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一座依河而建的城市。喝黄河水长大的兰州人,骨血里都透着一股黄河气:朴实厚重,有沉淀,也奔涌着热情。
甘肃·榆中·庙湾里
24 october 2018
●第一可以收集病例,及时了解病人情况,建立患者档案库;
●第二可以把我们的服务做的更细致深入,切实地解决老百姓看病用药的需求,这是利民的好事。
一天拜访五位患者,听上去似乎是个挺轻松的活,然而,广袤的大西北给我们好好上了一课。
早上九点出发,10月底的兰州,已经带着点寒意。走惯了城市有些拥挤的大道,突然闯进兰州这片人烟稀少的土地,最初我们还有些兴奋,道路两边是绵延起伏的土丘,一路兴高采烈。当兴奋劲过去后,疲惫逐渐浸染着每一个人的神经,车上慢慢变得沉默,睡意一波一波地袭来,但是坐在一旁的张亚红经理依然在紧张地处理着工作。短信、电话,微信纷至沓来,这个只有几平米的小空间,就是她的移动办公室。在西北,你不得不学会抗住长途奔波的疲劳,让你的大脑在一路颠簸疲惫中依然保持高效率地运作。
张亚红经理
到达目的地榆中县甘草村的时候已是中午,张亚红经理身上看不到丝毫疲惫,一路上特别熟络地跟村民们打着招呼。
来到第一个患者丁耀福家,她特别耐心地询问丁大爷的近期身体状况,用随身携带的呼吸家检测仪给他做健康检查。丁大爷是50年的哮喘,之前的情况特别的严重,跟人说话的时候,可以听得出来特别明显的喘息声。以前他都是依靠输液来缓解症状,后来村里做推广活动让丁大爷了解到了银黄清肺胶囊,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始服用。用了一段时间,有一天老伴跟他聊天的时候就发现,丁大爷说话不喘了。丁大爷自己也觉得气顺了很多,就一直服用至今。
第二个患者黄德忠已经80高龄。没进院子门的时候就听到一阵热闹的狗叫。然而当老人打开远门迎我们进屋,我们才发现老人是一个人居住。儿子儿媳外出打工,老爷子一个人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毛巾都是白白亮亮的。老人精神状态很好,一直乐乐呵呵的招呼我们。
给大爷做完检查,大爷的检测结果却不是很理想。问了大爷才知道,之前症状好转了不少,他就把药给存着了,没舍得继续吃,想留着以后用。生活的沉重与不易,总会在不经意间,特别真实地呈现在你面前。
后续我们又回访了两名患者。其中一户患者李大爷,自身患有哮喘的毛病,然而祸不单行,他的老伴常年偏瘫在床,需要照顾。屋里的摆设特别简陋,天气转凉,老人的床上却只垫着两层很薄的床垫。询问有没有坚持服药,老人支吾着不太愿意说话,只有窗户里透进来的风呜咽着,诉说着疾病给这个苦苦支撑的家庭带来的沉重负担。张亚红经理出门后忍不住红了眼眶,自责没有了解清楚情况,哪怕拎些米面粮油也多少能给老人带去一点帮助。
另外一户患者住在庙湾里村,家在山顶,老人的儿子老早就站在山坡上望着,山沟有些偏僻,导航都不太灵光,他就给我们打电话指路。山坡上在修路,车开不进去,张亚红经理穿着高跟爬了好一段土坡。
到了患者家里,用呼吸机给老人做监测,老人吹气都很困难,吹完都要很痛苦的咳嗽,询问起病患的情况,老人说自己没有去医院做过系统的检查,山里偏远,光是下山都要花三十块钱雇个车。往返一趟的路费,都要占掉当地低保的大半。老人的儿子年近40仍未结婚。这座山头仿佛是个孤岛,隔绝了所有的希望,孤岛上的人也似乎习惯了这种绝望。望着刷着白漆的围墙,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扶贫,更重要的是扶志。
回程的时候,因为道路狭窄,车辆无法直接掉头,半个车轮悬在十来米高的山坡上,张亚红经理踩着高跟轻车熟路搬起修路的红砖垫在车轮下边,来来回回折腾好多次总算有惊无险的把车掉了个头,随行的我们都叹为观止。
她说,能吃多大的苦,就能享多大的福。
最后一户患者家是在定西市内官镇,这是当地最大的镇。
到之前,天已泛黑。张亚红经理特意在镇上给老人家买了些糕点。老人见到我们特别高兴,脸上的笑容都止不住。
这已经是张亚红经理第三次来她家做回访了。
老人之前喘的很厉害,走路都费劲,出不了门,现在坚持服用银黄清肺胶囊两个月,效果也很明显,基本不喘了,还可以出去散步。检测结果也是我们当天回访的患者中最好的。之前市场专员写报告说明老人情况,很多人一度不相信,被西北大区总监刘志成痛批:“你们能不能不要夸张,写点真实的东西!”张亚红经理哭笑不得:“这就是真实情况啊!”临出门,腿脚不便的老人坚持要下台阶送我们出门,我们再三让奶奶回屋,奶奶就让老伴一直送我们到路口才回去。
一天回访下来,横跨两个市,往返200多公里,张亚红经理对我们说辛苦了,其实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业务常态。回访第三天,张亚红经理的团队就前往白银市景泰县做“寻找老慢支”活动(200多公里的距离,路况不算太好,近4个小时车程)。
这一路走过来,收获了很多的感动。
想给兰州的团队写点煽情的文字,他们值得最热情的赞美,但西北的风容不下矫情,西北的土丘上有一种野草,只要下一点点雨,就能让你看到无限的希望和生机。
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