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治早产儿、病情极危重患儿、胃肠道外科手术患儿以及胃肠外营养补充患儿是新生儿科日常临床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患儿的救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需要通过静脉通道输注高热卡静脉营养及治疗用药。因此,既快又好地成功建立通畅的静脉通道就是打开了一条非寻常患儿救命通道。
这个救命通道的建立有哪些方法呢?各有什么优缺点呢?下面让我们一一道来。
目前,上述这些年龄患儿的静脉通道的建立在临床上有3种,即周围静脉穿剌术、经皮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及脐静脉置管术(UVC)。
在实际工作中,周围静脉通道存在难以长时间保留、反复穿剌有一定难度、在输注高渗液体时容易外渗造成局部皮肤感染或皮下组织坏死、增加患儿痛苦等不足与风险,而经皮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和脐静脉置管术(UVC)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苦痛和风险,提高抢救成功率。新生儿分娩后1-2天内脐带未干,脐部血管清晰可见,管径相对较粗,可利用来做静脉置管。脐部静脉置管一般使用7-10天后拔管,若病情还继续需要通过静脉通道输注静脉营养及治疗用药,则改为经皮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
我院新生儿科分别于2013年和2015年熟练掌握作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核心技术的经皮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和脐静脉置管术(UVC),并且去年能在心电定位下进行PICC置管术,置管成功率很高,既减少X线暴露,又可以将PICC置管使用时间延长至1个月左右,很大程度上满足临床极危重病人的救治需要。由于这些技术的临床应用,我们曾经成功救治26周早产儿和30+1周750g早产儿,并且康复出院健康成长。我院新生儿科每年成功救治不同孕周的早产儿近200例。
经皮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和脐静脉置管术(UVC)等核心技术的成功运用于临床,为我院创建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保障。
文稿作者:蒋晓梅(新生儿科)
文稿编发: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