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其气清肃,其性干燥。每值久晴未雨、气候干燥之际,常易发生燥邪为患。由于肺可呼吸,肺合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故当空气中湿度下降时,肺、大肠与皮毛首当其冲,这是燥邪致病的病理特征。
燥邪伤人,易伤人体津液,所谓“燥胜则干”,津液既耗,必现一派“燥象”,常见口干、唇干、鼻于,咽干、舌干少津、大便于结、皮肤干甚至皲裂等症。
秋令燥气又有温凉之分,一般认为早秋气温尚高,故为温燥;晚秋气温下降,故为凉燥,无论温凉,总是以皮肤干燥,为其特征。
皮肤瘙痒症是一种无明显原发性皮肤损害而以瘙痒为主要症状的皮肤病。中医称之为“风瘙痒”。
《外科证治全书·痒风》记载“遍身瘙痒,并无疥疮,搔之不止”。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血虚肝旺,或风邪入侵,以致阴血不足,肌肤失养,生风生燥;或因风热湿热之邪,蕴阻于肌肤,肌肤蕴热,不得疏泄所致。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因素比较复杂,常见的内因有感染性疾病、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肝肾疾病、自身免疫病等。外因与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皮肤情况等有关。
局限性瘙痒症主要由局部疾病或刺激所致。
皮肤阵发性瘙痒,痒无定处或局限于身体某些部位,以阴部、肛门周围、头皮、小腿较为常见。无原发皮损,反复搔抓可见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和苔藓样变等继发皮损,甚至继发感染引起毛囊炎、疖、淋巴结炎等。易反复发作。有发于秋末冬季,因寒冷干燥诱发;亦有发于夏季,因潮湿多汗诱发。
全身性瘙痒症包括老年性瘙痒症、冬季瘙痒症、夏季瘙痒症等。
皮肤瘙痒症的容易诊断,但是治疗关键在于寻找病因,去除诱因。如果病程反复者,需要进一步做相关的检查,除外糖尿病、肝肾疾病等引起的皮肤瘙痒。外阴肛周的瘙痒也要注意真菌、寄生虫的检查。积极治疗原发病,有利于本病的缓解和痊愈。
此外,注意保湿润肤,忌强碱性皂液清洁,避免搔抓和热水烫洗等,贴身穿纯棉内衣,忌食辛辣发物,还要调畅情志,避免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