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长有没有发现
有时候和孩子沟通的时候
孩子一直在回避
沟通的时候不情不愿
有种“尬聊”的气氛
这时候就要思考一下
自己与孩子的沟通方式是否合适了
这次月考我进步了两个名次,我很高兴地回家告诉爸爸妈妈,结果爸爸“嗯”了一声,妈妈在厨房里说:“不错呀,你们班的某某考得怎么样啊?你要多像人家学习,不仅学习好,琴也弹得好,对人有礼貌……”我一下子就没心情了,我只想让他们表扬我一下而已,就这么难吗?
案例分析
案例中的主角是个七年级女生
月考成绩的稳中有进让她很开心
兴冲冲地回到家,希望与父母分享这份喜悦
可听到的却是父母对“别人家的孩子”赞赏有加
心情一落千丈
内心不禁发问:表扬一下就这么难吗?
其实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但是又有诸多顾虑:总是鼓励表扬,怕孩子骄傲,所以用“别人家的孩子”来激励自己的孩子;总是批评指责,怕孩子自卑,又经常虚夸孩子——“你真棒”,却说不出棒在何处。甚至听到亲戚朋友表扬自己的孩子,反而会说自己的孩子不够好以示谦虚。案例中的父母就属于“激励”型,殊不知“别人家的孩子”已经上了自家孩子的“黑名单”,不仅没有激励作用,久而久之反而会让孩子关闭对父母的心门。
那么面对孩子发出的信息,我们要怎么回应,才能不仅有效抵达孩子的内心,还能够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促进亲子沟通呢?总结起来,做好“三跟”——跟情绪、跟思路、跟行为。
1.跟孩子的情绪
案例中的孩子心情明显高涨,内心有预期——父母也会跟她一样开心。而父母却没有能够察觉孩子的情绪状态以及情感需求,还停留在旧有的一贯状态下,没能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情绪对接,所以孩子的心理落差很大,父母再说什么,也没有心思听下去,反而觉得父母不是真的关心自己。这个时候如果家长能够做到“开心着孩子的开心,快乐着孩子的快乐”效果会更好。
有的时候孩子放学回家明显不开心,家长可不必急于推测与追问:是不是又跟别人打架啦、是不是被老师批评啦、是不是被罚啦等等。看到孩子不开心,轻轻地问一句“看到你眉头紧锁,好像不开心?”给孩子一个情绪的缓冲,让他感受到你看到了他,虽然他没说话,但你跟他感同深受,理解他,随时愿意听他说。当我们察觉到孩子情绪的时候,将自己的情绪调到与孩子同频共振,这样交流的效果会事半功倍。
2.跟孩子的思路
案例中的孩子在说自己的成绩,父母顾左右而言他,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在应付自己,并不是真心地倾听,而是一味地表达对自己的要求,将他们的想法强加于自己。所以一听到父母这么说,不仅心情变差了,而且没有心思再听下去。如果父母接着问“看你这么高兴,一定是考得不错,快跟我们说说都考了多少分?”接着鼓励孩子下次继续努力,可能谈话的效果会更好。
生活中也有很多父母,喜欢将孩子的各种表现与某些事情相连,比如学习成绩。无论什么事情,都能绕到与此相关:和朋友吵架了,需要父母安慰时,心情还没有平复,安慰还没有足够,父母就开始“教育”——要学会忍让,心平气和,你这种暴躁的脾气,怪不得成绩总是上不去。这些都是没有跟好孩子的思路,半路绕道父母想说的话题上,从而导致亲子对话被“谈死”。造成下次再遇到这种问题时,孩子就不愿意跟父母说了。
3. 跟孩子的行动
跟上孩子的情绪和思路,能够让我们及时与孩子进行有效的互动。如果要让这种互动始终保持,还需要跟孩子的行动。
案例中的孩子成绩考得比较理想,这是她努力学习的结果,如果父母想让她的这一行为持续保持,不妨借助本次成绩肯定她之前的努力,同时表示自己要像她学习,在工作上也取得进展,以促进孩子努力学习这一行为的持续发生。
很多父母是跟孩子行动的“高手”,孩子喜欢公益,父母跟孩子一起去做义工;孩子喜欢钢琴,父母拜孩子为师在家学习;孩子是运动高手,父母跟孩子一起竞技。在共同的活动下,亲子沟通更加多元化、立体化,也更加顺畅、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