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带着“舍家报国、倾情援疆”的使命,带着“做出成绩、平安归来”的嘱托和期望,为人父、为人子、为人夫的我远离“人间天堂”(源自典故“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到了巍峨壮丽的天山脚下——阿克苏,开始了为期一年半的医疗援疆工作,一切都从懵懵懂懂中逐渐清晰起来。
辽阔的西域,让我忘却了时间的流逝。两个多月的援疆生活,不短也不长,让我从习惯了看江南的片片浓绿到适应大漠的一抹金黄,从习惯了品杭州的风味小吃到适应阿克苏的抓饭烤肉,从习惯了听轻声细语的杭州话到适应豪情满怀的爽朗之音……原来,选择了一座城,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选择了援疆,就选择了一种从习惯到适应的过程,这是一种人生笃行的历练。
作为一名援疆医生,面对这里本土化的地域性疾病,面对科室医务人员专业知识的参差不齐,身份的多重性注定要让我学会如何正确的思考与辨别。首先,是熟悉科室人员梯队建设和日常工作情况。我援助的学科是核医学科,通过了解,我发现虽然核医学从业人员配置相对合理,但科室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还不够扎实。面对这一情况,我首选的帮扶思路是和他们聊天、谈心,倾听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知之愈深,行之愈实,再结合病例,以问题为导向,借用“一分钟教学模式”阐述核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其次,是统计近3年来科室的业务工作量。我从检查人次、检查项目种类等方面分类绘制成图表,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这些工作与后方医院有着一定的差距,抱着“一定要改变这一现状”的决心,我计划通过不定期召集科室人员共同探讨如何拓展优势项目入手,来提高业务工作量。通过互相提问题谈解决方法,科室工作人员不仅在思想上碰出了火花,还在无形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说:“奋斗的人生才是幸福的”。走进医院,大家都知道内科、外科,可一说起核医学科,知道的人却寥寥无几。记得刚到科室不久,很多病人将核医学科墙上红红的“ECT”三个大字说成“鹅CT”,我的心情顿感沉重。核医学通俗来讲就是将含有放射性的药物经口服或注射到病人体内,通过药物本身发射出的射线来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的一门科学,核医学科的设立,体现了医院整体医疗实力,也是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第九批第二期“组团式”援疆医疗队的一员,我深感身上的责任和压力。可喜的是,医院引进了最先进的SPECT/CT和拥有地区唯一、标准化、规范化的核素治疗病房,同时,医院党委也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这给了我莫大的鼓舞和为之奋斗的动力。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从核医学理论基础知识到临床实践,从小讲课到核医学读片,从核医学报告书写规范到PACS系统优化,从放射性药物管理到辐射防护安全,我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地规范核医学诊治,扩大核医学的影响,同时让公众和医务人员了解、认识核医学,不再谈“核”色变。正如我在医院任职表态发言中所说:要做到思想认识、顶层设计、精细化管理、目标管理、队伍培养、品牌宣传“六步”到位,把责任扛在肩上,勇挑重担,摒弃“干的多错的多”的思想,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行医,努力培养一支带不走的核医学医疗团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 核医学在肿瘤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临床作用,近几年,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型放射性示踪剂的开发等,多模态分子影像与核素诊治一体化等创新手段为肿瘤患者带来了福音,如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131碘治疗是经典、标准治疗模式之一,但在阿克苏地区乃至南疆整个地区尚无此治疗手段,本地患者术后需要进一步131碘治疗不得不远赴外地就医,不堪经济重负的患者,往往会因就医不便和等待床位时间过长而放弃进一步治疗。正因如此,我决心将援疆重点任务放在核素治疗上,利用现有的医疗技术和自己多年的核素治疗病房管理经验,在探索中摸出一条适合核素治疗项目开展的道路来,同时拓展其他项目如骨转移瘤的核素治疗等,这将填补南疆核素治疗领域的空白,进一步解决患者“看病难”问题,如同治国兵法之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万里援疆路,一生赤子情。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祖国日渐强盛,边疆也愈加美丽富饶,一代代支边支疆前辈用责任和担当挥洒了青春和汗水!而今天,能成为这其中的一份子,接力援疆,我也倍感荣耀。我将以当前“聚焦总目标 作风再整顿”专项活动为契机,发扬胡杨精神,时刻鞭策自己,不懈努力,为南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作者系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首席专家、影像中心副主任兼核医学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