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南派阿胶喀什复兴 上海医药技术创新助力产业扶贫

9月26日,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医药精准扶贫案例进行了深度报道——


南派阿胶是被尘封在老上海人心中一段抹不去的记忆。对素有秋冬进补习惯和膏方文化的上海来说,上世纪90年代上海中药制药一厂生产的优质阿胶,被市民亲切地称为“驴皮胶”。它与细腻温润的江南文化一脉相承,凭借着选料严苛上乘、工艺繁复精细、依古法纯手工操作、最大限度去除杂质等特性而著称,曾作为拳头产品专供出口,一时风光无两。随着“生产北移”“原料西进”的大环境,原材料驴皮越来越少,无奈于上述种种客观条件的制约,上海中药制药一厂集中力量于中药新剂型的研发,停止了南胶的生产。对制胶工艺和原料皮要求极为严苛的南派阿胶慢慢淡出了大众的视野。


工艺失传是令中医药人最为心痛的事。为实现品牌复兴、传承工匠精神,上海上药神象健康药业有限公司积极响应上海市国资委和援疆号召,毅然肩负起复兴南派阿胶工艺的重任。短短两年时间内,上药神象依托和发挥喀什当地的资源优势,结合自身科研技术上的创新转化,对失传的南派阿胶工艺进行抢救性恢复,在拉动喀什当地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传承了上海老工艺,实现了民族品牌复兴。


回顾南派阿胶复兴之路,上药神象质量研发团队至今记忆犹新。“毛驴之乡”喀什有着原料充足、生态喂养等资源优势;对口援助企业在当地也是拥有三十多年阿胶生产经验的药企,产品选材纯正、认证管理完善,这些都确保了阿胶产品质量源头的可控性。解决了上述问题,该如何复兴细腻严谨的制胶工艺,如何确保南胶原料的道地纯正,成了上药神象团队面临的一大难题。


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南胶技艺,质量研发团队几经周折拜访到了多位原中药一厂的质量研发技术人员、生产操作工和企业老领导,通过开展座谈论证,搜集整理南派阿胶的生产工序,又在其中推选了已是耄耋之年的原中药一厂的老胶师,请他们前往喀什现场考察驴皮、水质、加工场地等,并通过一系列指标精细化评审。在喀什药企,老胶师还现场手把手传授新疆员工如何选皮、刮皮。最终制定了南派阿胶熬胶的工艺和流程。


在此期间,上药神象团队对复兴南派阿胶的重任不敢有一丝懈怠,他们发挥技术研发优势,利用现代药理学研究手段去探究南派阿胶工艺特色与生物药效学功能之间的关系,阐明南派阿胶工艺优势及效价,研究驴皮阿胶关键鉴别性成分指标,建立起防假辨假的质量控制体系,并将研究阶段性成果及时应用与落实。就这样,第一批南派阿胶才应运而生。



第一批南胶生产出来后,质量团队马上请老胶师前来品鉴,后又经过曙光医院等多位专家盲测,对于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恢复南派阿胶的制胶工艺,熬制出如此品质纯正的南派阿胶,老胶师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随后,上药神象与援疆办通力合作,确立了从研发到生产,再到市场推广的全方位对口支援方案,用现代科学、量化标准运作传统工艺,终于使得停产近20年的南派阿胶重回市场。


2017年下半年,上药神象更是瞄准市场需求,结合喀什当地优质的核桃、红枣等特产资源,开发并上市了“神象阿胶糕”。今年年初,在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的见证下——上药神象与受助药企合作再次升级——大量资金投入饲草料生产和毛驴养殖等产业链前端。南疆各地也借此良机,大力发展养驴产业,同时随着系列产品的开发又带动了当地农副土特产走向产业化、市场化,形成了以阿胶为拳头的产业集聚效应。



“有了阿胶,我又有了新的生活希望。”49岁的维吾尔族工人阿布力孜·阿不赛买提对上药神象团队感激连连。随着上药神象援疆产业合作的不断升级,他的月收入从几百元达到如今的4000多元,家庭生活得到很大改善。随着产业升级以及运作模式的日渐成熟,该项目每年帮助100余贫困户实现增收,解决300多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助力更多家庭精准脱贫奔小康。


以技术创新助力产业扶贫,是上药神象履行社会责任的宗旨;严把质量关、匠心铸良品、传承传统工艺、实现民族品牌复兴,是上药神象人努力奋斗的信仰。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责任和品牌信仰的推动下,上药神象开启了一场“追根溯源、文化传承”之路,并在“传统+创新”的双轮驱动下,不仅让高品质产品得以复兴,继续为大众健康贡献力量,更为精准脱贫事业做出了一个国有企业应有的担当。


相关链接

“大国攻坚 决胜2020”上药神象精准扶贫案例入选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原链接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