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Medicine上题为“Longitudinal personal DNA methylome dynamics in a human with a chronic condition”的研究报告。
来自四川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们对人类在慢性病状况下机体的DNA甲基化动态学变化进行了深度的纵向研究分析。
我们都知道,表观遗传学会调节基因的表达,在个体的精准化健康上扮演着关键角色,同时又会受到了外界环境和个体生活方式的明显影响。
文章中,研究人员在36个多月内对来自人类志愿者机体收集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进行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和相应的转录组学分析研究。
最后,得到了28个甲基化组(methylome)以及57个转录组数据集。
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
研究者发现,DNA的甲基化改变与参与者机体葡萄糖水平频繁改变直接相关。
同时,机体的转录组学在诸如病毒感染等事件中会经历动态化的改变。
在临床检测到机体葡萄糖水平升高之前,大部分的DNA综合甲基化组改变都会发生80-90天。
而当研究人员对个体的甲基化组数据库进行深度分析后他们发现了空前数量的等位基因差异性的甲基化区域,这些区域会保持不变。
同时其又优先于等位基因的特异性基因调节作用直接相关。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组学数据的改变或与个体机体不同的生理学方面直接相关。
比如慢性疾病状态下的DNA甲基化和急性事件下的转录组学变化等。
我们都知道,人生来机体中就携带有一连串的特殊DNA序列,其以基因的形式存在,并能编码机体的多个特征。
比如眼睛的颜色、身高,甚至机体特性等。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认为这些基因并不会发生改变。
但在现实中,这些基因的表达方式,以及其转化成为蛋白质的方式都会经常会发生变化的。
目前研究人员对其中所涉及的很多变化并不清楚,包括诸如感冒和较为复杂的慢性疾病如何影响机体基因的表达?
这项研究中,Michael Snyder教授及其同事就通过研究阐明了其中所涉及的分子机制。
此前研究人员尝试追踪机体在应对多种疾病时是如何在分子水平上发生改变的。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深入研究就对此进行了解释。
相关研究结果能够帮助阐明当遭遇感冒或慢性病发作时机体的分子机器是如何被干扰的。
在过去近乎三年时间里,研究者Snyder共患过6次感冒,其中两次感冒后其机体的血糖水平显著升高,达到了糖尿病的水平。
在每一次病毒性疾病暴发期间,研究者Snyder就会观察到其机体中转录组学会发生明显变化。
来源:生物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