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8年改革开放拉开序幕,到如今已走过了40个年头,市北区医疗卫生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看病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到如今的“B超、CT、血气分析仪”等高科技大型诊疗仪;从两个月培训的“赤脚医生”,到家庭医生团队医疗专家;从16平米简陋不堪的卫生室,到千余平米宽敞明亮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者昨日在采访中发现,无论是医疗设备的更新,技术的发展,还是医疗服务的改善,社区医疗在40年中的变化,为居民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健康医疗保障。
在68岁的郑敦深看来,改革开放40年社区医疗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这个词来形容。“小水清沟村那时隶属李村公社,公社卫生院是我学医的第一所学校。 ”郑敦深告诉记者,1971年,他被安排到小水清沟村卫生室当医生,由于没有任何从医经验,他被派到公社卫生院学习。一年之后,他正式成为村卫生室的赤脚医生。郑敦深记得很清楚,那时的村卫生室包括他在内,有一男一女两名赤脚医生。到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村卫生室的人员配备和工作一直没有变化。
“那时我们村有1200户村民,村卫生所只有16平米,一张木板床是卫生所的重要诊疗设施。”郑敦深能清楚回忆起卫生所室内当初的布置:一张木板床摆在墙角,另外有一个1.6米高的小厨,里面放着当时非常珍贵的药品,包括土霉素、四环素、阿司匹林等20多种药品。“阿司匹林几乎是那时的万能药。 ”郑敦深说,根据在公社卫生院学到的医疗知识以及当时医生的看病经验,遇到头痛脑热、肚子疼、关节疼等众多身体不适,都可以给开几片阿司匹林,来看病的患者也对阿司匹林奉若神物。
改革开放之后的1992年,为提高居民医疗卫生状况,小水清沟村卫生室扩建到160平米,配备有专门的就诊室、注射室、药房等功能性空间,观察床、诊断床、心电图、红外理疗仪等医疗设施也相继配备齐全。此时的郑敦深也多次公派到大型医院学习,增加临床经验。上世纪90年代末,岛城众多村庄撤村成立街道,村卫生室也改成社区卫生服务站。至2010年退休,郑敦深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增加了各种电子医疗诊断设备,引进了科班毕业的医疗人员。
来源:青岛早报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我们将与您分享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的进展与成果,将新闻热点、综合查询、保健防病的科学知识送到您的身边。希望大家能从中汲取健康知识,创造属于自己的阳光生活。
市北卫生计生微平台
微信号 : sbwsjs
新浪微博:@市北卫生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