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诺华一直通过资本重组、放弃非核心业务等方式,来强化自身的优势业务。对于诺华的拆分和剥离,其现任全球首席执行官瓦斯•纳西姆强调说:“我们将转型为更专注的医药公司”。为了聚焦核心领域,越来越多的外企通过剥离核心业务,剥离产品,转让销售权,甚至裁员等方式来节约资本,集中发力创新药领域。
美敦力是医疗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公司,2015年超越强生成为了全球大型医疗器械公司。美敦力业务主要分为四大版块,分别为心血管业务(简称 CVG)、微创外科业务(简称MITG)、恢复治疗业务(简称RTG)、以及糖尿病业务(简称DIAB)。美敦力的骨科业务属于RTG,而RTG的份额只占总体的25%。美敦力2017财年的总营收为297亿,骨科所在的RTG部门,营收73.66亿美元。
作为美国一家拥有百年发展历史的公司,2007年未转型前的BMS是一家以科研为基础、从事医药和保健产品的多元化公司,业务遍及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曾拥有全球5万多名员工,年销售额达200多亿美元。2007年,经营一百多年的BMS做出重大战略调整,转型成多元化特药生物制药企业。此后的BMS也在全球进行战略性部署,变成多元化的特药生物制药企业。
10月3日,罗氏宣布收购专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英国公司Tusk Therapeutics,收购总额达到7.85亿美元。Tusk Therapeutics是一家私营的免疫肿瘤学公司,由大股东Droia Oncology风投公司于2014年成立,专注于发现和开发治疗性抗体,利用免疫系统的力量来改变癌症的治疗。
日前,国外网站消息指出,礼来正在寻求收购罗氏旗下日本中外制药(Chugai Pharmaceutical)株式会社的口服、非肽类GLP-1受体激动剂OWL833,希望可以填补其糖尿病产品线组合,公司将该药物描述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1期准备资产。
近日,位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Dragonfly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与默沙东(MSD)公司达成了一项高达6.95亿美元的合作协议,联合对通过Dragonfly公司独有的技术平台TriNKET研发的实体瘤癌症免疫疗法进行开发和市场推广。
经过120多年的发展,强生的已经形成了由制药、医疗器械和消费品三大主营业务驱动的结构。通过历年的营收数据可以看出,制药业务一直是强生的大头。强生每年在技术的投入超过20亿美元,现在已经初见成效。
默克集团是世界制药企业的领先者,总部设于美国新泽西州,是一家以科研为本,致力于研究、开发和销售创新医药产品的跨国制药企业。公开资料显示,默克消费者保健部门雇用着约3800名员工,在40个市场拥有多个知名品牌,每年的收入超过十亿美元。
据外媒报道,此前生产面向消费者的基因测试盒的 23andMe,已经与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GSK)达成了新药研发方面的合作。双方将分摊新成立的合资企业的成本和营收,同时葛兰素史克宣布向23andMe投资3亿美元。据悉,本次合作旨在充分利用23andMe收集的大量临床信息,以助于研发特别针对某些患者群体的产品。
美国雅培制药有限公司成立于1888年,是一家领先的、产品广泛的全球医疗保健品公司,产品涉及营养品、药品、医疗器械、诊断仪器及试剂领域。公司业务遍及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性生物技术公司CSL有限公司曾在去年以3.5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3.4亿元)收购人福医药集团子公司武汉中原瑞德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瑞德”)80%股权。2017年8月3日,CSL正式宣布已经完成与人福医药的交割并已经接管瑞德公司的业务运营。
拜耳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公司的总部位于德国的勒沃库森,在六大洲的200个地点建有750家生产厂;拥有120,000名员工及350家分支机构,几乎遍布世界各国。高分子、医药保健、化工以及农业是公司的四大支柱产业。公司的产品种类超过10,000种,是德国较大的产业集团。
图文来源:中国制药网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朋友学习,更多精彩分享请关注制药网微信,微信号:zyzhan_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