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医君
当60后沉迷于广场舞
70后热衷于炒股
80后为工作奔波的时候
90后已经走上了养生的道路
今天整理的这33条最实用的健康常识,大到用药就诊,小到洗脸刷牙,希望对疏于关注健康的我们能有所帮助!
01
老人们有一个说法是总要舌头,可能是最近没吃肉的原因,其实不然,一旦发现经常”咬舌头“,或伴有头晕、走路不稳、说话不清楚等症状,小心是中风前兆,需要及时就医。
02
80%的直肠癌可以通过直肠指检被发现,即使毫无症状,40岁以上的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直肠指检。
03
无论是专家还是普通医生,第一次就诊,都要走正常的检查流程。如果是普通疾病,可以闲杂普通门诊做完基本的化验检查。
04
如果外出没带钱,有手机就万事足,所以何时何地,手机成了我们的生活必备品,但是如果头部弯曲60度时,颈椎相当负重45斤,既相当于一个7岁儿童的体重。
05
荷兰生物学家完成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接吻10秒钟传播的细菌多达8000万。虽然细菌数耸人听闻,但是这种细菌却十分有益,可以促进免疫系统健康。
06
你在抖腿的时候,是不是爸妈的一记铁拳就已经落了下来,因为在老人的观点里,抖腿就是抖财。其实抖腿既可以放松肌肉,又可以缓解紧张、焦虑。但控制不住的抖腿,可能是得了“不宁腿综合征”。
01
舌苔上的味蕾高低不平,也是藏污纳垢的地方,容易造成细菌堆积。会逐渐侵害到牙齿、牙龈。
02
洗澡时间过长,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低血糖、一氧化碳中毒等风险。基本控制在15-20分钟即可。
03
洗面奶等护肤品沾到发际线,如果不清洗干净,易导致皮肤干燥、毛孔堵塞,甚至皮肤过敏。
04
无论大便还是小便,都建议从前向后擦拭,以提高病菌的防御能力。
05
内裤上的分泌物大多是蛋白质成分,如果不及时清洗,很容易滋生细菌。
06
超过这个时间,人会进入深度睡眠,睡得时间过长,醒来会觉得没有睡够、更疲劳。
07
很多人为掉头发而苦恼,但实际掉发数量在50-100根属于正常,如果超过100根,并且持续3个月以上,就要算脱发了。
08
水温太高,不仅刺激心脑血管,且破坏角质层,应40度为宜。
糖尿病人尤其要注意,以免造成外伤,不易愈合。
01
生香蕉中含有较多的鞣酸,对消化道有收敛效果,会抑制胃肠液的分泌和蠕动,摄入量高多会加重便秘,熟透了的香蕉才有缓解便秘的功效。
02
如果吃太多橘子,其中的胡萝卜素大量进入血液,就会沉积在皮肤角质层和黏膜部位,出现黄皮肤。黄色通常会出现在手心、脚底、脸上。
03
一些消化不好、食欲不佳的老人或病人,最常用大米粥配咸菜的吃法。虽然能饱腹,但营养含量极地。可以小米粥、山药粥,搭配凉拌菠菜、木耳黄瓜丝等。
04
吃饭太快,消化液不能及时释放,容易造成消化不良,长期会引起消化系统疾病。专家建议早餐时间为15-20分钟,中、晚餐时间保持在半个小时左右,每口饭至少咀嚼20下。
05
蛋清早已凝固,蛋黄也微微凝固,颜色金黄。此时,抗营养物质被破坏,也能将沙门氏菌控制在安全范围,且营养保留较完整。
06
在烹饪过程中,时间越长,其温度就会越高,氨基酸遭到破坏,营养反而降低。
07
螃蟹和柿子不能同吃,柠檬和虾不能同吃,菠菜和豆腐不能同吃,鸡蛋和豆浆不能同吃,专家已经证实,这些都是谣言。
01
抱头式仰卧起坐颈椎和颈部软组织承受很大的外力,如果受力不均,容易造成肌肉和韧带拉伤。
02
膝关节是全身最重要的负重关节,而中等速度跑步时需要承担4倍于自身体重的分量!关节承重过高,就会引起磨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03
如果每天慢步走,加上日常的步行数,1万步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快步走,每天6000步就足够了。
04
看到这条信息,小编笑得开心极了,因为平时小编走路特别快。研究表明,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0.9米/秒,低于0.6米/秒的人死亡风险增加,超过1米/秒的人寿命较长。
05
运动时用口呼吸,虽然能多吸进些空气,可是冷空气大量进入气管和咽喉,容易引起咳嗽、气管炎、腹痛。
01
说明书上写着的1日3次不是跟着三餐服用,而是1天分为24小时,每8个小时服用一次。
02
退烧药起效时间因人而异,一般为0.5-3小时。若两次间隔应间隔4-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03
一般的会引起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会有晕厥,休克,所以服药后最好是一周之内忌酒!
04
饮用止咳糖浆时,会有部分药液停留在发炎的咽部黏膜表面,形成保护性的薄膜,减轻黏膜炎症,阻断刺激,缓解咳嗽,所以喝完糖浆5分钟内不要喝水。
05
药物服下后30分钟到1小时,才可在胃肠内溶解,并逐渐被小肠壁所吸收,如果服药后马上运动,会使药物吸收缓慢或不彻底,影响药效。
06
会降低药效,药物直接接触角膜,也可能会给角膜带来更多的药物性损伤。
07
输液速度如果过快,易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衰或肺水肿等不良反应。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输液总量和输液目的等多方面因素确定。
都是满满的干货
快分享给身边有需要的人看!
来源:科普中国、百家号、搜狐健康、网易健康及相关网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