主任刘旭生表示,“尿毒症的患者最终需要透析治疗,目前全国尿毒症透析患者30多万人,每年花费270亿元。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延缓CKD患者的疾病进展,延缓尿毒症患者进入透析的时间,将为个人、家庭、国家、社会节省大量的费用和资源。”

据悉,会议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国中医药肾脏病防治联盟、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医院承办。聚焦“名医传承、CKD非透析防治、腹膜透析管理、慢病管理、护理研究”等议题。

大会特设专家论坛,邀请国内领域知名专家围绕肾病防治和慢病管理热点问题展开讨论 

“本次会议的还有一个重要特色,就是针对目前围绕肾脏病中医药防治的困惑问题特设一个专家论坛,中医药如何顺应医改新形式发挥作用,专科联盟如何更好地实现分级诊疗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还有慢病管理目前的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等等,来自全国的知名专家从不同角度一起探讨,共同寻求突破。”刘旭生表示。

邹燕勤国医大师介绍《学习<内经>理论谈中医肾病的临床创新思路》

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肾病学术带头人杨霓芝教授介绍《谈谈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防治》

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广东省中医院杨霓芝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王耀献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博大肾科医院院长王钢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长江学者汪涛教授以及国内肾病界多位著名的中西医学权威专家出席了本届年会。

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脏病颇具优势

广东省中医院肾病专科是“九五”至“十二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单位,验收期间曾被评为全国“优秀重点专科”,也是“十二五”国家局重点专科大组长单位之一,牵头协作组主攻病种慢性肾衰和血尿的验证研究。2008年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慢性肾脏病”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牵头慢性肾脏病的研究。2018年入选首批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与解放军总医院、珠江医院等强强联合进行疾病攻关。

专科努力发挥中医药优势,提高中医药在防治慢性肾脏病中的贡献度,为了验证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取得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该院肾病科牵头进行了严谨设计、严格质控以及多中心协作的大型临床研究,在全国21家单位进行了临床试验。研究显示,中药补脾益肾方与西药对照组相比,在延缓慢性肾脏病4期进展上具有更优的作用。而在安全性上,补脾益肾方与西药组相比,并无副作用的增加,破除了国际上肾病晚期患者不能使用中药的言论。

让肾脏病患者成为内行的“健康管理师”

慢性肾脏病发现得越晚,肾功能下降得会越快,有研究表明,CKD患者如果缺乏规范的治疗,肾小球滤过率可能以每年4-6%甚至更快的速度下降。专家表示,提倡应该尽早对CKD患者进行干预及规范管理,包括治疗原发病、减少危险因素、保护肾脏、预防并发症、调整药物剂量等,可能会带来很大的获益。

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慢性肾脏病,面对如此庞大的病人群体,单靠医护人员的力量很难满足医疗需求,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干预和管理CKD患者呢?

省中医院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探索,2009年,该院肾病科结合中医“治未病”理论与慢病管理的先进理念,率先在国内成立了首个中医特色的慢病管理门诊。

与其它普通门诊相比,主要有3个特点:(1)门诊不再以药物作为唯一治疗手段。更注重通过多形式的培训,教导患者发挥中医养生治病的优势,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减少慢病的各种危险因素。(2)转变传统的医患关系模式。力争将患者训练为能自我管理疾病的内行患者,让其意识到慢性疾病的治疗需要自身的积极主动参与,而医护人员只是作为教练员的身份给予指导和陪伴。(3)实施责任制的随访照护。门诊要求护士责任制照护,通过电话、微信、QQ等现代通讯手段对慢病患者实行长期跟踪随访,实现“全程的管理”,改变以往门诊患者与医护人员接触时间短,看完病回家就无人照护和管理的状态。

年过7旬的陈婆婆,有10多年的高血压病史了,2012年发现血肌酐异常,双下肢反复浮肿。2015年7月前来就诊,查肌酐显示481umol/L,被诊断为慢性肾脏病5期。专科医生就介绍她来慢病管理门诊。专职护士首先给陈婆婆评测了她对于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发现她在用药、饮食和治疗上有很多不足,血压控制不良,没有执行优质低蛋白饮食,用药也不规范,导致肾病进展很快。门诊为她量身制定了慢病管理方案,让她参加肾病基础教育课程,记录饮食作业,指导平时运动和中药特色疗法。在慢病管理门诊治疗半年后,陈婆婆的血压和肌酐得到控制并逐渐下降,水肿缓解,目前仍然持续接受慢病管理及中医药综合治疗。

像陈婆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省中医院慢病门诊现在长期管理的慢性肾脏病患者达2500多名,肾病科曾经对接受管理的572例CKD3-5期患者进行分析,其中CKD4期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率为1.35ml/min,数值低于国际标准的下降率,说明该院管理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

刘旭生表示,“发挥中医药延缓CKD进展的优势,突出中医慢病管理的特色,分层分级管理,从源头到疾病的发展过程每个环节加以干预,建立终生制的随访教育管理模式,是防治CKD的有效途径。” 

刘旭生还提醒,肾脏病起病隐匿,临床往往不易被发现,定期进行健康查体是早期发现肾脏疾病的重要手段。尤其有肾脏疾病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疾病等的患者,应比一般人更加小心。体检切勿忘尿液检查,尿液检查是筛查肾脏疾病一项简单而重要的项目,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尿液检查,定期进行肾功能、肾脏B超等检查,可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肾脏疾病。




通讯员:李雪  揭西娜

编辑:朱海媚   责编:宋莉萍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