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宝宝发烧感冒,宝爸宝妈你们会如何处理呢?

如何认识和处理发热症状?

什么是发热?发热是疾病还是症状?有些医院还专门设立一个发热门诊科室是为什么?平时出现发热怎么处置?发热如果不处理会怎样?小编告诉你,发热是临床常见症状,而且发热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危及生命的哦。带着这些问题你心中有没有答案呢?自家小孩发高烧了你会手忙脚乱吗?


秋高气爽


发热的病因病机


发热,指的是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者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之为发热(fever)。

临床中发热的病因一般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感热性发热见于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和寄生虫感染等;非感染性发热见于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时常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㈠人体正常体温:直肠温度36.9-37.9℃、舌下温度36.7-37.7℃、腋下温度36-37.4℃,所以人体正常体温一般是36-37度左右,受内外因素影响会有波动。

㈡发热程度分类:

低热体温是37.3-38℃;中热体温是38.1-39.℃;

高热体温是39.1-41℃;超高热体温是41℃以上。

㈢发热类型:

稽留热(每日温差≤1℃)

弛张热(38-40℃,每日温差≥2℃)

间歇热(相隔数日再发热)

波状热:热度逐渐上升,达高峰后又逐渐下降至 低热或常温,如此反复如波浪,见于布氏杆菌病。

回归热:回归热是由回归热螺旋体经虫媒传播引起的为周期性高热伴全身疼痛、肝脾肿大和出血,重症可有黄疸。

不规则热:指发热时体温波动的范围极不规则,持续时间也不一定,体温曲线毫无规律。体温常在38℃左右或波动于37~40℃之间。临床可见于多种疾病

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症状特点

① 体温上升期:体温上升的方式有骤升型和缓升型。患者出现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畏寒和寒战等症状。

② 高热期:体温上升到高峰后并保持一定时间,短则数小时,长则数天,甚至数周,持续时间的长短就病因而异。患者表现为皮肤发红、灼热感、呼吸加深变快、心跳加快、出汗等症状。

③ 体温下降期:体温开始下降并降至正常水平,患者表现为出汗多、皮肤潮湿等。

发热的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原则:注意合理休息、适当补充营养物质、水分和维生素。对高热者用冰袋和湿毛巾冷敷,或用50%酒精擦拭四肢、胸痹、头颈部以帮助退热。

药物治疗原则:1.在明确病因和进行吧病因只在的前提下用药,退热药物属于对症治疗药物,不能替代病因治疗,所以用药前应该明确病因,同时积极治疗病因。2.严格掌握用药指征,患者必须在医师指导下正确使用退热药。3.患者不宜同时应用两种以上的解热镇痛药,以免引起肝肾、胃肠道的损伤。并且用药后不宜饮酒或者含有酒精的饮料。4.具体用药类型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同时如果购买感冒发烧类非处方药请看清不同药物组成成分,避免都含有解热镇痛药而导致剂量叠加。


 儿童高热的处理与治疗 

1、物理降温:可用50%酒精擦浴胸背部、四肢,或用冷水、冰块、冰袋放置于大血管、前额处。(麻疹等出疹性疾病患儿不宜采用冷敷和酒精擦浴降温,以免刺激皮肤,影响皮疹透发

2、药物降温:临床常用的有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解热作用缓和持久,抗炎作用极弱,无明显胃肠刺激;阿司匹林,退热作用强,较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时,胃肠道不良反应比较明显;布洛芬,退热速度快,效果显著,胃肠道反应率低于阿司匹林。药物使用必须在医师指导下根据患儿病因病情选择对应退热药。

3、中医中药降温:对轻中度发热的患儿,可选用发汗解表、清热镇惊解毒的中药或者中成药,可使患儿体温下降。中药处方必须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切勿随便抓药给患儿吃,避免药不对症,延误病情。

4、中医小儿推拿:小儿推拿是一种减少吃药、输液挂瓶、打针,无毒副作用的绿色疗法。请在专业中医师或者推拿师辩证论治下,进行小儿推拿治疗。

【注意】小儿高热惊厥的处理:一般见于4岁以下小儿,因为神经系统未完善,一旦发热超过39℃,便会出现了两眼上翻或斜视、凝视、四肢强直并阵阵抽搐,面部肌肉抽动,伴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口吐白沫等。

处理:发作时如果在家里,家长用毛巾或者薄衣物裹着汤匙,然后伸进患儿口中让其牙齿咬住,避免咬到舌头;让患儿头部侧仰,防治呕吐物误呛入气管;通过小儿急救穴位掐人中、掐威灵、掐合谷、掐老龙、掐十宣等穴位。若上述处理,小儿仍然不断抽搐10分钟以上,应该立即送往医院治诊治,避免抽搐时间过长发生意外或者大脑受到不可逆的损伤。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版权给原作者所有

中保职业技能培训学校长期开展中医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包括针灸推拿、拔罐刮痧、艾灸刺络、正骨整脊、中医体质减肥、小儿推拿、催乳师(产后康复)、新九针(针灸提升)、中医外治膏药制作班~

提供试听/实用干货/中医课程

长按识别 关注我们!

联系电话/微信:13584019959(汪老师)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