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量翻番!手术量翻番!住院人数翻番!医院效益翻番!
皮山县人民医院的这些转变,全部发生在过去5个月的时间里。
来源|中国县域卫生 综合报道
从提升医疗技术,到完善医院管理,再到医务人员整体的精神面貌,自从今年5月被正式托管于自治区人民医院后,皮山县人民医院的每一个角落都在不知不觉间发生着变化。
1
县医院有了专家
5个月前,皮山县人民医院每日的门诊量不过40人,现如今,最高门诊量已经达到每日800余人次。而住院人数也随之水涨船高,最高日住院人次亦超过了800。这要得益于三甲医院组团托管县级医院。
据了解,自治区人民医院经过多次调研,根据本地高发疾病及医院现状,有针对性地选派了各个领域、经验丰富的13位专家分别进入皮山县人民医院,从行政到临床科室进行全面托管,先后投入近500万元。
对于医院的医护人员来说,就诊和住院人数的翻番增长,只是一个令人欣喜的表象。在他们心目中,重拾本地患者信任,体味到职业荣誉感,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
“以前,我们皮山县的患者,却宁肯去60公里外的叶城县医院自费看病,都不来我们这里。作为医生,我们心里真的很难受。”说起曾经,原就职于医院呼吸内科,今年5月被调任至重症医学科担任主任的阿布力克木•吾买尔黯然地摇了摇头。
可提起如今,他的眼睛却亮了,指着从自治区人民医院“空降”而来的重症医学科执行主任黄小鲁,“他是我们的大‘活宝’,经验这么丰富的老师就在身边,我们随时可以请教、学习。”
13位来自自治区人民医院各个领域的专家,如今已分别进入医院的医务部、护理部、财务科、后勤等多个行政部门,及肝胆外科、消化科、口腔科、泌尿外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
而正是由于他们的“加盟”,一点一点撬动着医院的变革。
2
重症监护室建设
皮山县人民医院在安徽援建之后,医院有了新楼、新病房、新设备,重症医学科也有了11张床位、3套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重症监护的必备设备。可是院内没有人会使用这些设备,医护人员的专业程度也达不到要求。
并且,由于临床能力有限,医院之前除了成人的阑尾、疝气等难度系数较低的手术外,80%的外科手术都会在医生的建议下转至外院。即使偶尔碰到了外伤等急危重症患者,重症医学科能够发挥的功效不会比普通科室好多少,而每一个因围手术期并发症离世的患者,对医院的品牌与口碑都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越不做,越不敢做,来的人越来越少。”
医院被托管后,重新定义了重症监护室的重要性,由自治区人民医院捐赠的8套抢救设备让科室内的11张病床都能有效运转起来,随着手术的大量开展,“现在我们科室的床位已经爆满了,都需要提前预约。” 重症医学科让阿布力克木•吾买尔倍感骄傲。而更让阿布力克木•吾买尔自豪的是,凡在重症医学科治疗的患者,如今几乎全都恢复了健康,“这在以前我们都是不敢想的。”
3
医生技术飞越提高
自从5月份来到皮山县人民医院入驻,在自治区人民医院的肝胆外科执行主任马志刚手把手的教导下,3名本地的医生已经能够熟练掌握腹腔镜手术。
医疗环境得到改善、医疗技术不断提高,医院又同步实施了先诊疗后付费政策。
在援建专家们的不断努力下,皮山县本地医生医疗技术不断提升,而随着被治愈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口碑效应也日渐成型,不仅本地患者开始回归,甚至还吸引了其他县市的患者,不少患者甚至从上百公里外专门赶到皮山县,患者们纷纷表示:“自治区人民医院的专家在这,我们放心。”
“如今医院的改善,是可喜的,但这只是个起点。”提到未来,胡延孟的眼睛黝黑闪亮,“我希望通过努力探索,将组团援建县级医院的优秀经验固化,形成可供参考的模板,先全面提升各地县级医院的水平,再以县级医院为核心通过医共体模式,带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技术提升。”
4
以试点建模板
说起组团援建,大家的印象还大多停留在援疆省市对新疆某一地区或某一医院的援建。而由新疆本地三甲医院,如此全方位地组团援建县级医院,在新疆还是首例。
构建涵盖内外妇儿全方位的门诊体系、规范急诊院内外救治流程、根据当地心脑血管疾病、结石等疾病高发,打造心脑血管病、肝胆、泌尿科、微创外科等重点专科、新建重症医学科,发展中医康复等特色科室,保障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全……
回忆刚刚接管医院时,“医院硬件设施很到位,但是软件实力亟待提升。”皮山县人民医院院长、自治区人民医院组团援建团队队长的胡延孟坦言,由于诊疗技术薄弱,不仅一些本地的危重患者会舍近求远的去外地就医,即使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患者也会去距皮山县60公里外的医院自费就医,“这给援建团队带来的震动是巨大的。”
经过多次调研,根据本地高发疾病及医院现状,自治区人民医院有针对性地选派了13位专家进驻医院,先后投入了近500万元,从行政到临床科室进行全面托管。
6月,经过一个月的筹备,重症监护室正式投入运营。
作为重症医学科的执行主任,黄小鲁连着一周一直住在重症监护室内,除了教会医护人员如何使用呼吸机、心电监测仪等抢救设备外,更关键的是通过言传身教,教会大家如何处理患者的突发紧急状况。
“很多急症的判断和患者的抢救,都来源于经验,患者的生死可能就取决于几分钟甚至几十秒内的决断。”黄小鲁说,他希望能把自己所有经验都留下,让重症监护室运转起来,让更多的重症患者都保留生机。
正是在援建专家们的不断努力下,皮山县本地医生医疗技术不断提升,而随着被治愈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口碑效应也日渐成型,不仅本地患者开始回归,甚至还吸引了其他县市的患者,不少患者甚至从上百公里外专门赶到皮山县,“自治区人民医院的专家在这,我们放心。”
“如今医院的改善,是可喜的,但这只是个起点。”提到未来,胡延孟的眼睛黝黑闪亮,他希望通过努力探索,将组团援建县级医院的优秀经验固化,形成可供参考的模板,将试点经验变成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先全面提升各地县级医院的水平,再以县级医院为核心通过医共体模式,带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技术提升,“你说,那个时候,我们新疆的老百姓,还会为看病而发愁吗?”
胡延孟仍然记得刚到医院没多久,一个9岁的女孩因为肠坏死入院,“手术很成功,可是却因为严重的术后并发症而离世。”看着孩子生命体征一点点的消逝,看着医生们拼劲全力仍无法挽回,胡延孟下定决心,一定要建设重症医学科,要尽快。
精选阅读
编辑:七宝
觉得不错,点个赞吧